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思维误区:断言需予以确凿证据

解读思维误区:断言需予以确凿证据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人认为披头士乐队成员之一保罗麦卡特尼已经死亡。当评价证据和建立信念时,我们需要记住一个简单的原则——特别的断言需要特别的证据。在接受这样特别的信念之前,我们应该具备极其有说服力的证据。因此,个人故事并没有提供令人信服的存在鬼的证据。重点在于在接受某个断言之前,要分析它的证据的质量。但是如果有人抛出这样一个特别的断言,他们应当有相当特别的证据,尤其是当该断言与宇宙的既定物理定律背道而驰时。

解读思维误区:断言需予以确凿证据

发现频道最近报道了存在鬼的证据——超自然研究者录下了死者的声音!他们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录下墓地的声音,用一些音频技术增强了录音后,听上去就像有人在说:“我想找我的墓碑。”然后寻鬼者去加州“闹鬼的”Brookdale Lodge,一边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一边提问题,记录回答的任何声音。同样,回答是人耳听不见的,但是研究者处理了录音的极低频率,直到你能听到“救救我”和“站着别动”。于是你就认为这是真的。人们不仅报告看到了鬼,还有物理证据表明他们的声音真的可以录下来。好像很有说服力,是吧? 你还记得20世纪60年代的“保罗已死”现象吗?许多人认为披头士乐队成员之一保罗•麦卡特尼已经死亡。一个简单的谣言散播开来并迅速获得了生命力。人们开始在各种地方寻找保罗死亡的线索。他们分析专辑封面,发现保罗是Abbey Road专辑封面上唯一赤脚的人。然而,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自对披头士歌曲的分析。当逆向播放一些歌曲或者放慢播放时,人们听到类似“保罗已死”的话。当然,保罗•麦卡特尼仍然健在,并继续创作着优秀的音乐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呢?如果有足够的数据,并且足够努力地处理它,我们几乎可以找到要找的任何东西。通过将披头士乐队的数百首歌倒放或慢放,注定会出现一些类似于“保罗已死”的声音。从来没有人在音乐中说过那些话,但是即便没有几百万,也有数千人相信它。对闹鬼房子里录音的详细处理也是如此。通过操纵录音、拉伸和压缩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偶尔制造出一种声音,似乎就是同鬼说话。

当评价证据和建立信念时,我们需要记住一个简单的原则——特别的断言需要特别的证据。鬼的概念是很特别的。我们必须相信存在某种来自我们前身的“能量”,这种“能量”决定在这个世界停留一会儿,然后决定时不时地与我们沟通或互动。在接受这样特别的信念之前,我们应该具备极其有说服力的证据。磁带录音提供了这样的证据吗?从“保罗已死”现象中已经知道,可以很容易地操纵录音,使它们听起来像各种声音。我们是否应当接受这种证据作为存在鬼的证明?基本不可能!这种证据的质量相当差。

当然,超自然研究人员说,这些录音只是证据的一种。他们还指出闹鬼房子里的温度变化,或者照片中出现的亮光和幽灵般的图像。但这些现象很容易归结为自然原因。老房子里很可能出现冷气流,过度曝光或照片上的反射光可能看起来像幽灵般的图像。①那么,个人目击又如何解释呢?正如稍后将讨论的,大量证据表明,我们会错误地感知世界,经常看到并不存在的事物。尤其是当期望或想要看到某个东西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此,个人故事并没有提供令人信服的存在鬼的证据。我们需要更切实的证据。

①最新研究表明,常常以为是见到鬼的很多可怕的感觉(比如,后脊发凉、颤抖、撕扯和恐惧感),原来可以从低频声音(10~20Hz)中产生。这种存在于“闹鬼”场合的次声,耳朵听不见,但是人能感觉得到。参见Skeptic News,“Infrasound as a Possible Source of Sensations of theParanormal”,Skeptic 10,no. 3(2003):10。

那么那些产生物理证据的各种神秘经历又如何解释呢?事实证明,当认真调查这些经历时,果然就会找到合理的解释。例如,我的朋友肖恩曾以为他已故祖父的灵魂来访过他的公寓。为什么呢?因为通往楼下的门被神秘地锁上了,而他的祖父过去就常呆在楼下。这种特殊的门只能从里面上锁,要锁上它,就必须推上并旋转门把手上的按钮。房间里根本没有人,这是如何发生的呢?唯一的解释是有鬼来过。出于好奇,我去查看了那个门。原来,那锁的按钮被卡住了,因此要上锁,只需推上,而不用转动。因为没有用于防止开门时撞到墙上的门吸,所以当门被撞开时,按钮被墙壁按下并锁住了。当进行多次严格检查后,超自然解释输给了自然解释。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世上没有鬼呢?那倒未必。这只表明我们没有支持有鬼的有力证据。但既然没有这样的证据,这时抑制相信有鬼的想法不是很有道理吗?重点在于在接受某个断言之前,要分析它的证据的质量。乍一看,似乎有相当多的证据支持有鬼存在。毕竟,我们有录音带、照片和个人经历。但是一堆烂证据加起来还是烂证据——数量多并不能使证据的质量变好。②

②有趣的是,很多人相信有鬼,因为他们认为人有一种“能量场”,在肉体死亡后能继续长期存活。然而,你要问一下,为什么这样的能量场需要穿衣服?几乎从来没有人见过裸体的鬼。他们的衣服从何而来,又为什么要带到“那边”去?也许更好的解释是人们只是看到了他们预期看到的东西,衣着完整的幽灵常常穿着“鬼一般的”白色飘拂长袍。

遗憾的是,当我们形成信念时,往往过分重视证据的数量,而轻视证据的质量。记得前面讨论的硅凝胶乳房假体的争议吗?人们之所以开始相信是假体导致了重大疾病,是因为成千上万的妇女在植入假体后患了重病。但是假体和疾病之间并没有建立联系。看起来好像有很多证据,但全都是低质量的轶事数据。支持某个断言的证据的数量不应当成为我们建立信念的主要因素。证据的质量是王道。正如前面看到的协助性沟通案例,一个严格控制的研究提供的关于技术有效性的证据,其说服力远远超过一千则个人故事。

然而,我们容易根据很薄弱的证据相信离奇的说法。我们相信外星人遭遇以及与死者交谈,只是因为有人表示他们有这样的个人经历。但是如果有人抛出这样一个特别的断言,他们应当有相当特别的证据,尤其是当该断言与宇宙的既定物理定律背道而驰时。一些超觉静坐的信徒相信,当他们冥想时可以使身体浮在地面上方几英寸处。我们是否应当接受他们的言论?如果接受,就必须拒绝对万有引力的既有认识。如果亲眼看到了这一情景呢?记住,像大卫•布莱恩等魔术师是可以做出把人浮在纽约人行道上的景象来博人眼球的。我们会被愚弄,去相信一些实际上没有发生的事情。魔术就是靠这一点立足的。值得一提的是,超自然研究者举证的作为超自然或神秘现象的几乎所有证据都可以由魔术师复制,他们大多都欣然承认他们是魔术师,是在变戏法。我们是否从中明白了点什么?

所以,我有一个小精灵想让你们认识。我的精灵可能听起来很离谱,但那是因为精灵故事在今时今日不普遍的缘故。精灵不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很容易看出在相信这样一种断言之前需要特别的证据。都怪我的表述不够好。另一方面,像外星人遭遇、大脚怪目击和遇鬼经历在流行媒体中无处不在,因此相信它们似乎更合理,甚至不需要特别的证据。不过别忘了,曾有一段时间人们还相信精灵和仙女呢。(www.xing528.com)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一种有趣的模式。卡尔•萨根曾说,在远古时代,当人们认为上帝来到了地球时,人们就看到了上帝。同样,当仙女被广泛接受时,人们就看到了仙女;在宣扬精灵的时代,人们就看到了精灵;当我们开始认为可能有外星人时,人们就开始看到外星人。③你肯定要问,外星人之类的东西是不是就是如今的精灵?为什么报告看到外星人的人说他们有类似人的身体,长着大大的脑袋和眼睛?如果另外一个星球的外星人来到地球,它很可能看起来完全不同于人的样子。只要看看我们生活的星球上生命的多样性就知道了。只有少数物种有两条胳膊和两条腿。想象一下,如果是在完全不同的星球上形成的生命,与我们会有多大的差异。然而,我们看到的外星人看上去非常像我们自己。为什么是这样呢?杂志、电视电影上的外星人通常被描绘为具有人的外形。当20世纪二三十年代科幻小说开始描写大脑袋、大眼睛的无毛生灵时,人们就开始看到这种动物。之前,很少听说有外星人绑架谁的故事,直到1975年电视节目描述了一个外星人绑架故事。如今我们不大听到关于精灵和仙女的事情了。我不知道它们去哪里了。或许是被外星人绑架了?

③C. Sagan,The Demon-Haunted World(New York:Random House,1995)第109页。

有这种可能

你还记得电影《动物屋》吗?影片中的一处是讲一个小名叫“平托”的年轻大学生,跟他的教授第一次学吸大麻。在烟雾缭绕中,他们深入地探讨宇宙的本质。在教授的催促下,平托说:“好吧,这意味着我们的整个太阳系可能像其他某种大型生物的手指甲中的一个微小原子?”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指,接着说:“意思是说我的指甲中的一个微小的原子可能是一个微型的宇宙?”当教授点头表示认同时,平托问道:“我可以跟你买一些大麻吗?”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有这种可能”。可能有其他星球上的外星人到访过这里。我们不能确定。这种推理方式的问题在于它暗示了一个信念与另一个信念一样好。如果是这样,那么就没有客观真理之类的东西了——现实只是我们认为的样子。然而,正如希奥多•希克和路易斯•沃恩所指出的,如果相信所有真理都是主观的,那么没有什么声明值得相信或承诺,因为所有信念都是随意的。因此,不可能有像“知识”这样的东西,因为如果没有什么是真的,那也没有什么需要知道(所以又何必去上学呢)。然而,尽管许多人相信凡事皆有可能,但这种断言不可能是真的。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例如,“2+2=4”、“所有单身汉都是未婚”必定是真理,而“2+2=5”、“所有单身汉都已婚”肯定是谬论。实际上,有些事情在逻辑上就是不可能的,而有些事情在物理层面上是不可能的。母牛奔月在逻辑上是成立的,但实际上又是不可能的。④

④T. Schick和L. Vaughn的How to Think about Weird Things(New York:McGraw-Hill,2002)第15页。

那么结果是什么?并非所有的信念都是同等的。说“有这种可能”并没有表明任何立场。它只不过是在形成信念时听上去没有完全反对。相反,我们必须评估信念的合理性——考虑断言的可靠性,然后评估可信的程度,验证对它有利的证据。⑤

⑤有些人相信某事并不是因为有证据支持这个断言,而是因为反对证据不足。他们采取的立场是,如果你不能证明它是假的,那它就是真的。然而,这在逻辑上是错误的,称为“诉诸无知”。例如,因为没有人能证明不存在外星人遭遇,有人就说它们肯定发生过。但是,如果我们用这种方式建立信念,我们就不得不相信各种疯狂的东西,比如仙女、精灵,以及我肩上的小精灵。

思考方式影响我们的信念,信念又影响我们的决定。当信念没有切实的证据时,它们很可能是错误的。而且,如果根据错误的信念做决定,那些决定就很可能是错误的。因此,当形成信念和做决定时需要持相当程度的怀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