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痛风发展及临床表现-关节炎外治验案

痛风发展及临床表现-关节炎外治验案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潜伏性痛风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其中15%日后发生关节炎,有时有发作前肾绞痛、高血压或蛋白尿。如肌酐清除试验降低、尿素氮测定增高,表示肾功能障碍。痛风病人并发尿路结石者占10%~20%,因而出现肾绞痛、蛋白尿、血尿、感染等,使肾功能逐渐减退,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肾型高血压。单纯血尿酸增高的临床意义不大。

痛风发展及临床表现-关节炎外治验案

1.潜伏性痛风 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其中15%日后发生关节炎,有时有发作前肾绞痛、高血压或蛋白尿。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85%病人在夜间骤然发病,好发于手足小关节,多从单关节开始,特别是第1跖趾关节,占75%~85%。可能由于足部静脉回流差、易受挤压或创伤致缺血,负重可促进尿酸沉积。关节呈红肿热痛,数小时内发展迅猛,24~48h达高峰,1~2周脱皮消退,1年数次,以后增多,初次发作越早,复发频率越多,消退时间延长。以后可累及踝、足、髋、肘等多数关节,但多数关节同时急性发作较少,这时往往提示已有机体系统性损害存在。当血尿酸浓度>295μmol/L时可疑痛风,女性在295~354μmol/L,男性在354~413μmol/L即为高尿酸血症,伴有骤发关节肿痛时,即可确诊痛风性关节炎。如肌酐清除试验降低、尿素氮测定增高,表示肾功能障碍。(www.xing528.com)

3.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约半数病人在数年后进入慢性期,在此前的间歇发作期关节也仍然肿胀,正常关节轮廓逐渐改变,最后出现畸形。10%~45.7%病人出现痛风石,好发于血液供应不足及间叶组织,如耳缘、足背、背部皮下、肘关节滑液囊、关节、心瓣膜等,痛风石一般在初发后10~12年出现,发病25年者有71%出现痛风石,也有在关节炎发生之前出现痛风石者。大者可压迫皮肤致坏死,形成窦道,排出白粉笔屑或牙膏状物,镜检为针状尿酸盐结晶。痛风病人并发尿路结石者占10%~20%,因而出现肾绞痛、蛋白尿、血尿、感染等,使肾功能逐渐减退,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肾型高血压。单纯血尿酸增高(除非很高)的临床意义不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