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禹治水,勾践插秧,王羲之书法

大禹治水,勾践插秧,王羲之书法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功实现大禹治水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尧对鲧不大信任。大禹以坚忍不拔的气概完成了历史使命。为了鼓励百姓多种粮食,勾践亲自下田插秧,同时让夫人带领众大臣的夫人们纺线织布,带动了越国的生产发展。王羲之终于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法大师。据《晋书》介绍,他抄的经史著作、百家著作、医学著作足足有四百多卷。

大禹治水,勾践插秧,王羲之书法

成功实现

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忍着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人们从此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大禹也成为人们深深爱戴的英雄

心得·启迪

我们的民族从来就是勤劳、智慧、勇敢和坚毅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大禹以坚忍不拔的气概完成了历史使命。并且我们还可以看到,在灾难面前,一个人的坚韧甚至可以成为所有同伴的希望,这就是英雄的力量。

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吴国和越国长期争霸,越王勾践吴王夫差打败,被迫带着夫人到吴国做奴仆。

在吴国,勾践被差遣去给吴王做马夫,给吴王养马。一次,吴王来骑马,上马时不要马凳,却要勾践跪在地上,踩着勾践的头上马。这样还不算,吴王又自己坐在马上,让勾践牵着马走,大臣们则跟在身后喊:“快来看哪,昔日的越王今天给我们吴王牵马啦。”街市上的行人纷纷将杂物扔向勾践,勾践低垂着头,一声不吭。

就这样,吃的是糟糠野菜,穿的是破衣烂衫,忍受着奇耻大辱,在吴国待了整整三年,勾践才被放回国。

回国后,勾践不敢忘记灭国的耻辱。他不住在宫殿里,而是住在宫外的草房里。草房里也没有床,只是在地上随便铺了一点柴草,就睡在柴草上面。他还在草房中挂了一颗苦胆,每天吃饭、睡觉之前,都要先尝一尝苦胆的味道,以此激励自己。

当时正值春日。为了鼓励百姓多种粮食,勾践亲自下田插秧,同时让夫人带领众大臣的夫人们纺线织布,带动了越国的生产发展。没过几年,越国渐渐富裕了起来,军力和财力都大大得到了增强。

越国终于发兵,打败了吴国,报了仇。

心得·启迪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奋发图强,最终打败了吴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痛下决心,不怕吃苦,不忘耻辱,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考得不好或受到挫折,也要象越王那样,发奋图强,决不放弃,向自己的目标不懈前进,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墨池

晋代有位大书法家王羲之,人称书圣,他写的《兰亭集序》,灿烂如图画,和谐音乐,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成就登峰造极,无人能和他相比。

王羲之很小就喜欢练字,七岁开始跟女书法卫夫人学习书法。他学习很努力,并且刻苦练习,卫夫人很喜欢这个勤奋的学生。

后来王羲之又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到了许多书法名家的手迹。他一个一个地临摹,把每个字的特点弄清楚,然后回家练习。

王羲之家院子里有一方池塘,就在他书房的外面。池塘边有一株老树斜长着,树枝拂着水面,池里的水很清澈,能见到小鱼去咬浮在水上的树叶。王羲之有个小表姐,最喜欢在池边玩。后来,他的小表姐到其他地方去了几年,再来他家时,惊奇地发现池水已变黑了,再也看不见里面的小鱼儿了。原来,是王羲之每天在池水中洗砚、洗笔,将池水染黑的。

在这样的刻苦练习之下,主羲之的笔力大进。有一次,有人请王羲之在木板上题字,工人在用刀刻字时,竟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王羲之终于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法大师。

心得·启迪

王羲之的字迹能够“入木三分”,全在于他多年的勤学苦练,以至于把池水都染黑了。王羲之十年如一日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要想取得好的成绩,不认真、不勤奋、不刻苦是万万不能的。

葛洪抄书

葛洪是晋代人,他13岁的时候,父亲死了,全家的生活重担,一下子压在他的肩上。祖上只留下几亩薄田,他便亲自耕种起来。披星星,戴月亮,风里来,雨里去,一年苦到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可是,他是有毅力的人,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仍然千方百计克服困难,钻研学问。

葛洪的祖父、父亲都是读书人,他们收集了不少书籍,但由于屡遭战火,有的被焚毁,有的被劫掠,一本都没剩下。

葛洪在农闲的时候,苦于无书可读,便背上空箱子,徒步跋涉,四出借书。可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任何一家都很难借到一部首尾完整的书,他常常是跑了东家又跑西家,东拼西凑,才有可能凑全。而借书,总是有限期的,好不容易凑全一部书,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研读,又要归还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是亲自抄写。可是他没有笔墨纸张,白天又要劳动,只能利用晚上时间,而晚上又点不起灯,但是这一切都没能难倒他。

他挤出时间,上山砍柴。一则卖柴买文具,二则用柴火代替油灯。于是,每天吃过晚饭,他便架起枯树枝,点火抄书。他抄的书数量十分庞大。据《晋书》介绍,他抄的经史著作、百家著作、医学著作足足有四百多卷。要抄这么多书,靠卖柴买纸,当然常常入不敷出,所以一张纸总是写得密密麻麻的,写完正面,又写反面。

就这样,葛洪一面辛勤劳动生产,一面刻苦钻研学问,终于成为晋代著名的思想家、医学家和炼丹术家。

心得·启迪

葛洪这种抄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自己成为一个认真、勤奋和刻苦的人,这样才能够有所作为。

孙盛论学忘餐

东晋时,有一位著名的无神论者,他的名字叫孙盛。他曾经专门写文章,驳斥“灵魂不灭”的迷信思想。他写了许多诗篇和论文,还著有《魏氏春秋》、《晋阳秋》等书。

在《晋阳秋》这本书中,孙盛记载着当时的大将军桓温在村头一战中失利的事。桓温见了大为光火,托人捎话给孙盛:“如果不删改这一段文字,就派兵封你家的门!”孙盛的儿子吓坏了,流着眼泪哀求父亲让步。孙盛面对权势,心硬如铁,坚持历史的本来面目。

孙盛一生都在刻苦读书,而立之年就成为远近闻名、博学多才的学者。当时还有一位叫殷浩的学者,也十分有名,并且才智过人,只有孙盛可以与他并驾齐驱。有一次,孙盛专程去拜访殷浩,同他一起探讨学术问题。他们面对面一边谈论一边吃饭。说到激动的时候,用力挥动拂尘(用废尾或马尾做成的排除尘埃的器具),连拂尘上的毛扬到饭碗里也不在乎;饭菜冷了再热,热了又凉,连热了好几遍,一直到掌灯时分,他俩仍各执一词,热烈地辩论着,谁也说服不了谁。

殷浩尽管名震一时,可是无法驳倒孙盛的观点,从此,孙盛的名气更大了。

心得·启迪

孙盛的名气是靠自己的势力、正直的品格得来的。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勤奋,还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坚守自己的信念。

白居易作诗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祖辈都是诗人,所以他从四五岁开始就学习写诗。白居易虽然十分聪明,但他并不以此自恃,而是更加刻苦用功地学习。据史书上记载,白居易白天学赋(赋是韵文和散文结合的一种一文体),夜晚读书,还要挤出时间进行诗歌创作,由于缺乏睡眠而疲劳过度,以至于嘴角和舌头上都长出了疮。由于伏案写作,他的手和肘部磨出了老茧。

后来,白居易到京城长安求学。他拿着自己写的诗稿去找当时的名人顾况请教。顾况一开始看不起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年,看到诗稿上的名字“居易”二字,便开玩笑地说:“长安的东西都很贵,你要‘居’住下来可不容‘易’啊。”但等他读到诗稿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后,便肃然起敬,立即改变了口气说:“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在天下哪里居住都不难!”从那以后,白居易声名大振。

白居易作诗,不仅勤奋,而且创作态度非常严肃,他把精益求精当做是一种艺术享受。他的诗稿几乎每一首都有涂改的痕迹,有些诗的初稿几乎修改得面目全非。史书上曾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白居易每写完一首诗,先读给老婆婆们听,如果老婆婆说“懂”,被抄在稿纸上;如果老婆婆说“不懂”,白居易就立即进行修改。

白居易流传下来的诗歌有三千首之多,他因此而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现买主义大诗人。

心得·启迪

华罗庚曾经说过:“做学问,做研究工作,必须持之以恒。”的确,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要想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努力。白居易的成功不就在于此吗?

阎立本千里学绘画

唐代出了许多有名的画家,其中有一个叫阎立本,影响很大。

阎立本从小就非常喜欢画画,经常用树枝在地上画一些小猫小狗什么的。长大一些后,他就找一些前人的画来进行临摹。他看着前人那些栩栩如生充满神韵的绘画作品,不由得心醉神迷。他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以后,我要成为一个有名的画家!”

从此,他开始专心致志地学习绘画艺术,每当听到谁画得好或哪里有什么好画,他就会千方百计地去学习。

有一次,阎立本听说荆州的一座古庙里有好些壁画。这些壁画是大画家张僧繇画的,技巧非常高明。于是阎立本就决定去观摩学习。阎立本家住长安,从长安到荆州少说也有上千里地。那时候,那么远的路程,走一趟可不容易!可是阎立本为了把前人画画的技巧学到手,不怕路途遥远,跋山涉水,前往荆州。

阎立本到了荆州,不顾一路上的劳累,马上就跑到那座古庙里去参观。

阎立本在庙里一连住了十多天,学到了许许多多绘画技巧,才高高兴兴地离开荆州回到长安。他千里迢迢学画的事,也很快流传开来了。

心得·启迪

阎立本为观摩学习大师的画千里迢迢奔荆州,这种为求学不辞辛劳的精神是极其可贵的。当我们有了奋斗目标时,就要有一种执著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向前。成功永远属于勇于付出的人。

深山画虎不畏惧(www.xing528.com)

厉归真是五代后梁人,他非常喜欢画虎,画的老虎简直和真的一样。

刚开始,厉归真画的老虎,大家看了,总觉得“虎味”不足,像只死虎。

有一天,厉归真听说邻村逮到一只老虎,就急忙跑去,仔细观察之后,把老虎画了出来。他很高兴,认为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一位猎人看了后,说:“这画虎气不足,更多些狗味。”厉归真听了很伤心,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虎画好。于是,带上干粮和纸笔,来到深山老林,在大树上搭了一个棚子作为藏身之处,一心等候老虎出来,好仔细观察虎的神态和动作。

半夜时分,深山里静得可怕,突然,一声雷鸣般的吼声震得山摇地动。厉归真虽然很害怕,但知道这是老虎来了,机会难得,就壮着胆探出头,拿着纸和笔,把老虎走路的样子很快地画了下来。就这样,老虎一出来,他就赶快画。过了几天,他把老虎跑的、跳的、发怒的、捕捉小动物等的模样,都一一画了下来,带了大量的速写草图,才离开深山老林。

回家以后,厉归真又向猎人买了一张老虎皮,空闲时就披上老虎皮,在院子里蹦蹦跳跳揣摩老虎的神情、动作。跳累了,再动手画老虎。

厉归真经过这样深入细致的观察、体会和刻苦练习,画得真的有了“虎气”,不仅样子像,连神态也逼真,受到了人们的一致称赞。

心得·启迪

厉归真为了把死虎画活,不惧艰难和危险,深入荒山猛虎出没的丛林,获取老虎的第一手资料,最终把老虎画得超群出众。这就告诉我们,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不得已的办法

法国大文学家雨果从不把宝贵的时光浪费在一些没用的事情上。

有一段时间,雨果正废寝忘食地忙着赶写一部小说,可总是有很多人来访问他,有的请他去演讲,有的请他去赴宴,闹得他很烦恼。他一再拒绝他们,请他们别再上门。可这拔人去了,另一拔人又来了。他的家依然门庭若市,让他没有一刻清闲。“怎么办呢?我必须想出一个办法,让他们一见我就闭嘴,不再邀请我去这去那的。”聪明的雨果眉头一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拿起剪刀,咔嚓咔嚓把自己的半边头发通通剪去了,将自己弄成一个十分难看的模样。瞧着镜子中自己的怪模样,雨果满意地笑了。

“当当当!”有人敲门进来。“雨果先生,我们恳切地邀请您去参加……”没等客人说完,雨果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抱歉!感谢您的盛情。不过,瞧瞧我这头发,我怎么好出门呢?真遗憾!”邀请者看到雨果那古怪的发型,只好无可奈何地走了。

雨果就用这种不得已的办法躲掉了所有的邀请和约会,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写小说。当他的头发长齐后,他的小说也写好了。

心得·启迪

雨果为了拒绝别人的邀请,专心于写作,可谓是煞费苦心。拒绝别人的盛情,需要方法,更需要勇气。一个不专心致志的人是什么也做不好的。

巴尔扎克的故事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文学创作事业。

由于长期伏案写作,巴尔扎克的身体非常虚弱。一天,巴尔扎克突然觉得身体不适,好像心脏病要发作了。他被送进了医院,医生检查之后,巴尔扎克十分担忧地问医生说:“医生,我还能活多久?半年大概可以吧?”医生只是沉痛地看着他,然后不发一语地摇起头来。

“一星期如何?”巴尔扎克不死心地继续问道。医生还是摇摇头。

“那么,六天总可以吧,我还可以写个提纲,还可以把已经写好的五十卷校订一下。”巴尔扎克十分诚恳地说。

可是知道病情的医生对他说:“巴尔扎克,你还是赶快将遗嘱写一写吧。”

巴尔扎克听了医生的话以后,知道自己的时间已经所剩不多,但是他不因此而颓废丧气,还是一如往常地生活和写作。他的生活作息不因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而停歇。

晚上,巴尔扎克点上蜡烛开始写作,常常是写到天都亮了,才稍作休息。一会儿他又开始处理日常事务,等到九点告一段落的时候,巴尔扎克又拿起笔,伏在桌前用心地写了起来,直到下午五点。晚上八点睡觉,不过他只睡四个小时,在夜梦中,他又爬了起来,振笔疾书,开始另一天的写作与生活。就这样,巴尔扎克终于写出了伟大作品《人间喜剧》。

心得·启迪

只要还活着就不放弃自己深爱的事业,巴尔扎克做到了。也许困难就在眼前,也许前进的路上荆棘丛生,但只要坚持,坚持,再坚持,那美丽的梦想就一定会成为现实。

翻越阿尔卑斯山

大约在一百年前,有一个伟大的将军,名叫拿破仑·波拿巴。他是法国军队的统帅。当时法国几乎对所有的邻国作战。他非常迫切地想把军队开进意大利。但是在法国和意大利之间,有一座高山,叫阿尔卑斯山,山顶上覆盖着积雪。

“能越过阿尔卑斯山吗?”拿破仑问。

被派去查看山道的人都摇摇头,其中一个说:“也许可能,但是——”

“别让我再听到这些,”拿破仑说,“向意大利前进!”

人们觉得这种想法非常可笑。一支六万人的军队想翻越没有道路的阿尔卑斯山?但是拿破仑只等到一切都准备就绪,就下令出发。

大队人马和大炮绵延20英里。当他们来到一处看起来无路可走的陡峭的山地时,吹起了冲锋号。“冲啊!”这时每个人都尽了最大的努力,整个军队继续顺利前进。

不久他们就平安地翻过了阿尔卑斯山。四天后,他们就在意大利的平原上行军了。

“下定决心要取得胜利的人,”拿破仑说,“永远不会说‘不可能’。”

心得·启迪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困难险阻,只要你畏缩,下定决心,勇往直前,那么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拿破仑带领六万军队敢于翻越阿尔卑斯山,这不是很好的例证吗?

“球王”贝利

“球王”贝利小时候是个爱动的孩子,让他老老实实生在那里听课,几乎是不可能的。他总是喜欢交头接耳,做些小动作,趁着老师转身出个小洋相。4年的小学课程,他用了6年来完成。等他小学毕业时,老师总算舒了口气,小贝利也乐得蹦起来,他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和小伙伴们踢球了。

家里没有钱给他买球鞋,他就光着脚踢;没钱买足球,他就自力更生。他找来爸爸的破袜子,把里面塞上破布和旧报纸,用绳子一扎,就是一个足球。当然这样的足球踢不了几天就破了,他只好瞄上了爸爸的袜子。于是,早上经常会听到爸爸在喊:“我的那只袜子哪儿去了?”

爸爸在贝利小时候看他学习不怎么样,可是踢球倒很有天分,就经常在孩子们放学后,给他们当起了场外指导。

有一次踢球,贝利连过3人,使了个小动作,把一名拦截的小伙伴放倒在地。这种危险的犯规动作,没有逃过爸爸的“火眼金睛”,他冲进场去,严厉地训斥小贝利。这下小贝利记住了,良好的球风比球技更重要。

贝利小时候,看有的同伴抽烟提神气,他也学上了。有一次他正悄悄地抽烟,看见爸爸走过来,吓得他赶快把烟藏起来。这次,严厉的父亲却像老朋友似的对他说:“你踢球是有点天分,要是吸烟损害了身体.球就别踢了,这事你自己决定吧!”小贝利想:足球是我的生命,我应该对自己负责。

从此他在绿茵场上驰骋了几十年,再也没有吸过烟。

心得·启迪

战胜别人靠的是实力,战胜自己靠的是坚强。比实力更重要的是在展现实力时所表现出来的良好风格。对自己负责才能对他人负责,用责任激励自我,成就伟大的事业。

蜗牛登干革塔

一天,一只蜗牛背着他的壳,在巴黎埃菲尔铁塔的脚座下慢慢蠕动着。

一只蚂蚁走过来,和蜗牛相遇了。

蚂蚁问:“蜗牛老哥,你到哪儿去呀?”

蜗牛回答:“我想爬上铁塔的尖顶,去欣赏一下全巴黎的风光。”

蚂蚁劝告说:“别去了,上面风大得很。我年轻时也有过像你这样的雄心壮志,可是没等我爬上铁塔的一半,就被一阵大风刮落下来。幸好跌落在柔软的草地上,不然,真要粉身碎骨呢!从此,我们蚂蚁再没有一只敢奢望爬上铁塔的顶端了。”

蜗牛听了以后说:“不过,我还是想尝试一下。”

蚂蚁再次劝告蜗牛说:“千万别去了。凭你这样柔软的身体,还背着这座屋子,爬得这样慢,怎么能到得了塔顶?这座埃菲尔铁塔太高了,据说连鸟儿也不敢飞越它的塔顶呢!”

蜗牛微笑着说:“谢谢你的好意,还是让我试试吧!”

蚂蚁再三劝阻:“这是很危险的。等你爬到中途,太阳猛烈地晒,大风呼呼地刮,这时候你欲上不能,欲下无力,朋友,你应该慎重考虑,何必要冒这样大的险?”

蜗牛还是执意要上塔顶去。蚂蚁见相劝无效,只好摇摇头走了。

蜗牛背着壳慢慢地蠕动,虽然爬得很慢,但很稳。经过日夜的努力,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登上了埃菲尔铁塔的尖顶,看到了全巴黎的风光。

当蜗牛回头爬下铁塔时,许多昆虫(当然蚂蚁也在其中)都迎上来,请他谈谈是怎样努力登上铁塔顶部的。

蜗牛回答说:“没什么,没什么。我只是一心想爬上塔顶,即使一天只能爬一尺,我还是要往上爬。就这样爬上去了。”

心得·启迪

确立目标有信心,不要被各种议论所动摇;克服困难有决心,咬紧牙关,突破难关;实现目标有恒心,坚持,坚持,再坚持,坚持到底就能胜利。小蜗牛做到了这“三心”,相信你也能做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