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伤痕文学与反思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伤痕文学与反思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革”后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上半期的中国文学,已经作为一段色彩斑驳的形象留存于当代文学史叙事中,这一段时期被称做“新时期”文学。“文革”后的中国文学,怀着那么大的热情批判“文革”,呼唤“大写的人”,为改革开放寻求现实依据,追求艺术上的突破等等,这些当然是对由来已久的极左路线的清理反叛。当今流行的当代文学史,都对这段被称为“新时期”的文学史,给予极高的评价。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伤痕文学与反思

文革”后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上半期的中国文学,已经作为一段色彩斑驳的形象留存于当代文学史叙事中,这一段时期被称做“新时期”文学。它曾经辉煌一时,但时至今日,它留给人们的记忆却又如此平淡,这是令人惊奇的。曾经的风起云涌,却也如过眼烟云。一方面,人们也许会说,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在美学上创造的经验十分有限,这是人们迅速忘记它的理由。另一方面,中国文学过于追新求异,80年代后期,直至90年代,各种潮流、派别和热点,令人应接不暇,谁还会缅怀过去呢?确实,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所谓新时期的中国文学显得稚拙而简明扼要,主题鲜明却技巧单一,意识形态色彩浓厚。时过境迁,人们有理由对它不以为然。尽管“文学是一个民族磨难的表现”这种说法已经显得过于古板,理解文学也越来越趋向于技术性的图解,但对于理解中国新时期文学来说,如果没有身临其境的态度,没有一种必要的同情,就无法把握它的独特意义。这种意义包含在文学与时代(及其政治)的那种紧密的相互缠绕的关系中,包含在作家个人与历史的交互作用中,包含在那些叙事文体和个人的特殊感受中。总之,人们在理解中国的任何事情时,都总是强调它的特殊性,但关于中国的特殊性,却从来都是在对中国进行曲解时才会起作用,回到历史的具体情境中去时,人们总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不屑一顾,似乎过去的历史不过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一拆就散。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当然轻松,特别是面对当代中国的问题时,在有些人看来,似乎只要指出那些概念化的政治就足够了;而试图去发掘其中的一些意义和价值,却要困难得多。

“文革”后的中国文学,怀着那么大的热情批判“文革”,呼唤“大写的人”,为改革开放寻求现实依据,追求艺术上的突破等等,这些当然是对由来已久的极左路线的清理反叛。当今流行的当代文学史,都对这段被称为“新时期”的文学史,给予极高的评价。人性的复苏、现实主义的辉煌、作家主体意识的自觉、人的解放等等,都似乎证明这是一个被重新书写的神话,但要真正在文学的艺术性意义上给出评价却显得勉为其难。理解任何历史都有必要将之放置在历史的过程中来阐释,否则就容易得出偏颇的结论。相比较起五六十年代,80年代没有理由不被认为是文学的“黄金时代”;但仅仅停留在对“黄金时代”的回味是不够的。如今若站在另一角度,对其进行某种质疑或贬抑,也缺乏公正。也许,从某种理论的角度出发,揭示这个“黄金时代”的实质,理解它所隐含的真实的历史动机和历史效果,也许是更有意义的态度。(www.xing528.com)

很显然,我们需要去清理那些批判“文革”或反思“文革”的作品,作家所持有的叙事角度和思想立场,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含义?去审视文学在反思“文革”与试图脱离政治的直接干预之间,真的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了吗?新时期文学已然终结,正是因其自身的终结,它才完成了它梦想完成的文学远离政治的企图。新时期后期,或者“后新时期”,中国文学以其更具有自主性的方式开始行走在另一条道路上。当然,这是后话。因为有了后面的参照,我们在理解新时期文学时,才可以看出它在反思“文革”,企图开创历史新的道路时,却又在下意识的表达中,接通了五六十年代文学的脉络,而这正是这个时期文学内在复杂性的特质所在,由此才能理解这个时期提出的那些并不尖锐的挑战却能打开未来的面向的根本缘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