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策略-广告投放调查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策略-广告投放调查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什么消费者总是不断地被广告“欺骗”呢?有人把这种争夺注意力越来越重的经济概括为“注意力经济”。而消费者就是这种“注意力经济”下的“受害者”,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地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东西。这种注意力经济或者称为广告效应,给商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对消费者来说却是不公平的。解决方案消费者应该怎样做才能不上广告的当呢?他的这一观点被IT行业和管理界形象地描述为“注意力经济”。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策略-广告投放调查

不得不说,我们现在正生活在一个广告的时代,电视里有广告、网络上有广告、大街上有广告、电梯里有广告,甚至公共厕所里也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广告。广告的类别也多种多样,有房产广告、食品广告、药品广告、日常生活用品广告等。消费者在进行购买活动的时候,容易受到广告的影响,选择自己听得多或者见得多的产品。

根据经济学家的调查发现,大部分人在进入超市购物时,首先会寻找自己熟悉的产品(广告里见得最多的);如果他们熟悉的产品已经售完或者因为某种原因停售了,他们才退而求其次,选择他们不太熟悉但是略有耳闻的产品;如果恰巧这类产品也已经售完,他们才会考虑那些完全不熟悉的产品或选择放弃购买。

为什么消费者总是不断地被广告“欺骗”呢?

经济学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在获取财富的过程中,营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销售的第一步就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有人把商场比作战场,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市场经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利润争夺战,并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争夺消费者眼球之战在各商家之间愈演愈烈。网络的普及,更把这场战争推向了极致。早在1996年,英特尔公司前任总裁格鲁夫就曾经预言:“整个世界即将展开吸引消费者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下一个世纪的主宰。”如今无数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他的观点。

广告的盛行确实能够吸引更多的对商品的关注,但是从产品销售的角度上来讲,注意力和购买力之间并不能画等号,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只是产品销售过程中必要的一个环节,还需要其他环节和条件才能实现销售目标。但是只要是合适的产品,而且价格合理,注意力就能直接带来销售额,催生财富。有人把这种争夺注意力越来越重的经济概括为“注意力经济”。而消费者就是这种“注意力经济”下的“受害者”,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地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东西。

正因为如此,商家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制作广告。这种投资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不仅提升了销售额,而且随着交易产品知名度的提升,商家会适当地调整商品的价格,以获取更多的利润。这种注意力经济或者称为广告效应,给商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对消费者来说却是不公平的。(www.xing528.com)

因为,人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受主观印象的影响。随着广告的入侵,人们会渐渐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购买这些商品或服务的时候,往往趋向于自己印象较深的东西,而很少去关注产品的主要功能。而当实际使用到这种产品的时候,如果发现这种产品并不适合自己,就会形成一种心理反差,感觉自己被欺骗了。例如,某团购网站上推出了一件款式新颖、色泽鲜亮的大衣,网站上的图片非常好看,模特也把这件衣服展示得非常完美。不得不说,这个广告很完美,因此很多人争相购买。但是衣服拿到手之后,很多人发现衣服穿在自己身上的效果并不好,而且衣服的色差很大。此时,消费者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受骗的感觉。这就是广告给消费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

消费者应该怎样做才能不上广告的当呢?这就需要消费者能够理性消费,尽量避免主观印象的影响,客观地看待商品。例如,在购买某种商品时,首先应该考虑商品的实际用途,如果产品不适合自己,那么即使该商品是国际知名品牌,也不要购买;在挑选商品时,最好进行比较鉴别,货比三家,不要太迷信品牌,要知道有名的不一定都是最好的,可以适当地听取销售员的意见,但不要被销售员牵着鼻子走。

经济学小常识

注意力经济是新经济的一个独特的贡献,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对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时提出:“随着信息的不断发展进步,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他的这一观点被IT行业和管理界形象地描述为“注意力经济”。它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经济模式,主要靠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来提高产品的销售额,从而获得利润的提高,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