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农行万亩员工林:实现贫瘠土地的奇迹

中国农行万亩员工林:实现贫瘠土地的奇迹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农业银行万亩员工林从定西城区出发向北走,植被又见稀少。我们在定西农行几位员工的陪同下,登上了通往口路旁的农行万亩员工林。时间走到2004年,万亩员工林续建工程又规划造林。为确保农行万亩员工林项目资金管理,定西市安定区林业局设立专户,规范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并由农行定西市分行、定西市审计局、定西市监管局实行监管。这造型精美的木亭就是为纪念万亩员工林而修建的,彩画雕饰,飞檐远眺。

中国农行万亩员工林:实现贫瘠土地的奇迹

万亩员工林

2009年8月22日。

远在西北黄土高原的定西已是秋风凉爽。

由于春夏持续的干旱,这里的主要作物洋芋刚出苗一半就被晒缩进土去。幸存下来的就像那年长征到哈达铺的队伍,虽然少却成为这个时候的精英,它们在业已空荡荡的田野上恣意生长,不乏精神。它们要在后期的雨水中弥补先天缺水的损失,努力长高。

中国农业银行万亩员工林

从定西城区出发向北走,植被又见稀少。大地上更多的绿色来自于田野间没收割的庄稼。苞谷、高粱、洋芋,还有其他的秋粮作物。天气晴好。

定西的天气几乎一年四季都是晴好的。

山岭裸露,

少量被遮蔽了的黄土是生长了柠条和沙棘的返坡台台。

我们在定西农行几位员工的陪同下,登上了通往口路旁的农行万亩员工林。

这是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行长于2003年2月27日,怀着对贫困地区的关怀,深入定西市考察信贷扶贫工作和西部农业银行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的问题,了解到定西由于资金困难,还有大面积荒山荒沟尚未绿化时,就向陪同视察调研的原行署专员武文斌表示,中国农业银行系统全体职工,通过捐款形式,与定西县人民携手共建万亩员工林,一诺千金体现了农行50多万员工对贫困地区人民的关怀。

项目确定后,中国农业银行总分行领导现场考察指导,在安定区规划总面积3万亩,覆盖凤翔和口两个镇14个村,按照一次性规划到位,逐年分步实施的原则,项目总体规划分两期实施。根据农行的要求,投资300万元,其中农行投资200万元,地方自筹100万元。

2003年3月份,工程实施。通过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完成造林面积5000亩。

定西干旱少雨,每植活一棵树,农行人付出的代价都是惊人的。我们随便翻开一些账簿,就可以看到这些:

针叶树灌水需要两次以上,为保苗木的成活,在这个山上,仅拉水就达3530车17650吨,并完成了浇灌面积5000亩,配套30立方米的蓄水池8座。同时为保障苗木、水源供给和管护,项目区拓宽整修道路10公里,主干道7.2公里,支线道路2.8公里。为此,专门修建了护林管理房一处。

为纪念和动员全民搞绿化,全社会办林业,农行筹措资金,在山顶修建了一座有永久性纪念意义的塔式亭子,为安定区的生态建设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www.xing528.com)

时间走到2004年,万亩员工林续建工程又规划造林。涉及凤翔、口两镇的4个村,其中凤翔镇包括柏林村、丰禾村、西二十里铺村,口镇三十里铺村。二期续建工程从是年4月开始,组织机构和队伍。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为确保农行万亩员工林项目资金管理,定西市安定区林业局设立专户,规范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并由农行定西市分行、定西市审计局、定西市监管局实行监管。根据项目工程建设规划和进展情况,2003年第一期5000亩试点工程完成项目投资300万元。2004年二期续建工程6000亩,投资375万元,共完成造林11000亩,两期总投资675万元。资金筹措中国农业银行捐资500万元,地方配套175万元。

万亩员工林只是中国农业银行对安定的发展给予支持的一个方面,事实上,农行先后在安定实施了亿元国家扶贫基础工程、两西建设、科技园区示范工程等信贷支持项目,在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安定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群众脱贫致富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使安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专家说,中国农业银行捐资实施的万亩员工林项目建设,不仅可改善黄河上中游区的生态环境,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构筑建设小康社会的平台,而且在西部特别是在安定人民心中树立农行50多万员工心系贫困地区人民,情润陇中黄土高原的良好形象,建立起农行与安定人民联系的纽带,友谊桥梁,树立起社会各界参与西部开发,改善生态的良好典范,增强安定人民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对安定人民实现小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老百姓说,安定的发展,中国农业银行功不可没。

驱车上了山顶,见最高处有一座六角形的木亭。木亭分两层,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模式。

这造型精美的木亭就是为纪念万亩员工林而修建的,彩画雕饰,飞檐远眺。一些火红的油漆虽经风雨斑驳,使亭子愈见沧桑的美。太阳刚过山顶,脚下一片悠游自在的大气,晨风吹雾,氤氲顿起,唯有金顶之上,光芒灿烂。

环绕亭子,看到四周是刺柏、云杉、马木樨和不知名的野花。几只野兔跑过杂花生树的小道,瞬间没了踪影。鹌鹑从树丛里探头探脑,寻找滑翔的坡地。蒲公英、锦葵像单家独户过日子的人,在巨大的乔木旁低调的生长。

山顶有水窖,上面刻着“集雨节灌工程——时为二○○五年五月”的字样。揭开窖盖,水中影出我们的头像,恍惚如早年的一张黑白照片。

脚步移动,蚂蚱惊叫,蚁虫乱飞。

亭子向西,乱花渐多,山下农人的耕作依稀可见。

坡上木已成林,但个头低矮,为风向水土所累,地理之贫瘠可见一斑。

山下有地名为大柏林、小柏林,在干旱成灾的陇中大地,这是令人向往的名字。外人或问柏树在哪里?农人却难指出柏树的印迹,想来时过境迁,只有农行员工新载的万亩林带染绿山坡。后有山雨吹出洪流,却见枯柏朽根滑出沟内,粗大无比。冥想不远的年代,此处真有柏树成林?

可见故地名之不谬。

遥想当年傅志辉行长驱车来看员工林,登上此地,亦是这般天气,亦是如此景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