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出生性别比研究:1950-1983年的情况

我国出生性别比研究:1950-1983年的情况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数据还表明,1955~1964年间,除个别年份外,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上是正常的。1964年北京市男孩出生人数为118673人,女孩为111143人,出生性别比为106.78。该年北京市全年出生婴儿数为70993人,其中女婴为65821人,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7.86。每一季度出生婴儿性别比情况大体相似。

我国出生性别比研究:1950-1983年的情况

第一节 1950~1983年我国的出生性别比

为了配合1954年即将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代表的选举,在人口登记的基础上做好选民登记工作,也为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供数据,1953年4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进行全国人口调查的指示,以及《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18条。《办法》规定:以1953年6月30日24时为人口调查的计算标准时间。普查的项目有:总人口(其中分男、女,15~49岁育龄妇女),总户数,各年龄组人口(其中分0~6岁、7~14岁、劳动年龄人口、男60女55岁以上人口),市、县镇人口。根据普查的各年龄组的0岁人口数(其中男为9716971人、女为9264877人)得出1953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4.88(见表2-1)。[1]1953年人口普查时的0岁、1岁、2岁和3岁的性别比分别为104.88、105.58、106.59、108.62。如果撇开其它的人口因素,我们可以将1953年人口普查时的0岁、1岁、2岁和3岁的性别比近似地和1950~1953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等同起来,即分别为104.88、105.58、106.59、108.62。它们基本上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值域之内的。“若将1953年人口普查时的0岁组性别比假定为近似出生性别比,那么,根据统计学95%置信度上的相应观察出生样本量与出生性别比值域波动范围来判断,全国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出生性别比,除山西和浙江的110.7和107.3属异常外,其余都在正常之列。由此可以看出:新中国以后的人口性别结构,从‘出生性别比’开始已经朝正常的方向发展。”[2]根据1988年2‰全国人口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计算,20世纪50年代,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均值为105.92,也是在正常值域之内的。

表2-1 1953年我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全国分年龄分性别人口状况(女=100)

img6

(续 表)

img7

资料来源:路遇主编:《新中国人口五十年》,马瀛通:《人口性别结构》,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版,第371页。

1964年7月1日零时,我国进行了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总数为723 070 269人。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注:天津市当时隶属河北省)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为694 581 759人,其中男子356 517 011人,占51.33%,女子338 064 748人,占48.67%。台湾省、港澳同胞和国外华侨等人口为28 488 510人。[3]如果将人口普查时的0岁组性别比假定为该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那么,1964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3.83(见表2-2)。调查数据还表明,1955~1964年间,除个别年份外,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上是正常的。1988年2‰全国人口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了同时说明,20世纪60年代的十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平均值为106.66,是在正常值域之内的。

表2-2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0~10岁人口分年龄性别比(女=100)

img8

(续 表)

img9

资料来源:路遇主编:《新中国人口五十年》,马瀛通:《人口性别结构》,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版,第377页。

1982年7月1日零时,我国对除台湾省、西藏自治区之外的28个省、市、自治区的15~67岁的妇女,进行了一次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这次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有调查表两张,21个项目。分别为:《常住人口调查表》,主要内容有住址、与户主关系、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年龄、民族等7大项;《妇女情况调查表(15~67周岁)》,主要内容有设住址、户主姓名、本人姓名、出生时间、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初婚时间、避孕措施、未避孕原因、1979年以来人工流产史、生育史、领取独生子女证情况等14个大项。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库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内容:全国分文化程度和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年龄的婚姻状况;分年龄分胎次生育率;按时点年龄及曾生子女数划分的婴母年龄分布、按婚后持续时间划分的分胎次生育率(1930~1981年);婴儿性别构成,妇女生育胎次、间隔及节育情况等。这次1‰全国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中的1964~1981年的出生性别比是估计这一时期全国出生性别比一般水平的主要依据。根据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的主要相关文献,我们得到的1964~1981年全国出生性别比分别为105.1、107.6、107.5、107.7、108.7、107.2、108.5、108.3、107.9、107.2、105.7、107.7、111.4、106.6、107.2、10 6.8、111.8、108.50。[4]根据相关年份的人口统计资料,1982、1983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07.5、107.9。[5]抽样调查结果还表明,1970年代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平均值为106.10。[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水平也可以通过这一时期北京市的具体情况来作具体的分析说明。1964年北京市男孩出生人数为118673人,女孩为111143人,出生性别比为106.78。[7]每一季度的出生性别比情况大体相似(见表2-3)。

表2-3 1964年北京市出生婴儿性别比(女=100)

img10

资料来源:邹平:《关于北京市出生婴儿性别比的调查》,《人口研究》1983年第4期。

表2-4是1970年北京市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数值。该年北京全年出生婴儿数为159273,其中女婴为76787人,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7.42。每一季度出生婴儿性别比也基本上处于正常值域之内。但该年北京市出生婴儿性别比已超过了出生性别比值域的上限,达到了107.42。

表2-4 1970年北京市出生婴儿性别比(女=100)

img11

资料来源:邹平:《关于北京市出生婴儿性别比的调查》,《人口研究》1983年第4期。

表2-5是1980年北京市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数值。该年北京市全年出生婴儿数为70993人,其中女婴为65821人,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7.86。每一季度出生婴儿性别比情况大体相似。如果将1980年出生婴儿性别比情况和1964年、1970年作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北京市出生婴儿性别比是逐年上升的。这也反映了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随时间后推而升高的一种趋势。(www.xing528.com)

表2-5 1980年北京市出生婴儿性别比(女=100)

img12

(续 表)

img13

资料来源:邹平:《关于北京市出生婴儿性别比的调查》,《人口研究》1983年第4期。

因此,全国性的人口调查资料以及北京市1964年、1970年、1980年出生婴儿性别比数据都说明了20世纪五六七十年代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除个别特殊年份之外,是基本上正常的。

表2-6是1950-1983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图2-1是该时期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统计描述值。下面我们从统计学角度分析这一段时间有关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一些统计量。1950~1983年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最大值为112.2,最小值为102.5,其变动范围(Range)为9.7,算术平均数(Mean)为107.262,基本上介于出生性别比正常值域之间;描述数据变异大小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为1.9562,反映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之间的差异程度的均值标准误差(S.E.mean)为0.3355,表明此期出生性别比波动性不大(见图2-1)。

表2-6 1950~1983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女=100)

img14

(续 表)

img15

资料来源:1950~1953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1986年翻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953年人口调查统计汇编》数据算出;

1954~1959年出生性别比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1986年翻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次人口调查统计数字汇编》有关数据算出;

1960~1983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来自梁济民、陈胜利主编:《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分析数据卷(三、生育节育卷)》,中国人口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5页。

img16

图2-1 1950~1983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统计描述量

图2-2是1950~1983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曲线图。从总体上来说,1950~1983年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曲线除个别年份外基本上是比较平缓的。按照曲线图的趋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49~1965年间,这一时期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走势比较平缓;二是1966~1970年间,呈现出较为剧烈的变动,这和当时比较动荡的的社会形势有比较大的关系;三是1971~1983年间,这一时期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曲线图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平缓地发展,其数值基本上在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值域之内。

img17

图2-2 1950~1983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曲线图

资料来源:1950~1953年出生性别比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1986年翻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953年人口调查统计汇编》数据算出;

1954~1959年出生性别比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1986年翻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次人口调查统计数字汇编》有关数据算出;

1960~1983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来自梁济民、陈胜利主编:《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分析数据卷(三)生育节育卷》,中国人口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