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赣水苍茫:江西百位历史文化名人怀咏诗词集

赣水苍茫:江西百位历史文化名人怀咏诗词集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0.贺新郎·怀江谦故里风光丽,碧溪流、画桥烟树,育人才艺。江谦一生始终把教育作为自己最崇高的目标。1941年秋,为出版《阳复斋丛刊》以实现其毕生夙愿,江谦举家迁往上海。1894年,江谦在南京科考落榜后,经人将其文章,荐于清末状元张謇。能耕能学是为训:1902年,张謇在南通创办通州师范学堂,邀江谦共事。离任后,江谦潜心研究佛教,特别推崇净土宗,认为净土能够圆融各宗,至稳至当。

赣水苍茫:江西百位历史文化名人怀咏诗词集

100.贺新郎·怀江谦

故里风光丽,碧溪流、画桥烟树,育人才艺。师拜张謇三寒暑,更见风华意气。勤教业、亲身范例。两汉学风抚子弟,重耕学、校誉驰省际。创业绩,世铭记。

三江师范倾精力。立标杆、香飘千里,几多奇迹。德育树人施管理,满校人才济济,花似锦、施才社稷。却染风霜侵弱柳,令神悴体病难搏弈。向净土,立新意。

婺源江湾话江谦(1876—1942):字易园,号阳复,江西婺源江湾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佛学家。

江谦曾任南通师范学校监理、校长、江苏省教育厅长、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任校长;1909年为安徽咨议局议员;1910年,为京都资政院议员;1912年为安徽议会副议长;1913年,为国民政府众议院议员。江谦一生始终把教育作为自己最崇高的目标。佛学上主张佛儒合一,推崇阳明致良知学,所著《绕音》驰誉中外。此外,由上海中华书局、苏州弘化度、上海佛学分局出版他的佛学专著,计有17种。1941年秋,为出版《阳复斋丛刊》以实现其毕生夙愿,江谦举家迁往上海。后不幸于1942年四月初十逝世,享年67岁。

张謇门下品学全:江谦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嫡传弟子。1894年,江谦在南京科考落榜后,经人将其文章,荐于清末状元张謇。时任崇明“瀛洲书院”院长的张謇,阅后赞叹:“嘉叹以为美才,非县所曾有。”是年冬,江谦渡江北上,登门拜访张謇,张被其举止和谈吐深深打动:“进止谦而恭,颇窥三代两汉之书,与人语辞顺而气下,益爱重之。”第二年,张謇受聘南京“文正书院”,任院长,江谦正式拜张謇门下,三年中,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义。张謇治学主张融中国传统经籍与西方近代科学于一体,这给年轻的江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能耕能学是为训:1902年,张謇在南通创办通州师范学堂,邀江谦共事。江谦参与规划和管理,并亲自授课,深得学生爱戴;不久,任堂长、校长。江谦以知行合一熏陶学生;以“能耕能学”为训,矫正空谈时弊,弘扬务实精神;辑“两汉学风”,倡俭朴学风,传“明德新民”之教。江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使通州师范校誉日隆,名声越省。江谦还精通文字音韵,由英文切音,发明阴阳声母通转规则,创设音标一案,实为注音字母的先声。(www.xing528.com)

南京高师谱新篇:1915年元月,江苏巡按使韩国均,委任江谦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前身)校长,这是他教育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上任后,江谦聘郭秉文从美国来校任教务主任;入学考试,严格奉行“宁缺毋滥”的原则,招国文、理化两部,录取学生126人。江谦学问根基深厚,亲自为学生讲授“四书”和《说文解字》等课程,并要求学生精研曾国藩家书》,撰写读书笔记。在其领导下,南京高师发展很快,至1919年,全校已设有国文史地部、数学理化部、教育专修科、农业专修科、工艺专修科、商业专修科、体育专修科等,校舍面积370亩,教职员94人,学生416人,成为东南最高学府,足以和北方的北京大学相媲美。

严慈皆备重训育:江谦认为办学应以理想为先,以精神教育为前提,训育(即德育)就是对学生的管理与训练,要点有三:第一目的,要养成国民的模范人格。第二方法,要渐次扩张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观念,使之自觉前进。第三程序,学生对自己之品性行为,负修养之责任;对同学之品性行为,负规劝之责任;对本校校风,负巩固培养之责任。他严慈皆备,其施教反对“我教你学,我讲你听”,强调启发学生的自觉自悟;倡导以“诚”为校训,认为“诚者自成”。

勇于开拓为人先:江谦认为国家的富强,有赖于科学、实业,并积极筹措增设了农业、工业、商业三个专修科,开全国之先。他说:“以强健的身躯行教育事业,是南高体育教育的宗旨。”南高招生,必请中西医做体检,体弱者不录取。1916年即开设体育专修科,列为各科的必修科,又倡全国之先。他提出“调整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改变只管授业的状况,倡导关心、接近学生;要求学生尊敬老师,组织学生看望老师,一种新型的“尊师爱生”风气在南高形成。

潜心创办佛光社:因操劳过度,江谦患了神经衰弱症,任校长三年,就不得不离任休养。但他对南高所作的贡献,受到充分肯定,江苏省政府特别颁发给他三等嘉禾奖章一枚。离任后,江谦潜心研究佛教,特别推崇净土宗,认为净土能够圆融各宗,至稳至当。同时,他非常关心国计民生,强调社会责任,认为出世间法宜用佛教,而入世间法则宜用儒教,宣扬儒佛合一。他在家乡创设佛光社,随宜说法,移风易俗。十年之内,法会兴盛,成为赣北的一个佛教中心。

教育青史绽红鹃:江谦毕生著作有18种,涉及经学、佛学、诗学、字学等多种领域,由其女婿游有维编为《阳复斋丛刊》刊行于世。江谦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先驱之一,他奉行教育救国的理念,其贡献不仅永远定格在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中,也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值得后人永远纪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