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呼吸运动的物理特性及呼吸机的应用与维修

呼吸运动的物理特性及呼吸机的应用与维修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呼吸运动的物理特性一、呼吸机的特性(一)呼吸机的特性公式呼吸机的力学特性包括呼吸气流的速度、流量、压力、容量的变化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呼吸运动的物理特性及呼吸机的应用与维修

第五节 呼吸运动物理特性

一、呼吸机的特性

(一)呼吸机的特性公式

呼吸机的力学特性包括呼吸气流的速度、流量压力、容量的变化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可以推导出气道压力Paw(t)、肺泡压力PA(t)、气体流速v(t)之间的关系式:

Paw(t)=PA(t)+kpv2(t)/2

(1)式中k为气道、呼吸管道、气管导管、呼气阀的总的阻力系数。

(2)吸气流速和呼气流速的气体流速v(t)的方向相反,通常取吸气流速为负值。

一般呼吸机能够测量气道压力和流速(大小)的实际波形,以及其他更复杂的通气波形。

(二)呼吸机的特性的机电模拟

早在1969年,Peslin就曾经提出呼吸机与电工学的类比学说。该学说用电学参数与呼吸机的机械参数作类比:

呼吸机参数    电学参数

吸呼容量     电量Q  

流速电流     强度I  

压强       电压U  

压力       电动势E 

呼吸阻力     电阻R  

顺应性      电容C  

该学说还提出,机械通气中的压强、流速和阻力之间的关系,与电压、电流强度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且将呼吸机用电学中的恒压源进行类比(适用于定压型呼吸机)。

1979年,我国学者进一步提出了呼吸机的恒流源模型,可以解释多种呼吸机的物理特性。

二、呼吸系统的物理运动公式

呼吸系统的物理运动公式是一个关于压力、容量、流量等变量与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等参数之间关系的公式,它不仅是正常呼吸时的物理规律,也支配着机械通气的规律。呼吸的压力、容量、流量等变量可以由医生来控制,而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等参数则不受医生的直接控制,而是由压力、容量、流量间接影响。

运动公式的一般表达方式为:

气道压力=吸气容量/肺和胸廓顺应性+气道阻力×吸气流量

运动公式的标准单位为:

cmH2O=ml/(ml/cmH2O)+(cmH2O·sec./ml)+(mlse/c.)

在公式中,“吸气容量/肺和胸廓顺应性”是为了克服高于功能残气量的弹性力所必需的压力,属于胸肺的弹性组成部分。“气道阻力×吸气流量”是为了克服呼吸系统阻力所必需的压力,属于气道的阻力组成部分。

在上述运动公式中,压力、容量和流速可以由医生来直接控制,所以属于变量。而顺应性和阻力则不受医生控制,但它们与3个变量会互相影响。控制不同的变量决定了呼吸机不同的通气模式。

三、流量—时间曲线

流量—时间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单位为秒),流量为纵坐标(单位为LPM)。曲线位于横轴基线以上的部分为吸气流量,位于横轴基线以下的部分为呼气流量。它反映了一个通气周期中吸气相和呼气相的气体流量变化。当患者存在阻塞性通气障碍时,呼气时间延长,可在流量曲线上反映出来。呼吸机的流量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应能达到-300~+150LPM。

利用流量—时间曲线可以完成以下的临床工作:

1.鉴别呼吸类型

可以根据波形判断出指令通气、自主呼吸、压力支持等呼吸类型。

2.判断是否存在内源性PEEP

如果呼气末流量不是零,即在下一次吸气开始前曲线未能返回零位,呼气时间短于至少3倍呼气时间常数,说明存在内源性PEEP。较高的呼气末流量,说明存在较高的内源性PEEP,较低的呼气末流量,说明存在较低的内源性PEEP。

3.对支气管扩张药物的疗效评价

支气管扩张后,呼气峰流速增大,流量返回为零(即流量曲线回零),也就是呼气完成的时间减少。

4.评价压力控制通气时吸气时间对患者的影响

在吸气相结束时,流量曲线返回零位,即流量为零,说明吸气时间合适。如果吸气相结束时,流量曲线未能返回零位,即流量没有减少到零,说明吸气时间不足。

5.检查流量触发时回路的漏气量

在呼气流量返回零位时,存在一个较低的恒定的吸气流量,说明存在回路漏气。流量的水平越高,说明漏气越严重。

6.区分流量波形

通过流量—时间曲线可以看出流量方式为方波、减速波或正弦波

四、压力—时间曲线

压力—时间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单位为秒),压力为纵坐标(单位为cmH2O)。曲线位于横轴基线以上的部分为正压通气,位于横轴基线以下的部分为负压通气。它反映通气周期中吸气相和呼气相的气道压力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当气道压力变化时,可实时地、直观地反映出吸气峰压、平台压力等压力参数的变化情况。呼吸周期、I:E、呼吸频率,可在曲线上直观地反映出来。存在内源性PEEP升高的患者,也可在曲线上直观地反映出来。

利用压力—时间曲线可以完成以下的临床工作:

1.区别各种通气模式和特殊的通气方式

(1)控制通气(CMV):无吸气触发,压力上升前没有负向的小波,各呼吸周期的波形一致,为时间指令通气。

(2)辅助控制通气(AC):在压力上升前出现负向的小波,说明患者的吸气用力触发了机械通气。(www.xing528.com)

(3)间隙指令通气(IMV):呼吸机以预设的频率输送固定的潮气量,在两次指令通气的间隙期间,允许患者有自主呼吸。在指令通气的压力上升前不出现负向的小波,但在两次指令通气的间隙期间出现低幅度的自主呼吸波形。

(4)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在指令通气的压力上升前常常出现负向的小波,说明患者的吸气用力触发了机械通气。在两次指令通气的间隙期间出现低幅度的自主呼吸波形。

(5)反比通气(IRV):吸气时间大于呼气时间。

(6)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患者接受恒定压力水平的正压和自主呼吸,正压按照预设的频率周期性地释放和立即重建。

(7)压力支持通气(PSV):每次通气由患者触发,触发后呼吸机马上输送出预设的压力,并维持一定的时间,通气频率由患者自己决定,潮气量取决于压力支持水平和患者的吸气用力。

(8)呼吸末正压(PEEP):呼吸机将呼气末的气道正压保持为预设的正压水平。

(9)持续气道正压(CPAP):呼吸机为自主呼吸的患者提供持续的预设的正压水平。

2.其他用途

(1)估算患者触发呼吸机时做功的大小:压力上升前出现的基于基线的负向小波,是患者的吸气努力,波形下降的程度和延续的时间,表明患者吸气用力的程度。

(2)计算I:E。

(3)观察是否达到理想的平台压力。

(4)观察压力上升速度,判断峰流速的设置是否合适。

(5)计算静态呼吸力学参数。

五、容量—时间曲线

容量—时间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单位为秒),容量为纵坐标(单位为升)。它反映通气周期中容量随时间的变化。容量一般是通过对流量的积分和吸气时间计算出来的。波形上升的部分表示给患者送气,波形下降的部分表示患者呼气。

波形上升的部分对时间的积分表示给患者送气的量,波形下降的部分对时间的积分表示患者呼气的量。

正常的呼吸波形,送气的量和呼气的量应该相等。如果送气量和呼气量不相等,排除掉测量误差,就可能存在患者肺内气体陷闭和回路的漏气。由于婴幼儿使用的是无气囊的插管,常常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气,因此送气量往往大于呼气量,可以计算出漏气的比例。

六、压力—容量环

压力—容量曲线以压力为横坐标,容量为纵坐标。它构成一个以原点或点(PEEP、FRC)为起点的闭合回路,一般称为压力—容量环。压力—容量环上最有意义的是拐点,下拐点是容积随压力变化的一个特殊点,该点的斜率变化最大,在拐点之前,肺容量随压力的增加变化不大,一过拐点之后,肺容量随压力的增加而快速增大。通俗地讲,拐点是肺一下子张开的起始点。一般将拐点以上2cmH2O作为最佳的PEEP值。

(一)控制通气、 自主呼吸和辅助通气的压力—容量环

1.控制呼吸

控制通气的压力—容量环,全部位于纵轴的右边,是一个逆时针方向描记的吸气到呼气的过程。整个呼吸周期都没有产生负压(在纵轴左边没有曲线),说明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全部为控制呼吸。

2.自主呼吸

自主呼吸的压力—容量环的吸气面积部分位于纵轴的左边,而右边全为呼气部分,说明全部是气负压,表明患者全是自主呼吸。

3.辅助通气

辅助通气由患者自主触发,然后呼吸机启动送气,PV环反映了这一过程。患者自主吸气时,出现过短暂的吸气负压,但触发呼吸机送气后,绝大部分吸气时间是呼吸机正压通气。辅助通气的压力—容量环,绝大部分位于纵轴的右边。

(二)临床应用

(1)吸气面积的计算。压力—容积环的面积为呼吸机通气时的呼吸做功。它包括克服气道阻力的做功和克服胸肺顺应性的做功。

(2)估算流量触发(Flow-by)的作用。

(3)估算肺顺应性。

(4)估算气道阻力。

(5)观察肺的过度膨胀。

(6)衡量压力支持水平及其做功的情况。

(三)低流量压力—容量环

低流量(Low Inflation)压力—容量(P—V)环是一项独特的技术,只有德国Drger Evita XL和ä法国Taema Horus 等少数几种呼吸机上才有的技术。低流量P—V环测量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在床旁得到相当于静态(准静态)的压力—容量曲线(P—V环)。通过以微量而且恒定的流量使肺部缓慢充气的方式,来测定P—V环。若流量足够小,这个准静态的方法与“大注射器法”或“阻塞法”都有很好的相关性。

一般呼吸机只能自动描记动态P—V环,而动态P—V环不是单一的顺应性曲线,而是含有阻力成分,不能完全直接反映患者的顺应性情况。

根据肺动力学的测定,可以通过很多方法优化通气设置。通过这些方法可避免肺泡的重复萎陷和充盈,以及可能出现的肺过度充气。

进行低流量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持续较高胸内压,可能导致患者血压降低或气胸。因此,在测定前必须考虑到患者的状况,患者必须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所提供的压力和流量必须适合患者的条件。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必须密切监测和记录生命体征参数。

测定后若胸内压迅速降低,所带来的相当高的回心静脉血,可能过度增加心脏负荷。即使只进行吸气枝的测定,呼气过程也应该以一定的压力梯度结束。

为避免过多影响气体交换,最好在完成雾化、吸痰或前一次的低流量P—V环测定60s后,才开始测定过程。

七、流量—容量环

流量—容量曲线以容量为横坐标,流量为纵坐标。它构成一个以原点为起点的闭合回路,一般称为压力—容量环。每个曲线环的横轴以下部分表示给患者吸气,横轴以上部分表示患者呼气。在吸气相反映出设定的流量类型,如恒流、递减、正弦波形。在呼气相反映出患者可能出现的气道阻力增大(如COPD)、气体陷闭、管道漏气。

临床应用:

(1)评价支持管扩张药物的疗效。

(2)评估有无漏气或气体陷闭。

(3)表明吸气阻力增加和呼气流量受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