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晋城阳城蚕桑转型发展思考及对策

晋城阳城蚕桑转型发展思考及对策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十四章关于阳城蚕桑产业转型发展的思考和对策茹起来一、我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四个突破即:一是桑园总量实现新突破。目前,全县桑树资源基本形成了以桑园桑为主的格局。亩桑效益大大提高,充分调动了蚕农发展密植桑园的积极性。通过全面推广小蚕温湿自控共育新技术,大大降低了蚕病发病率。通过推广测土配方,使桑叶产量显著提高。六是蚕桑产业实现了从副业到主业的转变。

晋城阳城蚕桑转型发展思考及对策

第二十四章 关于阳城蚕桑产业转型发展的思考和对策

茹起来

一、我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四个突破即:

一是桑园总量实现新突破。截至目前,全县新老桑园已达到8.7万亩,较世纪之初翻了一番。蚕桑之冠——寺头乡多年来“不管吹来什么风,咬定蚕桑不放松”,使蚕桑成为全乡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2011年全乡桑园达到1.6万亩,是2002年的1.5倍。河北镇坪泉村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是个典型的革命老区贫困村。但因群众认准了这确是一条富民之路,仅仅两年间,就发展桑园272亩。2011年全村养蚕达到400张,收入60多万元,养蚕户户均收入达到3000多元。

二是发种数量实现新突破。2003年全县发种3.8万张,2011年全县发种达到7.1万张,是2003年的1.9倍。白桑乡2003年发种仅3张,近年蚕桑一年一个新台阶,2010年发种达到1305张,是2002年的400多倍。

三是蚕茧总产实现新突破。2002年全县蚕茧总产量165万公斤,2011年全县蚕茧总产量达到355万公斤,是2002年的2.15倍。

四是蚕茧总收入实现新突破。2002年全县蚕茧总收入1606万元,2011年全县蚕茧总收入达到1.3亿元,是2002年的8倍。寺头乡董家岭村共有820口,2780亩土地,2000亩桑园。2010年全村养蚕2400张,蚕桑总收入400多万元,户均蚕桑收入1.5万元,人均蚕桑收入4000多元。全村户均年养蚕收入10000元以上的达208户,占到全村总户数的80%,其中年养蚕收入2万元以上的户104户,占全村总户数的40%,年养蚕收入3万元以上的户30户。

六个转变即:

一是桑树资源实现了由地埂桑到桑园桑的转变。2003年以来,我县创新思路求发展,在发展的模式上,转变过去从外地购苗的高成本发展之路,坚持持续抓育苗,稳步建桑园的低成本扩张之路。特别是2006年,借我县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50个“东桑西移”基地县的东风,全县再掀桑园发展新高潮,仅2006年和2007年全县发展桑园就分别达到2万亩和1.5万亩。目前,全县桑树资源基本形成了以桑园桑为主的格局。

二是桑园实现了由稀植到密植、劣桑到优桑的转变。2002年以前,发展桑园采用亩栽400~500株的稀植模式。栽植方式落后,品种不优,亩桑养蚕仅0.8张,收入仅400多元。2003年以来,我县引进陕桑305、特山一号、农桑系列等高产优质桑品种,采用亩栽1200~1500株的快速丰产密植新模式,使亩桑养蚕达到3~4张,收入5000元左右。亩桑效益大大提高,充分调动了蚕农发展密植桑园的积极性。2003年以来,全县发展快速丰产密植桑园5万亩,占桑园总面积的60%。如白桑乡通义村,作为一个五小企业关闭后的典型经济落后转型村,支部村委咬定蚕桑不放松,瞄准栽桑养蚕的前沿高新技术,2006年一气建成了千亩快速丰产蚕桑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拓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三是养蚕期数实现了由两季到六季的转变。2003年以来,随着桑园规模不断扩大,桑叶产量的不断提高,全县发种养蚕由原来的春、秋两季增加到春、晚春、早秋、中秋、晚秋、晚晚秋六季。次营镇陶河村支部书记梁建军,打破旧的饲养方式,使用省力化配套养蚕技术来解决饲养场地不足、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一年分春、晚春、早秋、中秋、晚秋、晚晚秋六期养蚕,充分利用了桑叶,多的每期养到7张蚕,全年养蚕30张,收入5万元,加上育苗,全年蚕桑收入8万元,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领军人物。

四是养蚕方式实现了由室内到室外的转变。2003年以来,通过实施“5(5亩桑)+1(1栋大棚)+2(2个人)=1万元”发展新模式,全面推广大蚕少回育、地蚕条桑育、室外标准大棚养蚕、庭院简易棚养蚕等室外省力化养蚕新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养蚕向省力化、规模化和效益化方向发展。全县共推广标准活动大棚、地头大棚、室外塑料大棚共3200余栋。芹池镇羊泉村60多岁的刘吕贵,养过蜗牛,喂过肉鸽,种过蔬菜,包过果园,也种过核桃,栽过花椒,几经折腾,一直是赔钱,后来在煤矿打工时受伤造成半身肢体残疾。2005年秋,曾是芹池老上访户、年迈60的他和老伴在蚕桑中心技术员杨闫虎的帮助下,靠“三优一省”新技术,投资2万余元建成高效密植桑园13亩,并建成240平方米养蚕大棚和一套温室自控小蚕共育棚,2010年养蚕20张,收入3万多元,人均1万元,成了芹池镇的养蚕状元。

五是养蚕技术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通过全面推广小蚕温湿自控共育新技术,大大降低了蚕病发病率。中寺村今年350多张蚕全部实行小蚕集体共育,大蚕分户喂养的方式,平均单产达到111斤,比同期单张增产蚕茧21斤,增幅高达23.71%。通过全面推广方格蔟新技术,蚕茧质量大大提高,经农业部蚕茧质量检验所检验,各项综合指标达全国第一。并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成为我省继“沁州黄”小米、“平遥牛肉”之后的第三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跃成为全国名牌,大大提高了我县蚕茧市场竞争力。通过推广测土配方,使桑叶产量显著提高。投资165万元,与南京大学明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成了全国最先进的蚕种加密自动化微机测控催青系统,投入使用后,蚕种孵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仅此一项,全县蚕农年增产蚕茧30余万公斤,增收600多万元。通过科技创新,使我县蚕桑产业走出了低谷,迈上了精品型、效益型、标准化、快速化的发展轨道。(www.xing528.com)

六是蚕桑产业实现了从副业到主业的转变。2003以来,县委、县政府及时转变观念,对蚕桑进行宏观调控,在全县相继配套出台“发展新品种密植桑园每亩补助300元、培育桑苗每亩补助300元,每栋活动大棚补助500元,每栋小蚕共育棚补助500元,每片方格蔟补助0.6元”的优惠扶持政策,促进了规模蚕桑的快速发展,使栽桑养蚕实现了由副业到主业的转变,一批养蚕专业大乡大村大户脱颖而出。全县涌现出次营、寺头、芹池、演礼、董封、东冶等6个发种5000张以的养蚕大乡,涌现出年发种500张以上的养蚕大村35个,其中张家庄、董甲岭、西冶、苏村、东庄、黍地、赛村、安上等8个村年发种1000张以上,全县468个行政村,有175个村年产茧达到1万斤以上,涌现出年养蚕5张以上的大户1600多户。

二、影响蚕桑产业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产业规模还不大。目前,全县8.7万亩桑园,全年发种7万多张,远远不足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在蚕桑产业发展上,还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规模,拉长链条,创新机制,真正把蚕桑发展成一条支柱产业。

第二,蚕茧价格常波动。蚕茧价格经常忽高忽低。由于没有保护价,蚕农最怕蚕桑收入低于种粮收入。08年以来,在县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下,蚕桑中心推广方格蔟200多万片,大大提高了茧质。根据我们调查,2009年秋南方茧价7~8元/斤,而我县质量好的方格蔟茧卖到11元/斤(东冶的优质方格蔟最高为12元/斤),高于南方3~4元/斤,而质量差的草蔟茧平均7-8元/斤,与南方持平。也有一部分晚秋茧在6~7/斤。市场价位低时,老百姓在栽桑和种粮上常常出现思想波动。不少地方又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刨桑、砍桑等毁桑势头,有的甚至比较严重。今年以来,国际茧丝市场回暖,茧价一路飙升,干茧价格9.5~10.5万元/吨,白厂丝价格35万元/吨左右,蚕桑形势好于去年,老百姓忙于栽桑养蚕。我们都知道,这几年蚕桑的发展确实是占用了好地,除一部分高水肥地外,大部分也占了各地的中等偏上的肥旱地。如果以种粮计算,正常年景一年两作,产小麦600斤,玉米800斤,按小麦0.8元/斤,玉米0.7元/斤计算,亩收入达1040元,再加上两季种粮补贴101元(小麦61元,回茬40元),亩总收入达1141元。如果养蚕1~2张,产茧120斤,至少每斤茧9.5元,才能和种粮收入(1140元)持平。如蚕茧价格达到11.5元/斤,老桑园每亩按养蚕1.2张,产茧120斤计算,收入可达1380元,就高于种粮收入。现实情况是:由于没有保护价,蚕农怕茧价低于11.5元/斤时,蚕桑收入低于种粮收入。比种粮收入低了就不愿发展蚕桑。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三,桑园逐年没补助。目前,国家每年粮食综合直补每亩达到100多元(其中,小麦61元,回茬40元,春地40元),而我县桑园却没有补助一分钱。从效益比较上看,老桑园(2003年以前发展的桑园)效益和种粮效益基本持平。而新品种密植桑园三年成型后亩养蚕2~3张,收入2500~3000元左右,效益确实高于种粮。但因没有像粮食综合直补那样每年给予补助,影响了农民群众栽桑的积极性。

第四,蚕桑技术人员少。不适应为广大蚕农服务的需求。蚕桑服务中心过去隶属于农业局,有27名全额财政技术人员。1992年机构改革,由于有县丝绸公司每年上交蚕桑站50万元蚕改费,蚕桑中心被改革为自收自支的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政只负担27名原来老技术员的基本工资。按文件,老技术员退一个,财政就减一个,到现在,大部分人成了自收自支。2003年单位每月工资4万元,一年60万元就可发下工资,而现在每月13.3万元,全年166万元才能发下,还有养老医保、住房公积金、大病统筹等50多万元的隐形负担,现在一年没有258万元就无法维持单位职工的费用、工资和各类保险。当时定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已不适应现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由于资金紧张,单位近6年不敢进一名技术人员,桑园越来越多,技术员越来越少,老的退下了还在单位领取40%的工资补助,18个人退休,每年单位还得负担30多万元,没有技术员,新的上不来,蚕桑基地建设出现了人才缺乏的不利局面。

三、进一步做大做强蚕桑产业的思路和应对之策

1.进一步加大蚕桑发展力度。实践证明,做大做强蚕桑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我县必须在这一方面加大力度。首先是在蚕桑发展目标上要想得更高,看得更远,把目标定的更大。比如,过去提“建设十万亩优质蚕桑基地”,现在应起码提出发展到15万亩,蚕茧产量要增加到30万张,总产达到3000万斤,总收入达到3亿元,光蚕茧使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

2.推进延伸蚕桑产业链条。要在引导现有缫丝企业改制和支持他们更换先进缫丝设备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有计划地加快丝绸、印染、服装、丝绵等加工项目的开发,加快对蚕蛹、蚕沙、桑果等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着力延伸蚕桑产业链条。在条件成熟时,组建具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大型茧丝绸集团公司,在蚕、桑、茧丝等各个产品的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增收入。

3.设立蚕茧价格调节基金。形成保护蚕桑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如遇蚕茧市场价格低迷时,政府应通过设立的蚕茧价格调节基金对蚕农给予补助,实行保护价收购,防止茧贱伤农。同时,要打破蚕桑行业各自为战的体制弊端,规范和有序放开蚕茧经营市场,妥善协调加工企业、收烘单位与蚕农的利益关系,形成有利于蚕桑行业加速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要本着有利于增加蚕农收入、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原则,大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允许和支持多户蚕农联合自行建设小型烘茧灶,自烘鲜茧,掌握蚕茧市场主动权,在蚕茧价格高时再出售干茧,最大限度实现增收。

4.建立完善发展桑园补助制度。凡是群众栽桑发展桑园的,都要像农民种地一样每年给予补助,并要形成一项制度,年年栽桑年年补助,当年栽桑当年补助,严禁克扣、截留、挪用,充分调动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

5.加强蚕桑技术队伍建设。建议有关部门一要恢复蚕桑中心技术员为全额事业编制;二要适当增加编制,聘任大学生担任技术员,实现新老更替,保证蚕桑稳定发展;三要理顺体制,把两厂(蚕种场、蚕药厂)和技术人员分开,实行自收自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化管理。

(作者系阳城县人大副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