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藏传佛教寺院重修后的成果:五门庙再次绽放光彩

北京藏传佛教寺院重修后的成果:五门庙再次绽放光彩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次重修后,文殊院更名“五门庙”。菩萨顶被称为五台山十大黄庙之首,该寺首建于唐,称真容院,明代改称大文殊寺。因此,五门庙成为该寺下院。清朝末年,五门庙遭遇火灾。[32]现存城区护国寺东巷内仍有五门庙建筑遗存,其大殿三间,坐南朝北,单檐灰瓦,由一居民委员会使用。

北京藏传佛教寺院重修后的成果:五门庙再次绽放光彩

3.五门庙

五门庙位于西城区护国寺东巷,是明清时期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原名文殊院,为大隆善护国寺的下院。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重修,改名为五门庙,成为五台山黄庙(藏传佛教寺院)菩萨顶下院。

五门庙遗址(李德成 摄)

居民家中遗藏的五门庙碑(李德成 摄)

五门庙始建于明崇祯二年,主要供奉文殊菩萨,故名文殊院。据《蒙藏佛教史》记载,崇祯五年(1632年)成为藏传佛教高僧阿王罗藏习静之所。“阿王罗藏”即“阿王老藏”,阿王老藏(1601—1687年)是明清时期护国寺著名高僧,清代顺治十七年(1660年)诏任五台山扎萨克达喇嘛,总理五台山汉藏佛教事务,后被康熙皇帝赐号“清凉老人”。他任五台山扎萨克达喇嘛期间,春秋进京朝觐清帝也驻锡于此。因此,从崇祯五年(1632年)开始,文殊院即成为护国寺的下院。[30]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阿王罗藏曾孙鼎增监错来到文殊院,见其倾塌颓废,遂起重修之意。康熙皇帝赐给他白檀香、主心大庄严佛、藏香、杖、衣物等。重修工程完工后,这些赏赐品被珍藏于寺院中。本次重修后,文殊院更名“五门庙”。清帝为了便于五台山藏传佛教高僧往来北京及五台山之间办事,特准他们居住京都黄教大寺之一——护国寺及其下院五门庙。从此,五门庙也成为五台山黄庙菩萨顶的下院。(www.xing528.com)

菩萨顶被称为五台山十大黄庙之首,该寺首建于唐,称真容院,明代改称大文殊寺。清初寺院大规模改建,由青庙变为黄庙,更名菩萨顶,取意峰顶住有菩萨。因五台山扎萨克达喇嘛驻锡于此,故其地位较高,势力较大。因此,五门庙成为该寺下院。

该寺寺基广4亩,坐北朝南,山门外有照壁,山门一间,关帝殿三间,硬山调大脊筒瓦顶,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拱。东西配殿各三间,硬山调大脊以及观音殿、大雄宝殿及配殿,东院为方丈院。寺内原有一碑,乃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秋九月寺院住持坚参朋错立石、翰林院检讨郑禧撰文。

清朝末年,五门庙遭遇火灾。民国时期,1928年,北平特别市政府对北平寺庙进行登记时,该寺面积南北长26丈6尺、东西宽11丈1尺,有房屋33间。前殿内有关公、关平、周仓、韦驮像等。[31]

1935年左右,该寺坍塌殆尽,只遗僧寮10余间及韦驮殿三楹,为五台山喇嘛来北京时的居住地。清代额设的3名喇嘛住于寺中。[32]

现存城区护国寺东巷内仍有五门庙建筑遗存,其大殿三间,坐南朝北,单檐灰瓦,由一居民委员会使用。西配殿三间,单檐灰瓦,现为居民住房。在其中一居民的厨房中,有一碑立于屋中央,碑座、碑身、碑头均完整。由于屋中光线较暗,碑首文字模糊不清,故不知碑名,但落款文字清晰可见,为“康熙六十一年”立。因此,此碑正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秋九月寺院住持坚参朋错立石、翰林院检讨郑禧撰文之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