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埔军校:中共建军的开端,国共两党军队的起源

黄埔军校:中共建军的开端,国共两党军队的起源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埔军校成为中共建军开端,国共两党军队“本是同根生”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经过热烈讨论,最后还是形成了决议,即认定孙中山和国民党在反军阀和反斗争中有革命立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周恩来参加黄埔军校工作时,也是兼有国民党和共产党双重党籍。黄埔军校的开办,是孙中山“联俄”的产物。如此说,国共两党建军“本是同根生”,后来因阶级立场相异又不可避免地出现同学间的开火厮杀。

黄埔军校:中共建军的开端,国共两党军队的起源

黄埔军校成为中共建军开端,国共两党军队“本是同根生”

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经过热烈讨论,最后还是形成了决议,即认定孙中山国民党在反军阀和反斗争中有革命立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因为那时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号称有30万党员,不同意与只有300人的共产党搞平等的合作,而只能“容纳”。

少数人加入一个大党,就要警惕被多数人融化。

中共“三大”为此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用后来的语言说,这就是“跨党”。

1924年国共合作时期两党要人合影。前右一向警予、前右四汪精卫、前左一邓中夏、后右三恽代英

“跨党”的意思,就是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要有双重党籍,绝不能被国民党吞并,从根本上讲还是要服从共产党的领导。

那时的中共许多负责人“跨党”,就是有了双重党籍。例如1924年时的毛泽东中共中央秘书兼中央组织部长,却又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兼代理部长(因部长汪精卫多数时间不在)。周恩来参加黄埔军校工作时,也是兼有国民党和共产党双重党籍。

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于1905年在日本成立,自成立起,它就是一个松散的同盟,里面有着不同的派别组织,只是名义上都服从孙中山。在苏联帮助国民党改组时,在孙中山看来,再加入一个“共产派”自然也可以,而且能增加新鲜血液。

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布联合苏俄,并吸收中国共产党人加入。李大钊、毛泽东等也参加这次大会并被选入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共产党从此在广州有了合法活动的条件。当时,到会的中国共产党负责人得知孙中山决定建立军校,认为是一个派党员干部前去学习军事的好机会,于是马上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著名的《中国共产党通告第六十二号》。这一通告指出:

1924年毛泽东在上海

“广州黄埔军校正拟招收三千名入伍生,望各地迅速多选工作不甚重要之同学,共青团同学及国民党左派同学。自备川资和旅费,前往广州投考,以免该校为反动派所据。”

接到中共中央的通告后,几个省的共产党马上组织联合国民党左派,把有进步思想的青年推荐到广州参加军校考试,使最初的生源中便有了不少革命成分。在第一期入校的470个学生中,据统计,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80余人,此外还有一些国民党左派。

当时的军校生活又苦又累且要面临生死考验,豪绅家出身的少爷很少有人愿意前来,报考者多是出身比较清寒的年轻知识分子,因而易于接受革命教育。(www.xing528.com)

如黄埔一期入学的徐向前,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他的经历就有代表性。徐向前出生于山西五台县的一个山村教师家庭,当过学徒,又上过阎锡山以官费举办的培养军政人才的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受过军事化训练。他毕业后当教员时因宣传新思想触怒校方被解聘,毅然离开封闭的山乡,找到黄埔军校招生委员会。当时有徐向前这样的文化程度并系统学习过军事知识的人在考生中还不多见,经考试他便被录取,此后在校内受到革命熏陶而坚定地站到共产党一边。

黄埔军校的开办,是孙中山“联俄”的产物。既然想要苏俄的援助,自然要吸收共产党员来参加军校创建,招收一些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学生,不能不“容共”。

孙中山下令创建黄埔军校时,自己没有钱。最早的开办经费,是苏联运来广州的一船煤油,拍卖所得300万元解决了急需。军校所用的武器,也是由海参崴运来的沙俄时所购的日本枪支。当时苏联受到西方和日本的敌视和包围,急盼中国革命能帮助其打破封锁,同时又担心激起列强的干预。苏方货船运武器到广州时,上面还覆盖着圆木作为伪装,黄埔学生们在珠江中卸货时要先把木头扔到江里,随后才能取出舱中的枪支。

苏联运来的这些武器,虽然都援助了国民党,但在当时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也为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军事创造了条件。

黄埔军校校门。

1924年6月26日,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当天,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在夫人宋庆龄、苏联顾问鲍罗廷的陪同下,亲临广州以东20公里处的黄埔岛上,主持了隆重的“陆军军官学校”的开学典礼。470名刚入学的新生身穿苏式黄色卡其布的新军装,脚蹬翻毛皮鞋,肩扛三八式步枪接受了检阅……这个让人振奋的场面,是一个精英的大集合。当时的人们还不会想到,蒋介石创建的国民党中央军从这一天拉开了序幕,中国共产党人建立自己的军队也从此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若看一下参加当天开学典礼的黄埔师生的名单,真可谓日后国共两党的重要军事人物汇集:

在国民党方面,有校长蒋介石以及何应钦陈诚、刘峙、顾祝同、钱大钧、蒋鼎文等教官,以及后来成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一期入伍生胡宗南杜聿明、郑洞国、宋希濂孙元良、桂永清、王叔铭……

当天出席开学典礼的,也有后来成为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总参谋长的叶剑英(当时任教授部副部长)。在第一期学生中,也有共产党军队的重要骨干徐向前、陈赓左权、周士第……

共产党也在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如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中就有五名或在黄埔军校毕业或在那里任过教,十位大将中也有四人是黄埔前六期的学生。

有了黄埔军校为共产党培养的第一批军事人才,建立红军才有了基础。当然,蒋介石的中央军也是靠黄埔建立起来的。如此说,国共两党建军“本是同根生”,后来因阶级立场相异又不可避免地出现同学间的开火厮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