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反扫荡、清乡和治安强化运动的回顾

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反扫荡、清乡和治安强化运动的回顾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77章反“扫荡”、反“清乡”、反“治安强化运动反『扫荡』归来邓拓太行北峙壮玄黄,群叠奇峰上碧苍。峦气未消操大野,兵氛才过砌新墙。秋风处处忙收获,春雨年年乐开荒。自是人工可天胜,全凭铁手保家乡。邓拓(1912~1966)政论家、文学家。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福建闽侯人。【注释】峦气:山林高地的自然烟云之气,经常在清晨出现。这首诗写于1943年,反映的是根据地军民在反“扫荡”的艰苦战斗间隙忙着练兵习

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反扫荡、清乡和治安强化运动的回顾

第77章 反“扫荡”、反“清乡”、反“治安强化运动

反『扫荡』归来

邓拓

太行北峙壮玄黄,

群叠奇峰上碧苍。

峦气未消操大野

兵氛才过砌新墙。

秋风处处忙收获,

春雨年年乐开荒。

自是人工可天胜,

全凭铁手保家乡。

邓拓(1912~1966)政论家、文学家。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福建闽侯人。(www.xing528.com)

【注释】

峦气:山林高地的自然烟云之气,经常在清晨出现。

这首诗写于1943年,反映的是根据地军民在反“扫荡”的艰苦战斗间隙忙着练兵习武、重建家园、发展生产的火热场面。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最终战胜了日伪的封锁和扫荡,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反“扫荡”

抗战以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迅速扩大,敌后军民开辟了广大的抗日根据地,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已成为巨大的抗日力量,对日军占领区构成重大打击,严重破坏了日本的统治,极大地牵制了日军兵力的转移使用。为此,日军将抗日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将进攻重点转移到抗日根据地来。从1941年起,日军与伪军勾结,集中兵力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治安强化运动”与“清乡运动”。

1941年初,紧随百团大战之后,日军对我华北根据地实施野蛮的“扫荡”和“三光政策”,甚至施放毒气和进行细菌战,制造无人区,妄图消灭抗日根据地。鲁西、冀鲁豫、冀东、冀中等平原根据地军民,苦战经年,分别粉碎了日军千人以上的“扫荡”69次,其中万人至7万人的“扫荡”9次,歼灭了大量敌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加紧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从1942年2月起到年底,日军持续向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攻。各地军民发挥各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的整体力量,开展反“蚕食”斗争,全年共粉碎日军千人以上的扫荡77次,其中万人至5万人的大“扫荡”15次。解放区人民基本上制止了日军的“扫荡”“蚕食”,扭转了不利的局面。1943年,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军民继续进行反“扫荡”和反“蚕食”战斗,同日军作战2.48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8.1万余人,攻克据点740多处。其间,冀鲁豫军区和太行军区,于7月底和8月,先后发动卫(河)南、林(县)南战役,歼灭伪军1.2万人,开辟了卫南、豫北根据地。经过一年的战斗,使山区根据地得到发展,平原根据地也得到恢复。八路军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共产党方面显著变化。

“治安强化运动”的失败

1938年7月,日军华北方面军根据日本大本营关于确保华北占领地区安定的命令,制定了《军占据地区治安肃正纲要》。接着于1939年1月至1940年3月,进行了三期肃正作战。1941年,华北方面军又把治安肃正扩大为“治安强化运动”。3月30日,在日军操纵下,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开始推行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到1942年底共进行了5次。日军把华北划分为“治安区”(即敌占区)、“准治安区”(即敌我争夺的游击区)、“非治安区”(即解放区),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对“治安区”以“清乡”为主,加强保甲制度,严密施行身份证办法和户口调查,实行连坐法,扩大自卫团、警备队,加强特务活动,以禁绝抗日活动。同时,进行各种欺骗宣传,宣扬“王道乐土”,以强化奴化统治。对“准治安区”以“蚕食”为主,恐怖政策与怀柔政策兼施,制造无人区,广修封锁沟、封锁墙和碉堡,以推广其占领面,封锁抗日根据地。对“非治安区”则以“扫荡”为主,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日军所到之处,人、畜、财、物、田产一扫而光,无一幸免,致使许多村镇成为废墟。日军以极其残酷的破坏,企图动摇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但在八路军和华北人民顽强斗争下,“治安强化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

反“清乡”

与华北的扫荡同时,1941年,华中日军也对华中抗日根据地不断进行“扫荡”和“清乡”。同时,国民党的一部也向淮南、淮北、鄂豫边区等根据地进攻。华中根据地军民在敌顽夹击下,艰苦战斗,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和“清乡”,并阻拦东犯的国民党军于津浦路西,巩固了津浦路东的抗日根据地,发展了浙东、皖中和鄂豫边区根据地。1942年2月到12月,日伪军集中大批兵力,继续向抗日根据地进行“清乡”“扫荡”,重点指向苏中苏南地区,这两个地区的军民经过半年的战斗,取得了反“清乡”斗争的胜利。在淮海、淮北和淮南地区,粉碎了日军的冬季“扫荡”。在浙东区和鄂豫皖区,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和“清乡”,坚持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游击队。1943年,华中根据地军民全年共进行了4500余次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战斗,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扭转了困难局面,巩固了革命根据地,为转入攻势作战创造了条件。

从1941年到1943年,由于日伪军的残酷进攻和国民党军的包围封锁,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抗日根据地军民的顽强战斗,日军遭到失败。从1943年秋开始,敌后抗日根据地得到恢复和发展,敌后军民愈战愈强,扭转了战争形势,抗日战争逐渐转入反攻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