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小百科.禅宗:当头棒喝,悟心佛性

佛教小百科.禅宗:当头棒喝,悟心佛性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使禅僧放弃各种形式的外向追求,一意于自己内心的发掘上用功,禅师在机锋运用基础上,根据不同对象,采取棒喝手段,令对方从执著中猛醒过来,直下顿悟自心佛性。又见一位不知趣的禅僧龙牙问翠微禅师“何为祖师西来意”,翠微答道:“给我拿过禅板来。”后世借用禅宗棒喝,称警醒执迷不悟的人们为“当头棒喝”。

佛教小百科.禅宗:当头棒喝,悟心佛性

禅宗认为,语言、文字、概念只会给人增加负担,而不能教人去发现佛教的真理。为使禅僧放弃各种形式的外向追求,一意于自己内心的发掘上用功,禅师在机锋运用基础上,根据不同对象,采取棒喝手段,令对方从执著中猛醒过来,直下顿悟自心佛性。

据说一个好的禅师,从来不作任何正面说法,而是以种种奇特手段令弟子自悟。沩山灵祐告诉他弟子香严智闲说:“如果要我说,我说的只是我的见解,对你的自悟毫无意义。”智闲便辞师而去。有一天,他在山中芟除杂草,以瓦砾击竹,发出脆响,便失声笑了起来,突然间醒悟了。他说:“沩山对我来说恩逾父母,当初若为我把道理说了,哪会有我今日的自悟?”

佛教法器铜钹

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下“法器章”(铙钹项)说:“凡维那、住持揖两序出班上香时,藏殿祝赞转轮时,行者鸣之。之外:迎引送亡时、行者披剃时、大众行道时、迎接新住持入院时,皆鸣之。”

相传“棒”的使用,始于黄檗希运和德山宣鉴;“喝”的使用,始于临济义玄,故有“德山棒,临济喝”之说。《古尊宿语录》(卷5)有一段关于义玄在希运处三度被打的记述,十分精彩,不妨抄 录。“师(义玄)初在黄檗会下,行业纯一。首座乃叹曰:‘虽是后生,与众有异。’遂问:‘上座在此多少时?’师云:‘三年。’首座云:‘曾参问也无?’师云:‘不曾参问,不知问个什么?’首座云:‘汝何不去问堂头和尚,如何是佛法的大意?’师便去,问声未绝,黄檗便打。师下来。……如是三度发问,三度被打。……师去辞黄檗。檗云:‘不得往别处去,汝向高安滩头大愚处去,必为汝说。’师到大愚。大愚问:‘什么处来?’师云:‘黄檗处来。’大愚问:‘黄檗有何言句?’师云:‘某甲三度问佛法大意,三度便打,不知某甲有过无过?’大愚云:‘黄檗恁么老婆心切,为汝得彻困,更来这里问有过无过!’师于言下大悟,云:‘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大愚住云:‘这尿床鬼子,适来道有过无过,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多子。你见个什么道理?速道!’师于大愚胁下筑三拳。大愚托开云:‘汝师黄檗,非干我事。’师辞大愚,却回黄檗。……黄檗云:‘大愚有何言句?’师逐举前话。黄檗云:‘作么生得这汉来,待痛与一顿。’师云:‘说什么待来,即今便吃。’随后便掌。黄檗云:‘这疯癫汉,却来这里捋虎须!’师便喝。黄檗云:‘侍者引这疯癫汉参堂去!’”可见,以心传心,心心相印的“佛法大意”是不能用正面语言来表达的,所以只有采取这些极端的手段了。

又见《景德传灯录》(卷15)记载,“师(宣鉴)上堂曰:‘今夜不得问话,问话者三十拄杖。’时有僧出,方礼拜,师乃打之。僧曰:‘某甲话也未问,和尚因什么打某甲?’师曰:‘汝未跨船舷时,便好与三十拄杖。’”虽未发问,但已有了发问的念头,所以也得挨打。(www.xing528.com)

陈洪绶 《无法可说图》

禅宗讲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因此佛法不可说,《无法可说图》表现的正是这一主题。

又见一位不知趣的禅僧龙牙问翠微禅师“何为祖师西来意”(摩从西天来干什么),翠微答道:“给我拿过禅板来。”龙牙不知其意,便递过禅板。翠微操起禅板随手便打。龙牙说:“打尽管打,究竟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呀?”后来龙牙又去问义玄,义玄也如法炮制。

后世借用禅宗棒喝,称警醒执迷不悟的人们为“当头棒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