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生态学指标体系助力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学指标体系助力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研究方向指标体系的研究日趋深入。生态服务也被称作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1998年,Lubchenco等人在《自然》杂志撰文,首次系统地设计了测算全球自然环境为人类所提供服务的价值“生态服务指标体系”。

农业生态学指标体系助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认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学方向以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平衡、自然保护环境污染防治、资源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等作为其最基本的研究内容,其焦点是力图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该方向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是1997年Constanza和Lubchenco等人提出的“生态服务”指标体系(Ecological Service Indes,ESI),用来测算全球自然环境为人类所提供服务的价值。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一批世界著名的学者聚集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召开“紧急环境问题研究”论坛会议。与会专家围绕着创建一个能维持下去的社会,一致呼吁需要一个计算“从环境中取出资源和产生废弃物污染环境”影响的定量方法,并提出了“生态需求”指标体系,由此,开创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先河。随后,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研究方向指标体系的研究日趋深入。其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指标体系是1997年Constanza等人在《自然》(Nature)杂志上提出的“生态服务”(Ecological Service,ES)新概念。生态服务也被称作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该理论认为各种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支持系统,时刻为人类生存提供着必需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生态产品和服务是我们理解生态系统对人类中长期影响的关键环节。没有生态系统所赐予的这种基本生存支持,人类文明就会停滞。这种“生态服务”(ES)包括空气和水的净化、土壤及其肥力的恢复、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废弃物的分解等,它提供了工农业得以进行和发展的要素,以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各种需求。(www.xing528.com)

1998年,Lubchenco等人在《自然》(Nature)杂志撰文,首次系统地设计了测算全球自然环境为人类所提供服务的价值“生态服务指标体系”(ESI)。他把全球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分为17种,它们是大气调节、气候调节、扰动调节、水调节、水供应、侵蚀控制、土壤形成、营养物质循环、废物处理、花粉传授、生物控制、栖息地、食物生产、原材料、遗传资源、娱乐和文化。这些生态服务功能可以综合为三大类别,即生活与生产物质的提供、生命支持系统的维持以及精神生活的享受。同时,把全球生态系统分为海洋公海、近海、海湾、海草/海藻床、珊瑚礁、大陆架、陆地、森林、热带、温带、草原/牧场、湿地、潮水沼泽、沼泽/泛洪区、湖河、沙漠、冻土、冰/岸石、耕地和城区,共计20个生物群落区。依据每个主要生物群落区目前全球表面积的估计值,17种“生态服务”的平均估计值(以每公顷为计量单位),每一个生物群落区生态服务的总价值,每一种类服务的总价值,最后计算出整个全球生物圈“生态服务”的年平均总价值是33万亿美元。“生态服务”指标体系的提出,对更加深刻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揭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但是,该指标体系无法对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两大主题之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给予充分的提示,同时,在“生态服务”的价值估算上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全球“生态服务”的总价值波动的范围较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