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口、粮食问题的治理与解决方案研究

人口、粮食问题的治理与解决方案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的增长率明显低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问题有其特殊性和普遍性。

人口、粮食问题的治理与解决方案研究

第二节 人口、粮食问题与治理

针对人口问题要做到:采取政策性措施,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依靠医疗技术有意识地控制生育;依靠教育等有效措施提高人口质量,降低出生率

针对粮食问题要做到:依法保护耕地;利用经济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利用水资源;对农业农民进行政策性补贴;提倡节约粮食,减少粮食使用量。

一、人口问题与治理

人口问题。说到底是人口的数量与质量,治理的措施是有计划地控制数量和提高质量,这是一个综合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任何社会中,人口的再生产都取决于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当生产以手工业为主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劳动力不断增加,从而导致高出生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的技术构成日益提高,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相对减少,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从而导致出生率下降。在现代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已进入第二阶段,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第一阶段,有很大的差异性;在一个国家里,城乡也表现为类似的差异性。今天,地球上每天几乎增加23万人,每周增加一个伯明翰,每月增加一个伦敦,每年增加一个德国。在这些增加的人口中,每100个新生儿中就有97个诞生在贫穷国家。这些国家的城市大多人满为患,缺乏淡水和食品,很多人处于饥饿状态。同时也应该看到,人口的状况,也同样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要正确认识人口发展的规律,把人口与生产力发展协调起来。在治理的措施上,应该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综合治理

其一,政策性措施。原则是做到有计划地生育,根据生产力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依靠医疗技术的发展对生育进行控制,干预人口的增殖。表现形式有:为经济发展而鼓励生育;为改善日趋老化的人口结构而鼓励生育的。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则鼓励少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强制性地推行节制生育。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的增长率明显低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其二,依靠医疗技术对生育进行有意识的控制。要做到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对单个人讲,要靠医疗技术的发展来实现。医疗技术指的是专业技术,如避孕技术和避孕相关的医疗技术。同时还有医疗技术的推广程度。据联合国有关机构估计,目前,全世界每天有30万妇女分娩,有12万妇女流产或引产,在所有发展中国家,已婚育龄妇女有一半不想怀孕,但其中只有半数在实行避孕。显然,只要改善医疗和社会服务,出生率就能大大降低。

其三,提高人口质量,降低出生率。人口的质量和其他方面的因素是出生率的直接、间接原因。发达国家人口下降与其人口素质有一定的关系,提高父母文化教育水平,妇女就业的增加,娱乐、户外活动的日益普及,都有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出生率的下降。工人、农民的出生率高于知识分子,在许多国家都是普遍现象。婚姻同生育关系密切,提倡晚婚,提高结婚的法定年龄,可以降低出生率。社会风气,家庭伦理的变化,民族风俗习惯和传统观念宗教都会直接、间接影响出生率。

我们应该利用一切有利因素,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www.xing528.com)

二、粮食问题与治理

人要生存,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要解决吃饭问题,就要解决粮食问题。地球能够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吗?科学家认为,鉴于气候、空气和生物的稳定性,该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几乎所有的科学家又认为,人类正在以最终将威胁到自身生存的方式浪费和污染地球上的各种资源。科学家们认为,全球目前的粮食产量足以养活目前的人口,而且至少在今后十多年里能够保持这种状况。问题是贫富不均、人口急剧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因土地贫瘠,缺乏基础设施和国家财政困难等原因,每天有20亿人挣扎在贫困线上。粮食问题与人口数量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人口增减而发生变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问题有其特殊性和普遍性。统计表明,中国粮食从1950年的9 000万吨到1998的3.92亿吨,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随后开始下降到2004年的3.45亿吨。根据有关资料分析,中国粮食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耕地被转为非农业用途,城市在扩大,房地产业、工业和交通都在使用大面积的土地,而其中大部分是耕地。例如汽车的发展也在减少耕地,中国每增加20辆汽车,估计要铺设0.4公顷的土地作停车场、街道和高速公路。2003年售出200万辆新车,这意味着要铺设4万公顷的土地。二是荒漠、半荒漠化的沙化在扩大。中国沙漠在继续发展,1950年至1975年平均有156 000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到上世纪90年代猛增加到每年360 000公顷。三是工业用水、城市用水等,导致灌溉用水的减少,造成粮食产量的下降。另外,1999年以来粮食价格疲软使农民难以从种粮中获利。针对以上问题,治理的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有计划地控制耕地,制止沙漠化的扩大。依法保护现有的耕地,逐步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增加区域治沙项目的投入,讲求科学,因地制宜进行植树造林。应采取积极措施,把羊只的种群降低到牧场承载能力的水平上,对草场退化严重的,可强制性进行圈养,使草场得到休养生息,抑制沙漠化的扩展。

第二,利用经济手段,加快提高水利用率的计划。合理地提高灌溉、工业和家庭用水的价格,加强科学研究,用奖励的办法激励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的单位、个人。增加水的产值,科学地开采地下水,减少地下水的用量,稳定地下水的水位。运用一切措施保证增加农业灌溉用水,同时要研究和推广节水农业。

第三,对农业和农民要进行政策性补贴。建立可靠可行的粮食价格保护体系,以保证农民从中获利,激励农民更多地投资农业。

第四,面对日益增多的汽车与农业争地的状况,要提高现有公路的利用率。发展城市公共汽车和增加自行车乘客的交通系统。发展航空运输地铁运输、高架公路,提高铁路的时速。

第五,大力提倡节约粮食。发展水产养殖业,开发海洋生物食品,增加动物蛋白的摄取量,减少粮食的使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