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贤与子皆以民意-《孟子精读(含音频)》

传贤与子皆以民意-《孟子精读(含音频)》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丹朱:尧的儿子。久远,怀疑是久暂的意思。〔4〕太丁:商汤的儿子,被立为太子,但未即位就死了。〔5〕外丙:太丁的弟弟,在位两年去世。〔7〕自怨自艾:懊悔自己的过错,并加以改正。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

传贤与子皆以民意-《孟子精读(含音频)》

9.6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1〕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2〕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3〕,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4〕未立,外丙〔5〕

二年,仲壬〔6〕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7〕,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8〕。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注释】

〔1〕益:大禹的相国。〔2〕丹朱:尧的儿子。〔3〕舜、禹、益相去久远:舜、禹、益担任相国时间有长有短,差别比较大。久远,怀疑是久暂的意思。〔4〕太丁:商汤的儿子,被立为太子,但未即位就死了。〔5〕外丙:太丁的弟弟,在位两年去世。〔6〕仲壬:外丙的弟弟,在位四年去世。〔7〕自怨自艾:懊悔自己的过错,并加以改正。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8〕亳(bó):地名。(www.xing528.com)

【译文】

万章问道:“人们有这样的说法,‘到了禹的时候道德就衰败了,天子之位不传给贤人却传给儿子’,有这种情况吗?”

孟子说:“没有,不是这样的。天要把天下传给贤人,就传给贤人;天要把天下传给儿子,就传给儿子。从前,舜把禹推荐给天,十七年后,舜去世了,三年丧期结束后,禹为了让舜的儿子继承天子之位,自己逃避到阳城,但是天下百姓都跟随着他,就像尧去世后百姓不跟随尧的儿子却跟随舜一样。(后来,)禹把益推荐给天,七年后,禹去世了,三年丧期结束后,益为了让禹的儿子继承天子之位,自己逃避到了箕山北面。来朝见的诸侯和打官司的人不到益那里,而到启那里,都说:‘他是我们国君的儿子。’歌功颂德的人不歌颂益而歌颂启,说:‘他是我们国君的儿子。’尧的儿子丹朱不贤德,舜的儿子也不贤德。舜辅佐尧、禹辅佐舜,经历的时间很长,施给百姓恩泽的时间也长。启很贤明,能恭敬地继承禹的治国之道。益辅佐禹,经历的时间短,施给百姓恩泽的时间不长。舜、禹、益之间辅佐天子的时间有长有短,他们的儿子有贤有不贤,这都是天意,不是人的意志所能决定的。没有人能做到的却自然地做到了,这是天意;没有人能够追求到却自然地实现了,这是命运。一个普通百姓能得到天下,他的德性必然像舜和禹那样,而且还要有天子推荐他,所以孔子(虽然圣贤,没有天子推荐)不能够得到天下。世代相传而得到了天下,天意却要废弃的,必然是像桀、纣那样的君主,所以益、伊尹、周公(虽然圣贤,但他们所辅佐的不是这样无道的君主,)就不能够得到天下。伊尹辅佐汤统一天下,汤去世后,太丁没有继位就死了,外丙在位两年,仲壬在位四年,太甲继位后破坏了汤的典章制度,伊尹把他流放到桐地。三年后,太甲悔过自新,痛改前非,在桐邑存心仁爱,唯义是从,三年后,完全听从伊尹的训导了,才又回到亳都(成为天子)。周公不能拥有天下,正像益在夏朝、伊尹在殷朝一样。孔子说:‘唐尧、虞舜让位给贤人,夏、商、周三代由子孙世代继位,其道理是一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