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指标体系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指标体系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可持续发展问题始终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议题,但在近期内形成唯一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各国、各地区的探索过程中,既要明确制定指标体系的目的,同时也需要考虑指标体系间的通用性。即使不能统一指标体系的制定标准,也应当尽力推动指标体系核心框架的规范。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经济—社会”这个复杂系统,只有应用系统学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表达可持续发展理论博大精深的内涵。该方向突出特色是以综合协同的观点,去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本源和演化规律,将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本质特征的“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三者内部的逻辑自洽和动态均衡作为中心,有序地演绎了可持续发展的时空耦合与三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关系,建立了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的统一解释基础和定量的评判规则。该研究方向强调可持续发展应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提出的“可持续能力”(SC)指标体系最具有代表性。可持续发展系统学方向认为可持续发展系统由其内部具有严格逻辑关系的“五大支持系统”(子系统)所组成,它们依序是:生存支持系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临界基础,发展支持系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牵引,环境支持系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约束限制,社会支持系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保证,智力支持系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科教支撑。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的形成和培育,必须取决于上述五大支持系统能力的共同作用和综合作用的贡献。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出现失误与崩溃,都会最终毁坏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的表达。

依据此理论内涵,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设计的“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依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管理相协调的基本原理,对有关要素进行外部关联及内部自洽的逻辑分析,把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五个等级。总体层表达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代表着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总体态势和总体效果;系统层依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将内部的逻辑关系和函数关系分别表达为: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主要揭示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状态层在每一个划分的系统内,能够代表系统行为的关系结构,反映决定各子系统行为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组成成分的状态,包括某一时间断面上的状态和某一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状态,共设计生存资源禀赋、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生存持续能力、区域发展成本、区域发展水平、区域发展质量、区域环境水平、区域生态水平、区域抗逆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安全水平、社会进步动力、区域教育能力、区域科技能力、区域管理能力等16项“状态层”指标;变量层共采用45个“指数”加以表达,它们从本质上反映状态的行为、关系、变化等的原因和动力;要素层采用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标及指标群,对变量层的数量表现、强度表现和速度表现给予直接度量。共有225个要素层“指标”,全面系统地对45个“指数”进行定量描述,它是指标体系最基层的要素。依据上述设计的指标体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对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进行计算与排序,此结果与中国各地区的实际可持续发展情况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

2000年,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汲取西方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首次提出了评价国家或区域可持续发展比较优势能力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开展国家或区域“发展质量”评判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样,通过该指标体系可以获得国家或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与比较优势能力,从而实现分别从数量维与质量维两个角度,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给予全方位的综合评判。这一主要由中国科学家开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在国际社会已引起较大的反响。但是,与该指标体系的优点相对应,该指标体系庞大而且复杂,计算量大,往往由于受到统计数据的限制,导致该指标体系不易操作,进而约束了该指标体系的推广与应用。(www.xing528.com)

总之,不同类型的指标体系各有利弊,在指标要素的筛选和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应区别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研究目的,权衡指标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突出重点,切莫一概而论,造成指标选取的尺度过大或指标信息的遗漏。可持续发展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在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构建中需要保证其动态评价功能。但现有的指标体系大多偏向于静态评价,对区域的动态变化并不敏感,预测性也相对薄弱。可持续发展指标量化的方法繁多,因此,在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可以考虑结合使用互补性较强的量化方法,以建立融合各种方法之所长,多元化指标体系的应用领域。虽然可持续发展问题始终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议题,但在近期内形成唯一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各国、各地区的探索过程中,既要明确制定指标体系的目的,同时也需要考虑指标体系间的通用性。即使不能统一指标体系的制定标准,也应当尽力推动指标体系核心框架的规范。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研究和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计算方法、数据来源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深入挖掘和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