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慧观渐悟义的争议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慧观渐悟义的争议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慧观渐悟义竺道生既唱顿悟,一时争执极烈(已见前),加入讨论者甚多。而九折中所斥之渐说,则为支公七住顿悟说。反对顿悟之名僧,首称慧观。作《渐悟论》以抗生公、谢侯。或并出《渐悟论》中。又慧达《肇论疏》亦引观之言一段,系驳《辨宗论》背南停北之喻。释慧观师执渐悟,以会斯譬云,发出嵩、洛,南形衡,去山百里,仿佛云岭。况渐悟者,取其眼以为波若之,向南之行而所取之义殊,犹不龟之能,而所用之功异之也。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慧观渐悟义的争议

慧观渐悟义

竺道生既唱顿悟,一时争执极烈(已见前),加入讨论者甚多。按《世说新语·文学篇》曰:

佛经以为祛练神明,则圣人可致。(原注曰,释氏经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能修智慧,断烦恼,万行具足,便成佛也)简文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简文帝在《泥洹》佛性说流行以前,即已知成佛之难。谢康乐《辨宗论》谓释氏圣道之远,亦明其登峰造极之不易也。生公死后,宋文帝尝述顿悟。可见帝王于成佛之理亦常研求。则朝野僧俗,讨论此义之极盛一时,亦不足怪也。

如《涅槃无名论》为僧肇所作,则为持渐以驳顿之最早者。但此论文笔力与《不真空论》等不相似,且颇有疑点,或非僧肇所作。(一)据《肇论疏》等,均谓此论中引及《涅槃经》。按肇死(公元414年)在《大经》出世(公元421年)及《泥洹》六卷本译出(公元417年至418年)之前。(二)肇在什公逝后一年而亡。而其《上秦王表》中,引及姚兴《与成安侯书》。按彼书中所言,似什公去世已久。(三)《无名论》十演中反驳之顿悟显为生公说。而九折中所斥之渐说,则为支公七住顿悟说。是作者宗旨赞成七住说,而呵弹大顿悟。据今所知,生公以前无持大顿者。生公立说想在江南,且亦远在肇死之后。(四)《无名论》非肇作,六朝人似无有言之者。但《大唐内典录》有下列一条:

《涅槃无名九折十演论》,无名子。(今有其论,云是肇作,然词力浮薄,寄名乌有)

按《无名论》,乃托言“有名”与“无名”之争辩。则所谓无名子即指此论。若然则前人已有疑者。(五)《涅槃无名论》虽不出肇公手笔。然要亦宋初顿渐争论时所作。《难差》以下六章,其中“有名”主顿,“无名”主渐,反复陈述,只陈理本无差,而差则在人之义,此外了无精意。取与诸渐家如王弘等所陈比较,辞力实浮薄,似非僧肇所作也。

反对顿悟之名僧,首称慧观。观与生同游匡山,并同往关中见什。还江南后,亦为世所重。作《渐悟论》以抗生公、谢侯。《名僧传钞》载《三乘渐解实相》一文,审其次序,当即观作。或并出《渐悟论》中。兹全录而略论之:

《论》曰,问三乘渐解实相曰,经云,三乘同悟实相而得道。为实相理有三耶?以悟三而果三耶?实相唯空而已,何应有三?若实相理一,以悟一而果三者,悟一则不应成三。答曰,实相乃无一可得,而有三缘。行者悟空有浅深,因行者而有三。(www.xing528.com)

此难当于《难差》第八《辩差》第九之文。观公答言亦持差别在人,与《无名论》之说相同。彼文继曰:

问曰,若实相无一可得,悟之则理尽,不悟则面墙,何应有浅深之异,因行者而有三?

此与《责异》第十之问相同。《无名论》所答仍谓差别在人。而此文答辞则实较切实。其文曰:

答曰:若行人悟实相无相者,要先识其相,然后悟其无相。以何为识相?如彼生死之相,十二因缘。唯如来洞见因缘之始终,悟生死决定相毕竟不可得,如是识相非相,故谓之悟实相之上者。菩萨观生死十二因缘,唯见其终而不识其始,虽悟相非相,而不识因缘之始,故谓之悟实相之中者。二乘之徒,唯总观生死之法是因缘而有,虽悟相非相,不著于生死,而不识因缘之始终,故谓之悟实相之下者。(《名僧传钞·说处·道生传》中有“上乘智慧总相观空,菩萨智慧别相观空事”云云。当系就顿说辨此义。今不详)理实无二,因于行者照有明暗。观彼诸因缘,有尽与不尽,故于实相而有三乘之别。

问曰:“菩萨之与二乘既不穷因缘之始终,何得称缘实相而得道?”答曰:“菩萨之与二乘虽不洞见因缘之始终,而解生死是因缘而有,知生死定相不可得,故能不染著于生死,超三界而得道。”云云。

此言须先识其相,然后悟无相。菩萨与二乘,虽不能知其全,而究有所知。此说比《涅槃无名论》所言,实更进一层。又慧达《肇论疏》亦引观之言一段,系驳《辨宗论》背南停北之喻。其文多讹误,不甚可解。因其亦吉光片羽,并全录以俟后考。

释慧观师执渐悟,以会斯譬云,发出嵩、洛,南形衡,去山百里,仿佛云岭。路在嵩(崇)朝,岑严游践。今发心而向南,九阶为仿佛,十住为见岑,大举为游践。若以足言之,向南而未至。以眼言之,即有见而未明。但弁(辩)宗者得其足以为五度度。况渐悟者,取其眼以为波若之,向南之行而所取之义殊,犹不龟之能,而所用之功异之也。

观公之意,大举游践,虽在登峰之后。而足发嵩洛,南趣衡岳,自远而近。以足言之,虽实未至,但以眼言之,则有所见。既有所见,即是有所悟。然则悟有阶级,亦不可否认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