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上霸权之争:百年航母解析

海上霸权之争:百年航母解析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哪里有航母,哪里就有战争“二战”结束以来,由于导弹核武器和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出现,使海军航空兵的地位一度产生动摇。4月15日凌晨,又以2个航母战斗群和空军50多架飞机一起,对利比亚境内5个目标发动袭击。危机爆发后,美航母战斗群快速反应,紧急驶往战区,对伊进行武力威慑。

海上霸权之争:百年航母解析

哪里有航母,哪里就有战争

二战”结束以来,由于导弹武器和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出现,使海军航空兵的地位一度产生动摇。许多人认为无人驾驶的、破坏威力更大的、易损性更小的导弹核武器,在现代战争中比航母舰载机更为有效。因此,应不失时机地发展导弹核武器,而不是舰载航空兵,苏联海军就走了这么一条弯路。也有人认为,新型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出现,使舰载航空兵的海上突击作用已失去魅力,海上载机平台在新型武器面前只能是一堆废铜烂铁和“浮动棺材”而已。因此,与其发展舰载航空兵倒不如大力发展战略空军更为奏效,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都曾不同程度地走过这样的弯路。美国是在朝鲜战争之后已有所醒悟,其他两国则至今仍坚持其“空军为海军夺取和控制制海权”的理论。

由于航母舰载机数量大大减少,加之没有势均力敌的海上实力,所以像太平洋战争那样的大规模海上决战的局面再没有出现。此间,舰载航空兵的主要任务是沿袭“二战”的作战模式,夺取战区制空制海权和对陆攻击。

1950—1953年朝鲜战争中,美国以5~7艘、有时11~12艘航空母舰为核心,配以200余艘水面舰艇,第一次使用舰载喷气式飞机和直升机对朝鲜内地和港口进行攻击和封锁,有力地配合了登陆作战。

1962年10月,美航母编队在公海对向古巴运送导弹的苏联船只强行进行“停船检疫”,没有航空母舰的苏联只好在美国人面前唯命是从,开箱受检。

1964—1973年的越南战争中,先后动用20余艘航空母舰,对越南内陆腹地、港口基地、海上目标进行大规模轰击和海上封锁,仅1965年1月至1968年12月,航母舰载机就出动20万次,在对越空袭和轰炸的总架次中,航母舰载机占50%以上。1972年3月,美军在越南战场上已处于不利的态势,为收拾败局、体面地撤出越南,美国决定对越南北方进行水雷封锁。5月9日,美国海军舰载机100余架和舰艇6艘,对海防等预定布雷封锁的城市进行了猛烈的轰炸和炮击,进行军事佯动和火力掩护。同时,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对越南北方布雷封锁。从停泊在金兰湾外海域的2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40多架舰载攻击机和100余架岸基轰炸机开始对海防等城市的外围航道、港口、河口等空投水雷,一小时后美军宣布完成首批布雷任务。之后,又连续三天在其他区域大规模布雷,并将雷区逐步扩大,5月19日,美国宣布完成对越南北方的布雷封锁。这次布雷共布设了各种类型的水雷6000余枚,构成43个雷区,使海上交通完全陷入瘫痪,数十艘舰船被炸伤或封锁于港内,越南被迫进行巴黎谈判。据计算,在整个越南战争中,美军在1000多公里长的越南北方海岸线和港口、航道等,共布设了11000枚水雷。(www.xing528.com)

1971年12月的印巴战争中,印度用唯一的一艘维克兰特号航母和33架舰载机便有效地封锁了巴基斯坦海域,11天内起飞400架次,袭击了内地港口、基地和海上目标。

谢菲尔德驱逐舰

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英国以2艘航空母舰、40余艘作战舰艇、140架飞机、2.7万人,航渡19天奔赴13000公里之遥的马岛海域参战;阿根廷出动1艘航空母舰、17艘舰艇、200架飞机、1万余人在距本土500公里的战区内作战。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中,英国海军由于没有舰载预警机,就用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当雷达哨舰,让它走在舰队的最前面,负责侦察敌情,如果发现敌机或舰艇立即报告给在编队上空值班的海鹞式攻击机,海鹞再通报给舰队。阿根廷海军掌握了英国海军的战术后,就在海军侦察机的引导下,使用超军旗式飞机以900公里的时速、关闭雷达超低空40米从海面上突防,顺利接近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在距其46公里处迅速拉升到150米高度,雷达短暂开机30秒,发射飞鱼反舰导弹后返回。导弹像长了眼睛似的直向谢菲尔德号冲去,很快,这艘刚刚服役的新型舰艇就沉入大西洋。接着,便是考文垂、热心、羚羊、大西洋运送者号……一艘艘现代化驱护舰和万吨轮沉没了,昔日不可一世、气势汹汹的老牌海军首战失利,败在阿根廷手里。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国防部紧急下令利用现有直升机加装雷达,充当编队简易预警机。就这样,6架海王预警直升机应运而生。机载海上监视雷达为“水上搜索”型,其扫描器可进行稳定的俯仰和滚动运动,可360度全景扫描。为了执行搜索和目标分类任务,机上还设有2名雷达操作员。该机在1500米高度飞行时,其警戒半径可达160多公里,比舰载雷达探测距离大8~9倍。

1983年美国航母战斗群和两栖攻击舰一起对格林纳达100公里宽的周边海域进行了有效的封锁,使守军孤立无援,7天便占领全岛。1986年3月23~26日,美以3个航母战斗群向利比亚海岸发起突袭。4月15日凌晨,又以2个航母战斗群和空军50多架飞机一起,对利比亚境内5个目标发动袭击。

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在长达6个月的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中,仅美国海军就出动了9艘航空母舰、150余艘舰艇和700余架舰载机,自始至终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威慑及实战作用。危机爆发后,美航母战斗群快速反应,紧急驶往战区,对伊进行武力威慑。在“沙漠盾牌”行动中,美出动大量航母战斗群,对伊科战区及其周边海域和空域进行全方位封锁以确保制海权和制空权,为战略海运和空运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极为安全可靠的环境,并配合政治、经济及外交斗争对进出伊科海港的船舶进行检查。在“沙漠风暴”行动中,航母战斗群分别深入波斯湾红海和东地中海,使用700余架舰载机配合空军兵力对伊科本土实施大纵深攻击,并遂行了空中预警、侦察、护航、加油、电子战及攻击海上目标等一系列作战行动。在“沙漠军刀”行动中,美航母战斗群积极配合地面战场行动,进行战术空袭、轰炸,并确保濒海战区的制空制海权,同时,还配合两栖战舰艇部队进行佯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