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避免成为炮灰-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策略

如何避免成为炮灰-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策略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肖扬的职场经历让人不忿,却屡见不鲜,职场中的“炮灰”总是比主角多。员工之所以可能会被“炮灰”掉,是“替代效应”在起作用。解决方案想避免沦为“炮灰”,就要想办法让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不可替代的。总之,只要你给公司带来的效用足够高,你就不会沦为“炮灰”。

如何避免成为炮灰-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策略

肖扬在一家体育用品公司从事销售工作,从最初的销售员到后来的销售经理,一干就是5年。这5年内,肖扬为公司开发了数量众多的客户,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即便是这样,当市场不景气、公司面临危机时,他成了“炮灰”——公司补给他3个月的工资,很婉转地炒了他鱿鱼,而接替他职位的是一位空降而来的据说拥有硕士学位和庞大客户资源的销售精英,并且其工资是肖扬的数倍。

肖扬的职场经历让人不忿,却屡见不鲜,职场中的“炮灰”总是比主角多。但谁会想勤勤恳恳工作但最后仍被牺牲掉呢?那么,我们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炮灰的命运总是落到我们头上,我们要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命运呢?

经济学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员工与老板之间,其实就是人力资源市场中买家与卖家的关系,而产品则是员工的劳动力。员工之所以可能会被“炮灰”掉,是“替代效应”在起作用。

老板在购买劳动力时,往往会在既有的支出条件下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效用(员工为公司创造的收益、员工给自己带来的愉悦体验等)的劳动力组合。当支出缩减时,为了保持效用不变,那么购买劳动力的状况势必会发生变化。比如,为了缩减开支,公司会裁掉许多员工。又或者,当某一劳动力价格下降时,公司会用这一劳动力换掉对应的相对劣质的劳动力,以在支出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效用。又或者,当某一劳动力价格下降,但想要购买也要支出更多时,只要公司认为与增加的效用相比多出来的支出是值得的,就会毫不犹豫地用这一新的优质劳动力替换掉旧有的不那么优质的劳动力,而肖扬就属于这种情况。

解决方案

想避免沦为“炮灰”,就要想办法让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不可替代的。(www.xing528.com)

当公司缩减开支准备裁员时,如果你所产生的效用要大于大多数成员,又或者你足够关键(比如,公司只有你一人能做会计方面的工作),那么你多半不会上裁员的“黑名单”。

当某一劳动力降价时,即便你的价格偏高,只要与高出的价格相比,你带来的效用也超出足够多;又或者你主动降低价格,与对方所产生的更多的效用相比,你的低价格足够吸引公司,那么你被裁掉的可能性也会相对较小。

总之,只要你给公司带来的效用足够高,你就不会沦为“炮灰”。值得一提的是,员工给公司带来的效用,不仅包括员工的工作成绩,还包括员工的威信、与上司下属的关系、协调气氛的能力等方面。换言之,你所产生的效用多少,不仅取决于你做了多少工作、工作的结果如何,还取决于你与公司上下的关系是否融洽,取决于你是否善于制造快乐,取决于你是否能够带动他人等。

经济学小常识

替代效应: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以某些货币表示的,未经过通货膨胀的调整的价格。比如,1976年一斤大米的价格是0.2元,到了1981年变为0.5元,1991年变为1.91元,2007年约为2.8元,这些不同年份的价格没有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就称为名义价格)发生变化导致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中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称为替代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