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势资源决定连云港战略选择

优势资源决定连云港战略选择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1优势资源要素决定战略选择5﹒1﹒1要素的基本特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建设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应采取的发展战略,一定要从连云港市的实际出发,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二是资源要素的经济性。第三是资源要素的时空性。第四是资源要素的整体性。5﹒1﹒2﹒2资源要素绝对优势的特点资源要素绝对优势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绝对优势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能级优势。

优势资源决定连云港战略选择

5﹒1 优势资源要素决定战略选择

5﹒1﹒1 要素的基本特征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建设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应采取的发展战略,一定要从连云港市的实际出发,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建立在连云港资源要素的基础上。

事物的发展条件是由特殊资源要素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谓要素是指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人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所指的要素,通常是指资源要素,或生产要素,或经济资源,即经济社会活动中普遍使用的、必须的基本要件。所以要素的涉及面(范围)是非常广泛的。目前对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建设国家区域经济枢纽造成制约的主要是资源性要素。

所谓要素的基本特征,包括共性和特性两个方面,共性是构成要素区别于其他物体的性质,而反映各种要素在共性上的一些差异,构成要素的特性。实际上共性上的差异性,也就是各个个性的特殊性,所以对要素的共性和特性要结合起来分析。要素的基本特征很多,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是资源要素的稀有性,又称有限性。如果说一种物体可以无限地支取来满足人们的需求,那它就不能成为一种要素。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要素是有限的,人们的需求欲望总是超过现实要素供给能力。所以,认识资源的稀缺性是非常重要的。许多自然资源要素的稀缺性还表现在它的难以再生性。很多资源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情况是有阶段性的,而且有可发展性。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要素的再生或者存量也是可以变化的。

第二是资源要素的经济性。因为要素是有限的,所以它具有经济性。经济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素自身的经济性。要素不可能无限地、随意地取置,因而它是有价值的,有自身的经济性。二是要素配置的经济性,也就是配置的合理性。要素配置的经济性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企业层面的经济性,也可称为内在的经济性。即要素使用对企业来说有个成本的概念,它必须是要有利可图,才具有经济的意义。二是社会层面的经济性,也可称为是外在的经济性,即要素使用对社会的贡献率。对社会的贡献率可以有大有小,也可能有正有负。

第三是资源要素的时空性。要素的时间性是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要素的需求不同,人们可以提供的要素种类和手段也不同。要素的空间性是指要素的分布存在不均匀性和区域性。在这里需要引入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要素的流动性和要素流动的经济性对空间性起着非常大的制约作用。要素的流动性是由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来确定的。所谓自然属性就是要素自身性质决定的在空间上移动的可能性。所谓社会属性就是社会制度对于要素流动性的影响,一些制度对要素的流动造成制约。现在,各国对一些要素采取保护政策的情况普遍存在,形成对要素流动的严重制约。这两点与我们考虑如何配置要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第四是资源要素的整体性。要素的整体性是指在大量的经济社会活动中,多种要素一般需要通过组合才能发挥作用,单个要素比较难以发挥作用。这就给政府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就是只重视一种要素不行,要重视所有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当然有些要素品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可替代性,尤其是在能源方面这种可替代性是非常明显的。要素可替代性对我们来说也就增加了可选择性,就可以通过经济性比较进行选择。例如发电,比较传统的是用煤炭作为一次能源,但也可以用石油、天然气,当然现在还可以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作为一次能源,如潮汐、风力、太阳能等。

对要素的每一种属性加以认真研究,对连云港市加快国家区域经济枢纽是非常有好处的。对要素基本特征新的认识,与政府采取一些有效政策措施去切实解决要素制约瓶颈有着密切的关系。

5﹒1﹒2 优势资源要素的比较

5﹒1﹒2﹒1 资源要素比较优势的特点

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连云港市的资源优势,这些资源优势包括核心资源优势———港口优势、比较优势、政策优势及后发优势等。上述资源优势对振兴连云港是极其重要的,但这些优势之间不是孤立的,不是平级的,而有关联、有层级。资源要素比较优势具有以下特点:(www.xing528.com)

一是比较优势也称相对优势,它们会随着时空和制度条件的变化而变,把握不好就会弱化甚至消失。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都曾经出现的产业转移、腹地消失、商务成本增加、产业同构等问题,在连云港区域经济枢纽建设中务必要引以为戒。

二是比较优势多为资源约束硬优势,而非持续利用的软优势。所谓硬优势多有资源约束的特性,如土地、岸线、自然资源等。所谓软优势是靠制度环境构造,如市场准入、人才吸引、科技扶持、风险防范、民企成长和培育金融生态环境等,香港统称为“营商环境”。如上海浦东新区已经开发开放近20年,仍申请成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其目的就是要通过配套改革,不断完善自身的软优势。

三是比较优势多为低能级优势,需要循序升级。如连云港虽有多种优势共存的特色,也有能级较低的整体不足。如港口等级低、集装箱化率不高;土地开发成本大、腹地经济不发达等。这也是周边城市“不服气”连云港,竞争大于合作的主要原因。必须通过加大投入,加强服务来做大规模和提升等级,才能为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5﹒1﹒2﹒2 资源要素绝对优势的特点

资源要素绝对优势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绝对优势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能级优势。以港口为主要载体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特殊区位优势是连云港市的最大优势,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连云港市之所以能被确定为沿海开发开放城市,正是因为依托港口的缘故,没有港口,就难以有开放城市,难以设立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没有港口,海洋开发就失去了一个重要依托,服务业发展也就失去了一个最主要的载体,立体交通网络也就失去了一个重要枢纽。而后发优势的发挥也是建立在港口功能的扩展和港口产业的发展的基础上。失去港口优势的依托,就难以整合成具有集群效应的竞争优势。区位优势赋与连云港特殊的功能。

第二,绝对优势是决定连云港性质、地位的独有优势。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特殊区位优势决定了连云港城市性质和港口性质,如前所述,国务院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已对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的发展作了明确定位:“连云港是连接太平洋沿岸国家与中亚地区的国际性港口城市,环境优美的旅游中心、国际商贸中心与交通枢纽。”

2005年5月,李源潮同志就港口建设的问题强调:“连云港是建设沿东陇海产业带的龙头,是加快振兴苏北的支柱。以港兴市是连云港发展之本。连云港能不能在全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中有所作为,关键取决于港口的发展。要充分认识港口在连云港市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快港口建设。”(1)

温家宝总理2007年1月1日至2日到连云港视察,站在全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布局的高度对连云港港和连云港的定位成为决定连云港性质、地位的独有优势。

5﹒1﹒3 优势资源要素决定战略选择

综上所述,资源要素决定连云港在加快国家区域经济枢纽中,要坚持“以港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文化建市”战略、“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特色园区带动”战略和“临港产业集聚”战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