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众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方法论启示

《大众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方法论启示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众哲学》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方法论启示左安嵩2010年3月,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艾思奇同志诞辰100周年。这是在我们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的方法论思想。

《大众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方法论启示

《大众哲学》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方法论启示

左安嵩

2010年3月,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艾思奇同志诞辰100周年。艾思奇同志除了上述官方称谓外,在学术界大家还把艾思奇称为中国“哲学大众化第一人,思想方法论第一人,哲学教科书编写第一人,大师长期从教第一人”,这“四个第一人”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艾思奇同志对中国哲学大众化的贡献,也反映了他乐于奉献,辛勤耕耘的学术精神。

一、《大众哲学》的方法论特点

《大众哲学》不仅是中国最早提出和系统论述哲学方法论一本著作,而且它的研究方法本身就是方法论的典范,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思想方法问题。《大众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哲学走出哲学家的殿堂,让普通人都能看得懂,并指导自己的人生、工作和生活,这是《大众哲学》的根本思想方法所在。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艾思奇用最适于中国民众的思维方式、最普通的中国文字、最通俗的中国语言来表述深奥的哲学理论问题,让大家都能看得懂,让普通人理解得了,接受得了。在这个总的思想方法特点下,《大众哲学》的表述方法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结合民众最关心时代政治问题来阐述哲学问题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人最关心的政治问题是什么,是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问题。我们以1938年出版的第10版《大众哲学》为例,在谈到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时,艾思奇在谈了“悲观主义宿命论、唯物主义、享乐主义”的世界观之后,进一步以抗战的“速胜论”、“亡国论”和“持久战”三种不同的“抗战观”来延伸分析“世界观”问题;用蒋介石召开“国民大会”伪装民主,阐释内容和形式问题等,层层深入分析,简单明了,引起了当时民众的普遍关注,收到了哲学大众化、现实化的极佳效果。

(二)用群众身边的事物来解释哲学原理

艾思奇用“照相机”作比喻来说明“反映论”;用卓别林希特勒的区别来解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原理”,很形象、很直观。

(三)用人们熟知的中国历史事例来认识哲学

艾思奇以“义和团运动”的义士相信神灵保佑,刀枪不入的愚昧行为为例来批判唯心主义;以杭州西湖雷峰塔的倒塌来说明“质变量变规律”;以岳飞既做民族英雄,又服从封建皇帝,最终致死来说明“对立统一规律”,使人感到很亲近,哲学离我们并不远。

(四)启发群众自身的感悟来学习哲学(www.xing528.com)

艾思奇用“碰钉子”来启发人们对规律和按规律办事的认识,不按规律办事就会“碰钉子”。生活中多数人都有过“碰钉子”而被划破手的感受,违反规律办事就如同“碰钉子”的感受,使人对这一哲学原理的理解既形象又深刻。

(五)用民间俗语、谚语来引导人们理解哲学

如他用“天晓得”来帮助理解“不可知论”;用“无风不起浪”来阐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观点;用“饱汉不知饿汉饥”来说明不同的立场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观点问题,等等。由此可见,《大众哲学》总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表述最深奥的哲学道理,用最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最抽象的哲学思想。这是在我们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的方法论思想。

二、《大众哲学》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

(一)以中国老百姓最熟知的事实为内容和语言习惯来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

什么是哲学?通俗地说,哲学就是事物内在的道理,是事物中包含着的能被人们认识和理解接受的道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通篇贯穿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但它并没有大篇大篇、大段大段地引用马克思的著作和语录,而是以当时的中国老百姓最熟知的“岳飞之死、孙悟空七十二变、义和团、抗日战争”等中国化的事例为内容,用中国老百姓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来表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收到良好社会效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而我们今天的哲学文章动辄就引文注释几十个,但自己的东西却很少,似乎没有引文就没有理论依据,就没有理论高度一样,语言表述的西化、欧化就更是比比皆是,而离群众、离现实却越来越远了,其哲学思想的社会影响也只能是宝塔式的越来越小。

(二)以最浅显的语言,一般普通群众都能读得懂的语言来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讲的是哲学与生活问题。著作开宗明义,绪论的第一句话他就说“哲学并不神秘”。“其实哲学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哲学的踪迹。”语言非常浅显易懂、道理非常简单明白,但表述的道理却很深刻,不仅给人予一读即懂的感觉,而且使人豁然明朗。我们的生活、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到处都包含着哲学的道理,只要我们细细想,就能认识它,拉近了哲学与普通人的距离,引发了人们对哲学的思考和兴趣。通俗化是哲学大众化的基本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定要用现时代最通俗的语言来表达,这是我们应该学习并坚持的方法论思想。

(三)紧扣时代主题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很多生活在20世纪仅30~40年代的人都说,他们是在《大众哲学》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大众哲学》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威力呢?从方法论上讲,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紧扣当时的时代主题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成为时代主题。《大众哲学》从哲学的高度来阐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思想,指出什么样的抗战思想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抗战思想是错误的,从哲学理论上通俗易懂地论证了真理在中华民族一边,而不是日本帝国主义一边;真理是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一边,而不是在法西斯一边。极大地鼓舞了人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志,引起了时代的共鸣、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我们今天的时代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怎么用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去凝聚中华民族的人心,激发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情,无疑《大众哲学》紧扣时代主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方法论思想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作者单位: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