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研究:揭示空心村困惑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研究:揭示空心村困惑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术界通常把二元经济模型称之为刘易斯-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针对这一弊端,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认为,劳动力转移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边际生产率等于零,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显性失业人口,劳动力的供给弹性无限大,劳动力从传统部门转入工业部门后,农业部门出现了剩余产品,正好为流入工业部门的就业者提供粮食保障。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研究:揭示空心村困惑

刘易斯费景汉尼斯模型的基本内容

1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1954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9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AWLewis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首次提出了完整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刘易斯所建立起来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具有经典的意义他在该文中解释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时建立起了划时代意义的二元经济dual economy及其劳动力转移模型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

第一经济发展的根源在于资本积累的增长从而促进储蓄的增长而储蓄的增长是因储蓄者的收入相对于国民收入的增加也就是说国民收入分配有利于储蓄阶级而实现这一过程的基本途径就是劳动力从维持生计部门向资本主义部门不断转移的过程

第二发展中国家的二元性明确地刻画出来即认为发展中国家是典型的二元经济其经济结构可以概括为两大部门传统部门以传统的农业部门为代表和现代部门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并且分析了两大部门的主要特征

刘易斯从四个方面比较这两个部门见表21

从表21看出刘易斯认为传统部门的四大特征分别是它比现代部门要庞大得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或微不足道或是零甚至为负数传统部门的工资不是由农民的边际生产力决定而是取决于制度安排是由维持传统部门劳动者生活的最低水准决定的这个部门只有劳动力剩余而无经济剩余刘易斯把地租理解为全部地主消费掉的剩余所以这种剩余不能变为储蓄或资本),所以他又把这一部门称为维持生计部门而现代部门的特征分别是它十分弱小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大于或等于工资从而这一部门存在剩余由于现代部门较高的生活费用农民转移到城市所付出的心理成本以及工会的影响等现代部门的工资高于传统部门通常比自给的农业部门的平均收入高30%,但其特点是不变工资这是因为按照这一工资水准存在着劳动力的无限供给现代部门存在着追求最大利润的动机这促使资本家把经济剩余最大限度地用于资本积累需要指出的是在刘易斯的分析中技术进步是中性的并且包含在资本积累之中由于假定技术进步是中性的所以资本积累将等比例地带来劳动力就业增长

第三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在同一个国家并存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通常表现为少数发达的工业与最原始的技术并存少数发达的商业被大量老式商贩所包围少数种植园处于传统小农的汪洋大海包围之中这就是所谓的二元经济结构

第四在自给的农业部门中劳动力相对于资本和土地过于丰富以致把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出农业农业产量不会减少这意味着对于资本主义部门现代部门按照现行工资所提供的就业机会来说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而两大部门工资的差别也诱使传统部门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现代部门转移加之资本家把利润转化为资本的行为造成了现代部门进一步增强其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因此刘易斯劳动力转移模型的实质内容就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农业部门的缩小刘易斯认为只要传统部门仍存在剩余劳动力这一过程就会持续下去一直持续到积累赶上劳动的过度供给剩余劳动被吸收完毕

2拉尼斯和费景汉发展了刘易斯模型

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发表标志着二元经济模型超越了思想阶段而形成一种具有严格内部一致性的经济学理论但这一理论也招致了激烈的批评其中拉尼斯GRanis和费景汉就认为刘易斯模式有两点缺陷

第一是没有足够重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作用

第二是没有注意到农业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是农业中的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先决条件两人对这两点作了补充从而发展了刘易斯模式

1961年和1964年拉尼斯GRanis和费景汉JCHFei发表论文对刘易斯理论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使其更加准确和合理形成一个涵盖面更广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学术界通常把二元经济模型称之为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针对刘易斯模型前提条件的局限性和模型本身的明显缺陷费景汉johnCH和拉尼斯GRanis1961年合作建立了二元经济模型被称之为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他们的修正模型仍然是建立在二元结构的分析方法上所不同的是他们提出了工业化发展中的资本深化和浅化方式技术创新的劳动力偏向性工业利润和农业剩余共同决定资本积累等概念从而提出了现代工业部门发展方式不同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亦不同其效应并不是唯一的特别是提出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剩余增加是直接决定经济顺利发展的内生变量农业增长亦能使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达到均衡发展水平

另外对于劳动力流动的全过程而言刘易斯只考察了农业存在过剩劳动力的经济发展第一阶段即农业边际生产率等于零农业劳动力无限供给这一阶段因而是不够全面的针对这一弊端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认为劳动力转移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边际生产率等于零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显性失业人口劳动力的供给弹性无限大劳动力从传统部门转入工业部门后农业部门出现了剩余产品正好为流入工业部门的就业者提供粮食保障在这一阶段由于不存在粮食短缺问题因而劳动力转移不会受到阻碍第二阶段农业部门边际生产率提高其值介于零和不变制度工资之间农业部门存在隐性失业人口此时因为农业边际生产率为正值当农业劳动力转移后农业总产品就会减少平均农业剩余低于不变制度工资提供给工业部门的农业产品就不足以按制度工资来供养工业劳动者引起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工业部门工资上升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利润下降工业扩张减速甚至停滞因而劳动力转移将会受到阻碍第三阶段农业部门已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农业边际生产率高于不变制度工资水平农业部门商业化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不再取决于制度工资而由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和市场共同决定

此时农业与工业两部门平衡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消失劳动力转移进入商业化时期相对于每一个工资水平均会从农业部门释放出一定量的劳动力

二元结构下的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首先是两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传统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越高现代部门的工资就越容易在较长时间里保持在较低水平这样就越有利于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扩大现代部门的再投资能力而且工资水平越低企业家就越倾向于使用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就越有利于就业现代部门生产率的提高会扩大资本家的储蓄从而促进再投资使现代部门持续扩张(www.xing528.com)

其次是两部门技术进步的类型越是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单位资本吸收的劳动力就越高反之越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单位资本吸收的劳动力就越低

但是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虽然有利于短期内的就业但是由于其劳动生产率不如资本密集型技术积累能力和产业扩张能力较弱对长期的经济扩张和就业扩大有一定不良影响因此选择产业发展技术类型是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的要求全面权衡各种类型的利弊

第三是两部门的工资水平特别是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一般来说工资水平应该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如果从体系外对工资水平进行干预将其抬高到均衡水平以上那么对二元经济发展是不利的就传统部门而言如果工资水平不能像理论假定的那样在转换点到来之前始终保持在最低生存费用即制度工资水平CIW),而是随着劳动力的流出而不断提高则现代部门劳动力的工资也会被迫提高这样就会使发展条件变得对现代部门不利同样现代部门劳动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以上将使得该产业部门在利润水平下降的同时提高资本集约度这往往构成二元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第四是人口增长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增长率越高新增人口对现代部门积累的消费就越多同时现代部门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就越大这同样是不利于发展的

模型的基本观点

1不发达经济是由两个不同性质的经济部门所组成的

一个是传统部门traditional sector);另一个是现代部门从生产技术方面来看传统部门采用的是手工为主的生产技术这些技术基本上是本地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缓慢形成的现代部门使用的是以大机器设备为主的资本集约型生产技术多半是从先进国家引进的经济性质传统部门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很低生产的目的主要是维持全体共同体成员的生存通行的是共同体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在农业生产单位或农村社区内部生产者经营者在决定劳动力雇佣水平时主要考虑的是彼此互助互济和遵从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

因此即使劳动力的雇佣量超出了实现最大利润所容纳的最佳水平经营者也不会或不可能解雇多余的劳动力于是在这个部门内就业的劳动力是与有劳动能力并愿意从事劳动的人口规模相等的这样就会存在相当部分的剩余劳动力与此相对现代化部门的市场化程度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行的是利润最大化原则其标志就是企业家以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工资的原则决定雇佣规模这意味着只有那些边际劳动生产率高于工资水平的劳动力才被雇佣剩余劳动力将不存在

2传统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低于其生活费用甚至等于零的劳动力

如果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那么着部分劳动力的流出将丝毫不影响传统部门的总产量如果是边际生产率高于零但低于生活费用的劳动力那么其流出对传统部门总产量的影响也不大如果一个社会不存在现代部门那么全体劳动力只能生存在最低生活水平的马尔萨斯陷阱之中边际生产率在零到最低生活费用之间的那部分劳动力被统称为过剩劳动力其中边际生产率为零的那部分劳动力被称为纯粹的剩余劳动力一国只有发展现代生产部门才能吸收剩余劳动力并使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3现代部门的扩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以吸收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为其特征的

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移

这种转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边际生产率为零的纯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部分劳动力的流出不影响传统部门的总产量第二阶段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小于最低平均生活费用的那部分劳动力的转移这一阶段的转移将开始影响传统部门的总产量第三阶段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已被现代部门吸收完毕现代部门的进一步扩张就必须与传统部门争夺边际生产力大于最低生活费用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供求结构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劳动力过剩现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劳动力不足劳动力的实际工资持续上升在竞争的拉动下传统部门的性质也开始发生变化共同体原则趋于解体资本主义经营原则开始确立同时在这一部门中开始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传统部门的技术特征和经营特征逐渐消失整个经济体系变成现代经济体系至此工业化的主要任务已完成国家从不发达经济变成发达经济

4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就是第二阶段

如果生产技术没有进步以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没有显著提高则在这个阶段劳动力从传统部门的流出必然导致粮食等农产品总产量下降农产品短缺就不可避免一旦农产品的供给出现不足现代部门必须提高名义工资以稳定产业工人实际生活水平现代部门的利润率将因此而降低产业扩张的速度放慢这又意味着现代部门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弱化如果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始终没有提高工业表面的扩张又没有其他资本积累源泉那么经济发展的速度会显著放慢困难的格局可能持续相当长时间甚至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始终无法完成该阶段这一阶段的长短取决于传统部门的生产率和现代部门资本积累水平传统部门的产出率越高现代部门资本积累的速度越快困难的第二阶段也就会越短在最理想的情况下第二阶段将会消失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中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从分析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中人力资本因素可知一个国家在完成二元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选择与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教育程度如果脱节就会造成二元转型中低人力资本劳动力难以就业不合适国情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导向会导致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力失业率上升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下降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差距造成了城乡间城市内部以及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显著拉大而收入差距显著拉大又造成了低收入人群人力资本投资能力的下降大量低人力资本的劳动者不能较好就业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也影响其下一代教育发展从自身来说由于收入状况的限制人力资本积累也受到了制约长期来看使整个社会均衡健康发展受到影响中国必须放弃过分追求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代之以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使大多数目前人力资本普遍偏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非农就业才能够快速地发展经济使二元经济转型顺利进行另外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城乡不同的制度安排广大农村地区文化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因此全力加大农村文化教育发展尽快普遍提高农民人力资本使广大农民能达到非农就业的基本要求是二元经济转型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