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父母必知的小升初基本规则-《陪孩子走过小学》成果直击

父母必知的小升初基本规则-《陪孩子走过小学》成果直击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如果到了小学中年级,父母还不了解小升初的基本规则,还不知道应该提前做哪些准备,那在小升初的“较量”中,孩子注定会成为一个“被动者”和“失落者”。在“减负”口号的影响下,国家出台“小升初不进行入学考试,学生就近入学”的政策。因此,很多父母和孩子把参加自己心仪中学的培训班这一行为称为“占坑”。“电脑派位”是实施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一个具体措施。

父母必知的小升初基本规则-《陪孩子走过小学》成果直击

很多心急的父母从孩子刚刚进入小学时就开始考虑小升初问题,这完全没必要。但如果到了小学中年级,父母还不了解小升初的基本规则,还不知道应该提前做哪些准备,那在小升初的“较量”中,孩子注定会成为一个“被动者”和“失落者”。

一位六年级孩子的家长给孩子的班主任打来电话,她用充满内疚与自责的语气对老师说:“孩子要是考不上理想的中学,我会自责一辈子!”老师一边安慰她,一边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前段时间,这位家长听说附近的一所重点初中的培训班要招生了,孩子催她去报名,因为忙着要出差,她这样对孩子说:“招生时间挺长的呢,等我回来再报也不迟。”

但出差回来之后,等待她的却是一封“道歉信”,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因为报名的人数太多,招生提前结束了。她赶紧去招生处了解情况,最后不但是报名无路,还得到了这样一条“噩耗”:如果报不上这所学校的培训班,孩子上这所重点初中的希望就非常渺茫了。

讲述完这些之后,她仍然不忘对老师说:“我家孩子成绩很不错,而且从小就学习画画,全国奖、地方奖等拿了一大堆。听说这所学校很看重美术特长生,我们一直都觉得它是最适合孩子的。如果就因为没报上培训班而被这所学校拒之门外,我想我和孩子一辈子都不会甘心的。”

不了解小升初规则的家长们一定会问:“孩子考哪所学校与上哪个培训班有关系吗?”我们要告诉父母们的是:这两者之间不仅有关系,而且关系非常密切。当然,这还要从国家的小升初的政策说起。

在“减负”口号的影响下,国家出台“小升初不进行入学考试,学生就近入学”的政策。但大多数父母仍然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他们还是想尽办法把孩子往重点初中“推”。与此同时,各所重点初中也在以自己的方式“物色”生源。虽然它们不再公开进行考试,但很多父母都知道这样一个“公开的秘密”:每个重点学校都会开办培训班,这些培训班通常在寒暑假开办,期间会举行多次考试,它们对学生的选拔多是在这些考试中完成的。

因此,很多父母和孩子把参加自己心仪中学的培训班这一行为称为“占坑”。也就是说,进入一所学校开办的培训班并不意味着能被这所学校录取,但至少能增加参加该校最后录取面试的机会。所以,如果父母和孩子已经选好了心仪的学校,就应该早早地报名该学校的培训班去“占坑”了。除此之外,在小升初的过程中,类似的规则还有以下几点:

1.消极等待“电脑派位”要不得

听“过来人”分享孩子升学的经验,父母们常常会听到很多专用名词,如电脑派位、推优生、特长生、共建生等。这些专用名词都是什么意思呢?父母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些专用名词呢?有多年教学的老师建议每位家长都有必要提前把它们了解清楚。

“电脑派位”是实施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一个具体措施。即为了防止“择校风波”愈演愈烈,避免名校在各个区域内分布不合理,学校会根据孩子所在的区域直接把他派送到本区的某所中学就读。

但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名校接收“电脑派位生”的比例很少,或者说,还没轮到“电脑派位生”,它们的生源就已经招满了。所以,大多数父母都不看好或根本不相信“电脑派位”,如果仅仅是消极地等待“电脑派位”,孩子只能被派送到“三流”、“四流”,甚至是不入流的学校。

2.“推优生”并不一定能进“顶尖校”

到了小学高年级,很多成绩不错的孩子的父母常常这样沾沾自喜地向别人炫耀:“我家孩子成绩好,又连续几年在班上担任班干部,被‘推优’的可能性很大。”(www.xing528.com)

但在这要提醒父母们的是,先不要盲目乐观,因为不到最后,学校的“推优政策”常常没有定数。“推优生”到底是如何评选出来的呢?每个学校与每个学校的政策是不尽相同的,但从本质上讲,政策无非就这样两种:一是按班级分配具体的名额;二是按学校的排名。评选标准通常都是“综合素质+证书”的方式,也就是说,即使孩子的成绩很好,但如果体育不达标,也很有可能与“推优”无缘;即使孩子的综合素质很棒,但证书寥寥无几,也很有可能被“推优”拒之门外……所以,在政策没有真正下达之前,父母对孩子能不能“推优”的断言都为时过早

其实,即使孩子已经被选为“推优生”,父母也不能放松警惕。因为接下来“推优生”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王女士的女儿所在的小学获得了13个推优名额,在120多名毕业生中,女儿竟然在推优之列,也就是说,女儿可以免试进入全区的7所优质初中,这让王女士着实高兴了一把。

但带女儿去填报志愿时王女士才明白,自己高兴得太早了。即使获得了保送推荐资格,这几所学校也绝不是想选哪所就能上哪所。说实话,在这7所优质中学中,真正让大家削尖脑袋往里挤的学校,就那么两所。其他5所在父母们眼中就好比“鸡肋”。

令王女士出乎意料的是,同样获得推荐资格的学生还要再次排名。孩子的班主任这样解释:“好学校大家都想进,排名靠前的学生一旦把那两所‘顶尖校’的名额占满了,排名靠后的学生就没有机会了。”

这样排来排去的,王女士真担心孩子最好的学校进不去,连去一般学校的机会也耽误了。

所以,我们总结出了这样的结论:并不是所有的“推优生”都能进入“顶尖校”的。在很多时候,那些没能进入“顶尖校”的“推优生”的处境反而更加尴尬:“顶尖校”没挤进去,连进入“鸡肋学校”的机会也耽误了。

所以,如果孩子的实力不够进“顶尖校”,果断地放弃“推优”资格,向着最现实的学校努力。

3.从孩子入学时就应注重“综合素质评价”

不论是小学评选“推优生”,还是中学的入学把关,面试官们最关注的就是孩子的“综合素质评价单”。家有小学生的父母们都知道,“综合素质评价单”比“成绩报告单”、“学期鉴定书”的范围要宽泛得多,除了这两项内容,它还包括道德品质与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合作与探索实践、运动健康等很多内容。

如果到了小学高年级,父母才发现,每一学期孩子的“综合素质评价”都不理想,这时才临时抱佛脚地去关注孩子的道德素养、学习态度等方面,不但为时已晚,而且孩子的习惯一旦定型,将很难改变。

所以,从孩子入学之时起,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评价”。如尊老爱幼、敬师帮友、学习态度积极、喜欢与人交流合作……这些行为只有在小学低年级都形成习惯,在小学中高年级才会顺利地延续下去。

长远角度考虑,父母要把孩子的意见当做择校重点考虑因素。另外,如果孩子想与某个好朋友到一所学校读书,父母可以与孩子好朋友的父母进行沟通,一起为孩子共谋“择校大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