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北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研究:推进城市化进程

湖北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研究:推进城市化进程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城市郊区的进入门槛较低、风险较小,这是其优越条件之一,可以吸纳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了缓解大城市的压力。可以说第三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后发动力。可见,第三产业不仅能够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了条件。

湖北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研究:推进城市化进程

一、建设具有区域性功能的城市群

城市化农民工市民化的载体,农民工市民化是城市化的目的。要实现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而转化为市民,关键在于全方位的发展城市。应该根据城市的不同条件、发展现状,因时因地实行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使这些城市形成具有不同规模、不同结构、不同类型的,在功能上互补、整体优化的城市群。首先,要加大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城市群的发展力度,进一步提高其竞争实力,使其吸纳劳动力的功能发挥最大效能。我国城市化的实践证明,超级大城市的发展既是可行的,也是能够实现的。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其次,加快城市郊区的发展。由于城市郊区处于城市的特殊位置,使得它既有城市的某些优越条件,又有自己独特的优越条件。城市郊区的进入门槛较低、风险较小,这是其优越条件之一,可以吸纳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了缓解大城市的压力。再次,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基础条件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县城,也应该加以重点发展,使其规模和功能优化升级。

二、充分发挥城市第三产业的后发动力作用(www.xing528.com)

工业化带来的是城市规模和城市数目的增多,即主要是城市化在“量”上扩张;而第三产业促进的是城市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主要是在“质”上的进步。可以说第三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后发动力。人口的增加必然产生伴随人口的增加而出现的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行业的要求,服务产业既为生产服务,也为人们的消遣和消费服务,所以,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兴起对劳动力的需求非常旺盛,对城市化的作用也非常大。从长远看,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一般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比重为40%左右,发达国家高达70%,我国不到30%。在第三产业中,仅社区就业就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发达国家社区就业份额为20%30%,发展中国家社区就业份额为12%18%,而我国只有39%。可见,第三产业不仅能够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了条件。

总之,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不可能一墩而就,因此它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这就需要国家和人民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从我国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开展工作,从而最终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这一工程的竣工,进而实现我国的现代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