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赣水苍茫:江西历史文化名人怀咏诗词集

赣水苍茫:江西历史文化名人怀咏诗词集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平简介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县人。挚爱理学却状元:罗洪元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家教严格的大家庭里,祖先有十代均在朝廷当官,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无心官场常漠视:罗洪元对官场漠然视之,近9年时间是“不务正业”,常来往于北京与吉水之间,沿途考察山河,结识理学名士,研究王阳明的理学思想。当即写下手诏对罗洪先深加痛斥,遂将三人革职除名。

赣水苍茫:江西历史文化名人怀咏诗词集

73.水调歌头·怀罗洪先

世仕名门后,却厌宦中游。常常藐视科举、恰恰中魁头。心里漠然官场,两地来来去去,爱在景中游。谏阻帝修炼,官帽落荒丘。

归家去,入洞住,甚悠悠。天文地理、朝暮细品岁溪流。还建石莲书院,四海门生汇聚,潇洒度春秋。常慕其闲适,尘事却难丢。

生平简介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县人。官宦家庭出身,自幼端重,不为嬉戏,从小立志要当学者。嘉靖五年(1526),乡试中举人,嘉靖八年中状元。嘉靖皇帝对他殿试的评价是“学识正道有见地,言论正直而意志忠诚”,提为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当时嘉靖帝迷信道教,求长生,政治极为腐败。他看不惯朝廷的腐败,即请告归。嘉靖十八年(1539年),他出任廷官,因联名上《东宫朝贺疏》冒犯嘉靖皇帝而被撤职。从此他离开官场,开始了学者的生活,著书以终。著有《念庵集》22卷,收录于《四库全书》;《冬游记》1卷;有《广舆图》传世。《明史》卷二八三有传。

挚爱理学却状元:罗洪元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家教严格的大家庭里,祖先有十代均在朝廷当官,是当地的名门望族。15岁时,他就喜欢上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名著《传习录》,对王极为仰慕。当时王阳明在绍兴招收子弟,他即欲前去,但父未允,要其科考考入朝为官。拜王为师的愿望没有实现,对他的人生理想是一次打击,成为终身遗憾,他对科举与仕途有了藐视之心。他一心要当王阳明那样的“理学大师”,命运却阴差阳错,偏偏让他成了让世人羡慕的状元。

无心官场常漠视:罗洪元对官场漠然视之,近9年时间是“不务正业”,常来往于北京与吉水之间,沿途考察山河,结识理学名士,研究王阳明的理学思想。嘉靖十八年(1538),他奉召出任谏官。当时,嘉靖皇帝痴迷于道教,常称病不见朝臣,在后宫修炼求长生。他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联名上疏,请明世宗正月接受百官朝贺后,皇太子也到文华殿接受群臣朝贺。这击中了嘉靖帝最忌讳的心病,把奏疏看成是皇太子取代自己的先兆,勃然大怒:“这是有人预料朕将一病不起也。”当即写下手诏对罗洪先深加痛斥,遂将三人革职除名。

甘于淡泊十八年:罗洪先被罢官归家,住在黄橙溪村旁的石莲洞,以难以想象的意志,潜心研究学问,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住就是18年。其一系列重要著作,都是在石莲洞里完成的。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骑马练弓、考图观史,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不精心探究。对人才、吏事、国计、民情等,他都倍加关注。自己常说:“苟当其任,皆吾事也。”他甘于淡泊,在洞中过着异常艰难而简陋的生活,睡的是一张石床。当挚友唐顺之应召后,欲挽之出仕,严嵩以同乡故,要起用他时,都被力辞。他宁可承受与世隔绝的寂寞,也不再复出做官。

研学施教石莲洞:石莲洞为石灰岩溶洞,由九个洞组成,互相贯通,洞内怪石林立,犬牙交错,鬼斧神工。最大的一个洞名曰“佛庐”,可容三百余人,洞顶上筑有讲经台,是他讲课授道的讲台。因他有状元头衔,又是有名的理学大师,且因批评嘉靖怠政而被罢官,石莲洞因他而声名大振,全国各地的学者纷纷前来拜会或求学。他在石莲洞旁建“石莲书院”,收受求学子弟。

画方计里史无前:罗洪元在元代地理学家朱思本的大地图《舆地图》的基础上,从夫人绣花的“缩样”那里受到启发,采用“画方计里法”,将地图按比例缩小成袖珍地图,创造性地绘成了我国首部分省地图集《广舆图》,贡献卓著,在世界地图绘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他采用的“画方计里”的绘制方法至今仍在使用,是我国地图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之一。

由虚而实历心变:他是王阳明学派的重要继承者和开拓者,属江右王门学派,曾师事王门学者黄宏纲、何廷仁,研究王守仁“致知”之旨。他的思想演变,是围绕王守仁“致良知”说来展开的,其理论与王守仁一样,都离开人的社会性而谈抽象的人性,但就其整个思想倾向而言,则具有“由虚而实”的特点。

诗无道气读归田:在文学方面,他也有造诣,其文学主张,有三次较大的变化:开始他效法李梦阳,反对虚浮的台阁体,提倡复古;后渐觉复古派一味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既使思想受到束缚,又使作品脱离现实,便放弃了这种主张,加入唐宋派的行列,主张为文“开口见喉咙”,反对摹拟古人、摹拟古文。其诗文,既摆脱了拟古派一味摹拟古人的痕迹,又无唐宋派的那种道气。如:(www.xing528.com)

      归田

疏贱何心与物猜,敝庐归去正蒿莱。

灌园渐解憎多事,种树方知养不才。

手录道经闲自诵,门临秋水晚慵开。

过从亦有邻翁语,又喜宽租诏令来。

      春游

春日川原晓望浓,东南山色翠重重。

刘伶游计常携锸,陶亮归期每候钟。

四壁有家还似寄,一身多病遂成慵。

临蹊欲问渔郎路,落尽桃花但古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