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佘山营地定向越野:30周年纪念文集

佘山营地定向越野:30周年纪念文集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定向越野瞿慧张雪峰第一部分案例综述一、活动背景2007年召开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上海论坛”上,专家表达了对近年来上海青少年体质健康呈持续下降趋势的担忧。本活动选择在东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可以充分利用佘山的自然资源,结合定向越野活动,使学生在充分地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的同时,从内心深处感悟低碳理念,激发起保护美好大自然的意识。定向活动开始后,队员们一拥而上,显得场面比较混乱,而且存有安全隐患。

佘山营地定向越野:30周年纪念文集

定向越野

瞿 慧 张雪峰

第一部分 案例综述

一、活动背景

2007年召开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上海论坛”上,专家表达了对近年来上海青少年体质健康呈持续下降趋势的担忧。统计数据显示,上海乃至全国青少年的体质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为进一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纲要》等精神,通过开展定向越野活动,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本活动选择在东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可以充分利用佘山的自然资源,结合定向越野活动,使学生在充分地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的同时,从内心深处感悟低碳理念,激发起保护美好大自然的意识。

二、活动主题

以“低碳”为理念,将“低碳”概念融入活动中;

营造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三、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低碳的概念,学习低碳知识;学会辨认常见植物;掌握一种基本的体育锻炼方式。

2.技能目标:掌握植物标本的制作技能;学会垃圾分类。

3.情感目标:深化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认识自我价值、他人价值,体验生命的价值;培养集体荣誉感;提升学生因体质健康下降而对自身带来负面影响的危机意识

四、活动对象

小学五年级以上

五、活动地点

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东佘山园

六、活动时间

准备阶段:60分钟

活动阶段:60分钟

七、活动所需道具及人员配备

活动道具:地图若干、垃圾卡片。

人员配备:每个班级配备教师和教官各一名。

八、活动过程

学生分成若干小队,通过地图的导引,在山上完成植物标本制作、垃圾分类、智力比拼等任务。

1.准备阶段

(1)低碳讲座:开展低碳讲座,学习最基本的低碳知识,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

(2)标本讲座:开展标本讲座,学习标本制作方法。

两个讲座是此次活动的前提,可事先在学校进行,也可到营地后进行。只有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才能在活动中完成任务。

2.活动阶段

(1)讲解活动内容、规则及注意事项

①活动内容

以小队为单位,每个小队十人左右,设一名队长。活动的第一个任务是完成智力比拼,按照地图上的指示,完成答题。答对了题目,可以在地图上的指定点兑换相应数量的“垃圾卡片”(此卡片用于垃圾分类)。兑换完成后进行第二个任务:植物标本制作,将在进行第一个任务时取得的植物做成标本。教师对完成的标本进行等次评定,并给予对应的“垃圾卡片”。接着完成垃圾分类比赛:将现有的“垃圾卡片”进行分类。最后统计“卡片数量”及分类的正误,综合计算每个小队得分。

②活动规则及注意事项

□必须按照智力比拼—植物标本制作—垃圾分类的顺序进行;(www.xing528.com)

□小队队员必须听从队长指挥;

□注意上下山的安全,不允许奔跑、追逐打闹;

□必须按照指定的路线前进,不允许走岔路、小路;

□标本制作的样本不允许从树上采摘。

(2)分队活动

分队:十人左右为一队,并选出队长。

讨论:给予每个小队一定的时间,熟悉地图,并由队长分配任务。

3.分享活动成果

活动完成后,小队内部、小队之间交流活动体验、感想,分享在活动中的收获。

九、安全措施

1.强调注意事项中的安全问题。

2.每隔100米设立一个监督点,提醒过往学生注意安全;如果发现学生在活动中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提醒学生,或制止产生安全隐患的行为。

3.配备一名医务人员。

4.如学生在活动中遇到意外伤害,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不能处理的,则及时送医。

十、活动的重点与难点

活动的重点:将“低碳”的概念、团队的合作意识、注重身体锻炼的意识贯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活动的难点:

1.因为活动的区域在山上,道路崎岖不平,而且整个活动区域较大,所以学生的安全问题需要格外关注。

2.由于现在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未学习过地图知识,所以定向、辨别方位、选择道路对他们而言是一个难点,需要在活动开始之前集中、迅速地进行识图知识的学习。

3.此项活动中容易发生学生找不到方位和目标,或者漏做题目而走回头路。由于参与活动的学生人数多而工作人员相对较少,所以在活动的准备阶段一定要非常明确地告知每一位学生不走回头路,同时要安排工作人员在整个队伍的最后进行保护,以确保学生安全。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但闻朝夕读书声,不见操场健身郎。”在如今书包越来越重的同时,学生中的“小胖墩”、“豆芽菜”、“眼镜娃”也越来越多。一项最新数据统计表明,全国青少年体质十多年来持续下降,现状堪忧。设计此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能让学业繁重的青少年在学习之余能有更好的放松心情、舒缓疲劳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身体锻炼意识;另一方面,近几年来,“低碳环保”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付诸行动的人却并不多,从小培养“低碳环保”的理念,有助于今后“环保”事业的发展。

方案虽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改、完善,但是每个活动环节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是方案设计、资源条件等客观的问题,而有的则是学生、教师引起的主观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活动的效果甚至活动的进程,如何排除活动中的各种问题、障碍,成为了整个活动的关键所在。

在活动准备阶段,设置了两个环节,分别是低碳讲座和植物标本讲座。这两个讲座非常关键,因为是活动完成的必要条件。我们在准备阶段经常碰到学生在听讲座时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直接影响到了后续活动的开展。因此,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将讲座的内容尽量精简,能用图片的坚决不用文字;能演示的,坚决演示;通过多举例、讲故事、收看、收听视听资料等方式开展讲座。并且,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强调一点,只有认真听完两个讲座,才能完成“定向活动”,这样,学生兴趣上来了,也更加重视了。

把活动地点安排在山上,一方面希望能充分利用山上的各种资源,为活动提供方便;另一方面,清新的空气,茂密的植被,清脆的鸟叫声,在路边、枝头窜来窜去的小松鼠,营造了优美的环境,给学生带来一种回归自然的心境,心情愉悦。活动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山上开展的,上下山虽然都有人造台阶,但是由于坡度陡峭,连绵不绝,因此,对于安全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要。在学生活动安全方面,每隔几十米到一百米,就安排一名老师或者教官站点,设置一个监督站,提醒来往学生时刻注意安全。

定向活动开始后,队员们一拥而上,显得场面比较混乱,而且存有安全隐患。因此,采取分批放行的方式。由于活动过程不涉及速度比拼,因而也不会影响公平性。智力比拼的内容主要是认识植物,了解植物的习性、用途。大部分植物都是平常能在校园里、马路边、公园里看到的。学生需要在爬山的过程中不断去寻找这些植物,这就考验了团队合作能力。有的学生体质比较差,没走几下就气喘吁吁了;有的则非常兴奋,一下子就跑了大半程路;有的在鼓励落后的队友,有的则是埋怨。此时,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言语上、行为上的暗示:肯定鼓励别人的同学;鼓舞落后的同学,并告诉他落后的原因;引导抱怨他人的同学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宽容。合理、正确的暗示对学生的身心影响是非常大的。

学生爬上山后,往往都会先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喝点水。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最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传输给他们: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坐下,也不要喝太多水。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不小心会把脚歪了,我们又可以给他们传输基本的急救知识:24小时内用冷水敷,24小时后用热水敷。在活动过程中,不仅要帮助解决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灌输一些最基本的知识。这样,下一次学生再遇到同样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不会束手无策,不需要过度依赖别人。

最后的分享环节很重要。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加强他们的情感价值,融洽关系。除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的引导、指导及总结尤为关键。因为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活动设计的目的一一在分享环节中总结性地陈述或引导学生去了解。例如,为什么爬山会那么累、如果下次碰到扭伤该怎么做、在家里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以此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如果事先没有准备充分,教师就无法顺利地在分享活动中将活动的目的牵引出来,最终导致活动效果的下降,大打折扣。可以说,最后的分享环节是整个活动的升华,不可缺少。

整个活动通过想象设计到实践,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调整、修改,再次实践。虽然活动每次都能顺利开展下来,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总会出现一点小插曲,还需不断地完善各个细节。例如,准备环节过于单一、呆板;讲座对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山林里进行现场教学;活动设计的各个环节不紧凑,内容比较单一;由于安全因素的存在,学生进行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自由发挥”,降低了活动的自由性。

未来,我们对活动将进行一些改变和创新。活动的发展方向是:

1.将个性创作、不倒森林等活动加入其中,使整个活动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2.开发新的活动路线,增加一定难度,让活动更加富有挑战性;

3.进一步提高活动的安全系数,加大安保人员的投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在活动规则的范围内“自由活动”;

4.完善准备阶段,提高准备环节对学生的吸引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