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现当代旅游文学研究:方法与成果

中国现当代旅游文学研究:方法与成果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现当代旅游文学研究的方法现当代旅游文学的研究有以下一些方法。1.社会学研究方法以旅游文学作品为研究中心,探究旅游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时代文化、社会思想意义和作家的社会理想。在文学研究中引入心理学的某些观点是当代文学评论的新方法。[15]对旅游文学的审美研究,就是将旅游文学作品视为纯粹的艺术品,对作品作明确的审美判断,发掘旅游文学作品的审美意义。

中国现当代旅游文学研究:方法与成果

(三)现当代旅游文学研究的方法

现当代旅游文学的研究有以下一些方法。

1.社会学研究方法

以旅游文学作品为研究中心,探究旅游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时代文化、社会思想意义和作家的社会理想。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原则是“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13]该方法要求研究者熟悉历史的社会的现象,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人物和艺术表现方式,分析作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这种方法与研究旅游文学的目的是相吻合的。

2.文艺心理学研究方法

以作家的创作心态为研究重心,探究特定生活和社会、文化、心理环境下,作家把握羁旅生活、控制漂泊情感的特殊性。在文学研究中引入心理学的某些观点是当代文学评论的新方法。这种方法“立足于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特殊性,对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和包含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这种方法侧重于研究文学活动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研究人物的心理内涵,研究文学描写的心理依据,力求探索和发现各种复杂文学现象的心理活动规律”。[14]旅游作者踏上旅途之后,新奇和恋旧、焦虑和放松、压抑和解放等种种情感都借文学创作抒发出来,表现为对异地他乡山川风物、风土人情的或认同或疏离或褒奖或批评,由此完成对新的文化状态的判断和体验,并在全新的文化背景下,使自己内心深处与原文化环境相矛盾的思想、情感得到释放和满足。以心理学研究方法研究这些心理状态,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艺术价值

3.审美研究方法

以旅游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为研究重心,研究旅游文学作品艺术美创造的独特性,研究旅游文学对读者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积极影响,研究旅游文学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的审美作用。

美是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本质,也是文学作品要追求的崇高境界。审美研究就是“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着重强调作品的‘畅神’和‘移情’效果和娱乐、愉悦的作用,把文学作品看作是在真善基础上又超越了真善因而是超功利的一种审美对象”。[15]对旅游文学的审美研究,就是将旅游文学作品视为纯粹的艺术品,对作品作明确的审美判断,发掘旅游文学作品的审美意义。具体研究方法是对艺术价值较高的旅游文学经典进行赏析式评价。

【注释】

[1]章必功:《中国旅游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55页。

[2]同上书,56页。

[3]钱谷融:《关于旅游文学》,见《现代作家国外游记选·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10月版。(www.xing528.com)

[4]《大唐西域记》,转引自《中国旅游史》205、206页。

[5]钱谷融:《关于旅游文学》,见《现代作家国外游记选·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3页。

[6]乔正康:《中国旅游文学》,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年版,1页。

[7]陈涛:《旅游文学:现代的理论阐释》,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90页。

[8]冯乃康:《旅游文学简论》,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版,15页。

[9]沈从文:《从文小说选集·题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10]郑宏伟:《人性的坍圮和守望——论沈从文的乡土小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2,28—35页。

[11]凌晨光、王汶成、狄其骢:《文艺学新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375—376页。

[12]刘德谦:《〈文选〉的旅游文学视野》,《中国旅游文学新论》,1997年7月,115页。

[13]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2版,314页。

[14]巩富:《文学批评的使用方法》,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11月版,151页。

[15]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2版,31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