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劳动合同法案例:用人单位是否可让劳动者自缴社会保险?有效吗?

劳动合同法案例:用人单位是否可让劳动者自缴社会保险?有效吗?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自2005年8月15日起至2007年4月30日止,赵某每月工资为3000元。赵某与甲公司在劳动合同明确约定社会保险费由劳动者赵某自缴,显然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应属无效条款。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上述规定表明我国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强制性,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因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支持赵某的仲裁申请,裁定甲公司支付赵某的社会保险费用。

劳动合同法案例:用人单位是否可让劳动者自缴社会保险?有效吗?

[典型案例]

赵某系外地来京务工人员。2005年8月被甲公司聘为员工。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自2005年8月15日起至2007年4月30日止,赵某每月工资为3000元。社会保险费由赵某自缴。2007年4月30日,劳动合同到期,双方没有续订劳动合同。2007年5月28日,赵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甲公司支付自己在甲公司工作之间的社会保险费用。

[分歧意见]

在本案的处理过程中,对甲公司应否支付赵某的社会保险费,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赵某与甲公司在劳动合同明确约定社会保险费由劳动者赵某自缴,就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所以,甲公司没有义务给赵某支付社会保险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驳回赵某的仲裁申请。(www.xing528.com)

第二种意见认为,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社会保险费应当由用人单位缴纳,而不能由劳动者本人缴纳。赵某与甲公司在劳动合同明确约定社会保险费由劳动者赵某自缴,显然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应属无效条款。因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支持赵某的仲裁申请。

[解析]

我国《劳动法》第73条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一)退休;(二)患病、负伤;(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四)失业;(五)生育。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4条规定:缴费单位、缴费个人应当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上述规定表明我国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强制性,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不能就是否缴费以及缴费的金额和比例问题自行协商来规避法规的明文规定。《劳动合同法》第25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在本案中,甲公司与赵某约定“赵某自缴社会保险”显然违反了上述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当属于无效。因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支持赵某的仲裁申请,裁定甲公司支付赵某的社会保险费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