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怀洪皓:江西历史文化名人诗词集

怀洪皓:江西历史文化名人诗词集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冒死截米救万人:宣和六年,洪皓任秀州(今嘉兴)司录,遇特大水灾,百姓饥荒难生。因截留朝延纲米罪当杀头,同僚极力反对。地方民众感动地称他为“洪佛子”。完颜宗翰大怒,下令推出斩首。他以身体不适抵制了。洪皓南还,举国上下,颂其忠义。并向朝廷揭露秦桧为金将起草受降檄文的丑事。1146年,他又遭秦桧诬陷,被流放英州。不幸在途中死于广东南雄,享年68岁。

怀洪皓:江西历史文化名人诗词集

34.东风第一枝·怀洪皓

仪表端庄,文才超众,不攀权贵为婿。敢截纲米活民,佛子下凡入住。污泥荷骨,立天地、斗迎风雨。赴荒凉、坦荡无戚,闲看岭南飘絮。

曾出使、金国遥处,扬正气、义无反顾。更将儒理传扬,品节贯天如柱。纪闻松漠,循飞雁、江南秋熟。却难料、歌舞升平,上下尽欢虚度。

洪皓(1088—1155):字光弼,江西乐平市洪岩乡人。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高宗建炎三年(1129),奉命出使金国,被扣留十五载,面对威逼利诱,他始终坚贞不屈,抱着大宋使节印符起卧,不辱使命,终于全节而归。绍兴十三年(1143),迁徽猷阁直学士,兼权直学士院。因忤秦桧,出知饶州;后流放岭南英州(今属广东);绍兴二十五年,主管台州崇道观,卒谥忠宣。有文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据《永乐大典》辑为《鄱阳集》四卷,另有《松漠纪闻》二卷行世,《宋史》卷三七三有传。

不做乘龙入奸门:洪皓幼年读书时,曾与石昉、夏康佐,李常、程康国同窗,政和五年进士。大臣王黼、朱勔,见他文才超群,仪表出众,意欲招为女婿。他通过了解,得知王、朱两人,都是奸臣蔡京的党羽,于是就婉言拒绝了。

冒死截米救万人:宣和六年(1124),洪皓任秀州(今嘉兴)司录,遇特大水灾,百姓饥荒难生。他自荐承担救灾重任,但因地方食粮不足,难以确保灾民度荒。此时,浙东路纲米途经秀州北运,他断然决定借留纲米。因截留朝延纲米罪当杀头,同僚极力反对。他义无反顾:“我愿以性命拯救十万饥民!”地方民众感动地称他为“洪佛子”。事后,廉访使王孝竭,奉旨勘察灾情,见重灾区秀州,百姓各安生计,秩序井然,不像其他灾区那样田园荒芜,百姓四出逃荒。王孝竭对他肃然钦佩,不但没有追究其罪,反而举荐他升任徽猷阁侍制。

万里衔命何惧剑: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命他领礼部尚书衔出使金国。他率随员11人前往,行至太原,被金人扣留近一年,第二年转至云中(今大同),见到金国权臣完颜宗翰。完颜宗翰不许他请归二帝,逼其到金廷操纵的刘豫政权去当官。他严词拒绝:“万里衔命,不得奉两宫南归。恨力不能磔逆豫,忍事之邪!留亦死,不即豫亦死,不愿偷生鼠狗间,愿就鼎镬无悔。”完颜宗翰大怒,下令推出斩首。两壮士“执剑夹承”,拥之以下。他面不改色,从容而行。一贵族见状,深受感动,不觉失声说:“真忠臣也。”遂向完颜宗翰跪以求情,虽免其一死,但把他流放到遥远的冷山(今黑龙江五常境内的大青顶子山)。(www.xing528.com)

忠义可钦雁留声:在金军押送下,他始终抱着通问使印符,打着使臣节旄,艰难行进60天。到冷山后,当地领主、金国陈王悟室非常傲慢,要他献进攻四川之策;他告之宋军防守坚固,金军不可能得川,并警告他:“不要挑起战争玩火自焚。”悟室大怒:“你这个议和官,如此嘴硬,以为我不能杀你吗?”他大笑:“我非常清楚你要杀我。为了使你不背‘杀来使’的千古罪名,我建议你将我投入水中,假说我失足坠渊,以欺瞒世人耳目。”悟室性情刚直,敬其是好汉,忠义可钦,对他以礼相待,并请他教自己的八个儿子读书学汉文。在冷山滞留两年多,他将“四书”传授给当地女真族子弟,受到当地人民的敬重。

风节不改十五载:羁留金国15年,他不仅坚持与金国统治者斗争,还写了很多诗文,如《松漠纪闻》等。金国许多有识之士对他非常崇敬,每得其诗文,争相传诵。金国统治者也佩服其才能,曾委以翰林直学士,他不受;后又委其中京副留守,他也拒绝。后来还命他到云中去主持进士考试,审阅试卷。他以身体不适抵制了。在种种引诱面前,他始终保持南宋使者的风节不动摇。

忠贯日月举国尊:绍兴十三年(1143),金主因生太子,实行大赦,允洪皓还乡。他带领剩下的随员张邵、朱弁等火速南归。金军恐其长居北方,了解军政实情,南还后对金不利,急派骑兵追击。但追至淮河边,他已登舟脱险。洪皓南还,举国上下,颂其忠义。高宗和韦太后在内殿接见他,称赞他“忠贯日月”。

痛斥奸宦扬正气:回到临安杭州),他看到华丽的宫殿和朝廷歌舞升平的景象,痛心疾首。质问秦桧:“临安乃帝王暂居之地,为何将宫廷建得华丽堂皇,难道不想收复中原吗?”并向朝廷揭露秦桧为金将起草受降檄文的丑事。秦怀恨在心,指使李文会向他发难,弹劾他不尽孝道。宋高宗居然准奏,将其降任饶州通判。1146年,他又遭秦桧诬陷,被流放英州。1155年朝廷起用,复为朝奉郎,任袁州(宜春)通判。不幸在途中死于广东南雄,享年68岁。

忠贞气节万古存:他的忠贞气节与汉苏武齐名,是垂范史册的风节名臣。明初诗人刘彦,对他中年出使,忠贞不屈的行为,非常敬仰,写诗歌颂他:“主忧臣辱誓万死,直以只手支扶桑。燕山六月雪花大,节旄零落肤肌伤。关河萧条月色苦,秋风扬沙吹雁行。子卿归来典属国,茂林树老愁云荒。至今勋业昭简策,大书特书垂典章。”洪皓一生著作颇多,有《帝王通要》《姓氏指南》《松漠纪闻》《金国文具录》和《鄱阳集》等流传后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