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曾国藩的智慧:识才篇的关键是有节操,条理清晰,爵禄丰厚

曾国藩的智慧:识才篇的关键是有节操,条理清晰,爵禄丰厚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识才篇选取人才的方式,首要的是要有节操而没有官气,条理清晰而不说大话。爵禄丰厚而官吏尽职尽责,是统一天下的有效方法。在识人方面,汉高祖刘邦无疑是大睿大彻。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他不仅重用了张良、萧何、韩信这种能独当一面的人杰,并且还使用了许多各有所长的人才。至于萧何连夜追回韩信,帮助刘邦发现了一位军事天才,这更是目光超人,十分了不起的功劳。

曾国藩的智慧:识才篇的关键是有节操,条理清晰,爵禄丰厚

第一章 识才篇

曾国藩语录】

选取人才的方式,首要的是要有节操而没有官气,条理清晰而不说大话。

曾国藩作为一代理学大师,以文学方面见长,然而却扬名于武功战场之上,成为大清王朝中兴的重臣。曾国藩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与他知人善任紧密相关的。

曾国藩认为身居高位之人最重要的是知人晓事,而且应以他是否能做到知人晓事,来判断他们是不是可用之才。虽然是有一些片面,但在用人是否得当上,对这方面的事情,理解的非常透彻。曾国藩作为一代名臣,胸怀是非常宽广的,足以成为百世的楷模。

古代的贤德之人在用人的时候,多以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为第一要意,以有操守、多条理为主,那么古贤又是怎么做的呢?

澹台子羽长得貌似君子孔子认为他与君子相差无几,便收他做了养子;然而相处久了,孔子发觉他的品行和他的相貌并不相符。宰予的言辞高雅华丽,孔子认为他与学者差不多,便收他做了养子;然而相处久了,孔子便发现他的智慧与口才并不相符。故此孔子说:“仅仅凭借人的相貌来判断其优劣,我在子羽身上犯了错误;仅仅凭借言语来判断人的优劣,我在宰予身上犯了错误。”因此,凭着孔子的智慧,也有与事实不符的名声。如今兴起了辩论之辞,比宰予还要华丽,而当世君主听了比孔子还要迷惑,因为喜欢他的言辞,就任用这个人,怎么能不犯错误呢?所以卫国听信了孟卯的言论,造成了华阳战役的大败;赵国听信了赵括的纸上谈兵,因而有了长平兵败之祸。这两件事就是听信华丽言辞的过失。单看铸剑时加锡的多少和火候,即使欧冶子也不能断定剑的好坏;在水上击杀鹄雁,在地上斩断驹马的腿,那么即使奴仆也不会怀疑剑锋利还是不锋利。掰开马的嘴巴看牙齿和观看马的外表,即使是伯乐也不能肯定马的好坏;给辆马车就驾驶,一直看它跑到终点,那么奴仆也不会怀疑马的好与坏了。只看容貌和服饰,只听他的言辞,孔子也未必能够断定一个人能力的高低;给他官职试验他,考察他的功绩,那么即使是平庸的人也不会怀疑自己是愚蠢还是聪明。所以英明君主的官吏、宰相一定是从小职务提升上来的,猛将一定是从士兵中涌现出来的。有功劳的人一定要赏赐,那么奖励的爵位俸禄越多,人们越感到鼓励;逐层提升官级,那么官吏们职务越大越能治理政事。爵禄丰厚而官吏尽职尽责,是统一天下的有效方法。

在识人方面,汉高祖刘邦无疑是大睿大彻。说到他能够知人善任这一点,的确有他的独到之处。汉高祖刘邦登基称帝之后,有一天在皇宫中大宴群臣。喝酒喝到半酣的时候,汉高祖说:“各位大臣可以开诚布公地议论一下,说说我为什么得到天下,项羽为什么没得到天下?”大臣高起、王陵二人回答说道:“拿陛下与项羽的待人比,陛下爱发脾气,开口就骂,而项羽却讲究礼貌而尊敬人,这是陛下比不上项羽的地方。但是陛下奖惩分明,使人去攻城略地,打了胜仗便给予奖赏,使大家都能得到好处;项羽嫉妒有本事的人,谁有功劳就排斥谁,谁有本事就怀疑谁,打了胜仗不给将士记功,得了城池不给予奖赏,因为这个他才没有能够得到天下。”

汉高祖听后说道:“你们只看到事情的一个方面,不知道事情还有另一个方面。要论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要论治国安邦,安定百姓,筹集粮草,我比不上萧何;要论带兵上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俊杰,而我能重用他们,这便是我能够得到天下的根本原因。项羽有范增却不会好好使用,那才是他所以失败的真正原因。”

汉高祖在宴会上说的他能知人善任这一点,的确并非自诩。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他不仅重用了张良、萧何、韩信这种能独当一面的人杰,并且还使用了许多各有所长的人才。他使用人才有个特点,就是只要有真才实学就用,不论什么地位出身。在楚汉战争中立过大功,在汉朝建立后担任丞相和将军等重要职务的人当中,张良的出身算是最尊贵,也只是韩国的一个贵族子弟。其次就要数萧何和曹参,一位在沛县当过文书,另一位是沛县的监狱官,全都是位卑职微的小吏。再往下说,像陈平、王陵、郦食其等人,都是平民,根本没有当过官,更不用说韩信了。在鸿门宴上挺身而出保护过刘邦的樊哙,原来不过是杀猪的屠夫而已;大将周勃原来是织草席的手艺人兼吹鼓手,大将灌婴原来是个绸布商人。这些没有当过官的白丁,也包括当过小吏的萧何、曹参在内,在当时的社会里只许可穿布衣,是不允许穿绸衣的,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布衣将相”。

一个人的才能和成就并不取决于他的出身,而要看他有没有真本领,愿不愿干实事。就是这些布衣之辈,在辅佐汉高祖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凭自己的学识、智慧、胆魄,立下了汗马功劳;又为巩固汉朝统治做出了贡献,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印证了陈胜起兵时说过的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们先说说萧何。他是刘邦的同乡,是位极有政治眼光和经济才干的人。他了解刘邦的能力,认定刘邦将来必定能够成就大事业。他在沛县当文书的时候,凡当刘邦与别人发生了各种纠纷,官司闹到县衙门里,萧何总是帮助刘邦,事事袒护他。刘邦当过亭长,每回往咸阳押送壮丁需要筹集路费,别人一般出三百钱,萧何常常给五百钱。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义以后,萧何和曹参让樊哙将刘邦找回来,将沛县县令杀了,几个人商议着一同举兵反秦,并且推举刘邦做了沛公。因此,萧何可以说是汉朝的开国元勋。义军打进咸阳的时候,别的将士忙着追求享受;只有萧何进入咸阳后,先到秦朝的各个办公机构中,将图书律令和文书档案全部接收保护起来。这是一批极为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资料,有了这些资料,使刘邦对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以及社会情况都能够了解得一清二楚,对打败项羽、统一中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至于萧何连夜追回韩信,帮助刘邦发现了一位军事天才,这更是目光超人,十分了不起的功劳。

萧何还是位管理后勤工作的好手。在楚汉战争中,他以丞相的身份留守关中,多次当汉军在战争中处于劣势时,他很快又备足了粮草,补充上兵员,使刘邦能够重振雄风,保证了刘邦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所以刘邦在登基称帝以后,为了表彰萧何的汗马功劳,封他为酂侯,拜他当了丞相。

再讲韩信,他自被拜为大将以后,发挥了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立了无数战功。他在战争中常常能做到出奇制胜,以少敌多,破赵之战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战例。

这次战役开始时,韩信挑选了轻骑兵二千人,令他们每人带一面红旗,夜间从小道出发,潜伏到赵军大营附近。出发之前,韩信命令他们:“明天一早,赵军见到我军后退,必定全军出动来追赶我军。赵军过去后,你们冲入赵军的大营,拔掉赵军的旗号,换上我军的旗号。”

轻骑兵出发之后,韩信传令给全营将士准备少量饭菜,他说:“现在大家多少吃一点儿,待天明战胜了赵军以后,再举行丰盛的庆功宴。”接着,他派一万兵马做先锋,背靠河流布下了阵地。赵军见韩信背水为阵,笑他不懂打仗。等到天亮时,韩信令人举起战旗擂动战鼓,挑战赵军。双方战不多时,韩信突然下令抛弃辎重等向后撤退。赵军见汉军败退,都不顾一切地蜂拥离开大营,不是去追击汉军,却是来抢夺战利品。汉军退到河边,见无路可退了,便回过身来拼死作战,其勇势不可抵挡。这时,早就埋伏在赵营附近的二千轻骑兵,趁赵军倾巢而出的时候,乘机占领赵营,换上了汉军的旗号。赵军抵挡不住汉军,只好往回撤退。当他们看到自己的营盘已经更旗换帜,不禁大吃一惊,便丢戈弃甲,四散逃走。汉军前后夹击,大胜赵军,在战场上杀了赵军主将陈馀,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战役结束之后,有人问韩信:“将军不按兵法却背水为阵,结果反而取得胜利,这是什么原因?”韩信回答说:“我这种办法在兵法上有,只是你们没有加以注意罢了。兵法上不是有‘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我所以要背水设阵,就是根据这一点啊!”至此,大家才认识到韩信是一个不但对兵法精通,而且还善于灵活运用兵法的人,都十分佩服他。刘邦取得政权以后,封韩信为楚王

曹参立的战功也不少。沛县起义之后,他追随刘邦四外征战,多次战胜敌人。他立的第一次战功是歼灭秦朝大将李由的军队——李由被杀,给了秦朝极其沉重的打击。在攻克咸阳的战役中,曹参担任先锋,是最早攻入咸阳的大将之一。楚汉战争中,曹参的战功也十分卓著。他经常在战场局势危急的时候,挺身而出扭转局面并夺取胜利。他灭亡了两个六国旧贵族建立的国家,攻克敌人城郡一百二十二座,俘虏了敌人的两个王、三个相和六个将军,以及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官吏。他身上先后负伤七十次,全身留下了累累伤疤,为创建汉朝立下了血汗功勋。

王陵虽是布衣出身,家里却比较有钱。参加义军前,他和刘邦是结拜兄弟。刘邦攻打咸阳时,王陵也召集了几千人,驻扎在南阳。开始他觉得自己年龄比刘邦大,不好意思听弟弟命令;又因为自己和刘邦的仇人雍齿很要好,因此就不愿意归附刘邦,想独自成就一番事业。楚汉战争开始之后,他才和刘邦站到了一起。

在一次战斗中,楚军捉到了王陵的母亲。王陵派使者去要求项羽送还母亲,项羽故意安排王陵的母亲坐在西边的客位上。待她极为尊敬,目的是要招降王陵。王陵的母亲在送别使者的时候,流着眼泪悄悄地告诉使者说:“你回去对王陵说,让他好好跟着汉王打江山,千万别因为我而三心二意。汉王是真正了不起的人物,他一定能得到天下。”说完,她便拔剑自刎了。王陵牢记母亲的遗训,自此忠心耿耿地追随了刘邦,为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邦麾下的谋臣武将,还有很多,像足智多谋的陈平、浑身是胆的樊哙等。还有一位叫周勃的将军,为人忠诚,刘邦评价他:“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此人。”不仅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还为保卫刘姓江山、平定吕氏之乱出了大力。

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历史上慧眼识才的著名例子,由此来反映能识人将会带来多大的好处。

齐国在今天山东的北部。要讲齐国称霸,不能不说齐国的大政治家管仲,因为齐桓公称霸主要得益于他的辅佐。要讲管仲,“管鲍之交”更是不能不想,因为齐桓公能得到管仲这个得力助手,是鲍叔牙大力举荐的结果。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起初管仲和鲍叔牙合伙经商,管仲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的时候,他收了应得的那一份,还要再添点儿。鲍叔牙手下的人骂管仲贪得无厌。鲍叔牙替他辩解说:“他不是贪这几个钱。他这样做是因为他家人口多,开销大,是我自愿让给他的。”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的时候他离战斗激烈的地方远远的,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对此不以为然,耻于与他为伍。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是为了侍奉母亲的晚年才自惜其身,并不真的怕死。”鲍叔牙百般袒护管仲,是因为他知道管仲是个人才,只是还没有机遇施展。管仲听到这些话,感叹道:“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就这样,管仲和鲍叔牙结成了莫逆之交。

当时,齐国的国君襄公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异母兄弟。一个是公子纠,母亲是鲁国(今山东西南部)人;一个是公子小白,母亲是卫国(今河南北部)人。有一天,管仲对鲍叔牙说:“依我看,将来继位当国君的,不是公子纠,就是公子小白,我和你每人辅佐一个吧。以后无论谁当政,我们之间都要互相提携。”鲍叔牙同意管仲的看法。从此管仲当了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老师。

齐襄公十分残暴昏庸,找碴儿责骂大臣是经常的事。管仲、鲍叔牙知道他不会有好结果,找了个机会,分别带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到外国去了,以此来避开国内的动乱。

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六八五年),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杀死,夺了君位。不到一个月,公孙无知又被大臣们杀死了。齐国有些大臣为保守机密,暗派人马迎立公子小白即位。

鲁庄公听到齐国内乱,决定亲自率领三百辆兵车,用曹沫为大将,护送公子纠回齐国。又听说有人接公子小白回国,他就让管仲带一部分兵马去拦截公子小白。

管仲带着三十辆兵车,人不下马,马不停蹄,追赶公子小白。他们追到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得知莒国军队已经过去半天了,不敢怠慢,继续追赶,一口气又追了三十多里。他们远远看见莒国军队正在小树林边生火做饭,公子小白端坐车中。管仲跑上前去,说:“公子,您这是上哪儿去啊?”小白说:“去给王兄办理丧事啊。”管仲又说:“公子纠比您年龄大,有他主持丧事就行了,您何必操那么大心呢!”鲍叔牙深知管仲的用意,对管仲说:“管仲,有事你自己忙去,别人的事你管那么多干嘛?”管仲左右一看,小白的那些随从一个个怒目而视,挽袖撸臂,好像要和他拼命似的,再看看自己的随从比他们少多了,心想此时不可硬拼,便假装答应,退了下去。行走之间,弯弓搭箭,突然回过身来,瞄准小白,射出一箭。只听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翻身便倒。周围的人一拥而上,前去救护。

管仲看到这个情景,自算小白必死无疑,便回去向鲁庄公报告。鲁庄公听说小白已经死了,便不再急于赶路,带着公子纠,从从容容地向齐国而来。

可哪知道,小白并没被管仲这一箭射死,只是小白的衣带钩被射中。小白怕管仲察觉,急中生智,咬破舌头,假装吐血而死。慌乱中,随从众人也都被他骗过了。直到管仲走远了,小白才睁开眼,坐起来对鲍叔牙说:“我们得快跑,管仲弄不好还会回来。”于是,公子小白换了衣服,坐在另一辆车里,抄近路赶到了齐国都城临淄。这时候,鲁庄公和公子纠还蒙在鼓里呢!

齐国原来主张立公子纠为国君的大臣们,见回来的却是公子小白,就对鲍叔牙说:“你要立公子小白为国君,公子纠回来了可怎么办呢?”鲍叔牙说:“齐国内乱频繁,非得有个贤明如公子小白这样的人来当国君,才能安定。现在公子小白先回来了,谁说这不是天意呢?你们再想一想,鲁庄公护送公子纠回来即位,那鲁庄公用特有扶立之功,肯定要勒索财物。齐国本就残破不堪,再这么一来,国将难保。”大臣们听鲍叔牙说得有理,都同意让公子小白即位。小白即日登基,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霸之首齐桓公。

过了好几天,鲁庄公才率领大军到达齐国的边境。他实闻公子小白并没有死,而且已经当上了国君,怒不可遏,下令即刻攻齐。齐桓公发兵应战。两军在乾时(今山东淄博西),恶战一场,鲁军大败,鲁庄公弃车逃跑,齐军乘势占领了鲁国的汶阳之田。

鲁庄公大败回国,惊魂未定,齐国大军又打上门来了,却是要鲁庄公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鲁庄公一看,为一个公子纠而冒亡国的风险,太不值得,就急忙下令杀死了公子纠,把管仲抓起来准备送给齐国。谋士施伯对鲁庄公说:“管仲是天下奇才,如果他为齐国效力,对我国是莫大的威胁,不能把他交出去。”

这时候,鲁庄公见齐国重兵压境,剑拔弩张,哪里还敢留下管仲重用?施伯话音未落,鲁庄公说:“那怎么能行!齐桓公的仇人,我们反而重用,齐桓公会答应我们吗?”施伯说:“您如果不用,那就干脆把他杀了,以绝后患。”鲁庄公动了心,打算杀死管仲。

隰朋被鲍叔牙派到鲁国去接管仲,听说鲁庄公要杀管仲,大吃一惊,急忙跑去对鲁庄公说:“我们国君对管仲恨之入骨,要亲手除之而后快。你们赶快把他交出来吧!”鲁庄公只好将公子纠的首级连同管仲交给了隰朋。

管仲到了齐国的边界,鲍叔牙早就迎候在那儿。他一见管仲,欢喜异常,马上让人将囚车打开,换乘马车,一同回到临淄。鲍叔牙把管仲安置妥当,随后去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说:“管仲不就是想射死我的那个家伙吗?他那支箭至今我还留着呢!我恨不得抓住了他食肉寝皮!你还想让我重用他?”鲍叔牙说:“那时是各为其主!管仲射箭的时候,他心中只有公子纠。再说,您要定国安邦,进而称雄天下,没有一大批得力助手是不行的。”齐桓公说:“我考虑很长时间了,在我的大臣中,最忠心、最能干的就是你,我要请你作相,希望你不要推辞。”鲍叔牙说:“我的能力比管仲差远了,我不过是个按章办事、循规蹈矩的臣子而已,管仲才是安国治世的人才啊!您要是重用他,他能助您成就大业。”

齐桓公见鲍叔牙如此评价管仲,就说:“我明天见见他再说吧。”鲍叔牙严肃地说:“您要得到有用的人才,必须恭恭敬敬以礼相待,怎么能草率从事呢?”于是,齐桓公占卜择了一个吉日,亲自出宫迎接管仲,并邀管仲同车进城。

管仲到了宫,急忙跪下向齐桓公谢罪不止。齐桓公赶忙把管仲扶起,虚心地向他请教富国强兵、建立霸业的方法。管仲面对齐桓公侃侃而谈,尽吐心中学问,尽是桓公闻所未闻的雄才大略。两人越谈越投机,三天三夜都没有休息,真是相见恨晚。于是,齐桓公拜管仲为相。“管鲍之交”历来被称为千古佳话,其中固然赞扬了管仲的治国才能,可是更重要的是赞扬了鲍叔牙的慧眼识才。

众所周知晏子使楚、不辱诸侯的故事,然而他慧眼辨识越石父的故事则更值得仔细考究。

晏子,名为婴,字仲,死后谥平,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晏平仲。晏平仲是春秋时代的齐国人,公元前五六年,他的父亲晏弱去世,他继任成为齐国的相国。他在五十年之间,连续做过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的正卿,是齐国的三朝元老。

公元前五三一年,楚灵王攻打陈国和蔡国,两个国家的国君全慌了,就派人向晋国去求救,然而此时的晋国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不能派兵去援救他们,就拒绝了陈、蔡两国的请求。

齐国靠着晏婴的才能,国力渐渐地强盛起来了,齐景公就想重现当年齐桓公称霸诸侯的辉煌场面,以为晋国目前已经衰落了。称霸诸侯者非齐国莫属。但要想称霸,必须要使楚国臣服于自己,因为楚国当时仍是一个大国,要想让它臣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齐景公于是派晏婴作为使节到楚国去,一来是去与楚国交好,另一方面想探探楚国的虚实。

楚灵王听说晏婴要来楚国,便对大臣们说:“晏子是齐国最有名的大臣,能言善辩;但是他身材长得很矮,听说只有三尺多高。你们想个办法,这次他来出出他的丑,顺便长长我们泱泱楚国的威风。”

齐国的一个大臣出了一个馊主意,让人在城门正门旁边打开一个三尺多高的洞,那便是给晏婴准备的门。

晏婴哪里知道这些损招儿,他高高兴兴来到了楚国城墙下,大门却紧关着。城门两边站着一排卫士,看着他,一动也不动。晏婴说:“请你们把城门打开。”一个带班的卫士说:“大门开起来很费事费时,你就从旁边那个小门进去吧。”

晏婴知道他们是存心要侮辱自己,便从车子上走下,来到他们的面前,看着这几个不可一世的家伙。晏婴说:“这哪是城门,这是狗洞!到狗国出使的人,才会钻狗洞。我真搞糊涂了,我是到了楚国呢,还是到了狗国。”

卫士们被他这番话说得无地自容,而那些在城墙上面等着瞧笑话的楚国大臣们,一个个面面相觑,卫士们只好打开了城门将晏婴请进去。

晏婴拜会楚灵王,这位国君还是想要羞辱他,楚灵王淡淡一笑,说道:“哎呀,难道你们齐国真是没有人了吗?”

晏婴听楚灵王这么问自己,早清楚了他的用意,不慌不忙地说:“大王是不是有些少见多怪啊,我们齐国只说都城就有好几万人,要是大家全撑起衣袖,便能遮天蔽日;要是大家都挥洒一滴汗水,便能聚成一场大雨。您要是到我们的国家去,保管能把您的眼睛都看花了。”

楚灵王把身子往后一仰,哈哈大笑,道:“那么,为什么你们齐国派你这样的人来当使者呢?”

晏婴越发轻松起来,笑着说道:“我们齐国安排使者有一个规矩,德才兼备的人,出使到那些仁义贤良的国家去;碌碌无为的人,出使到那些昏庸无道的国家去。所以我便被派到你们国家来了。”

楚灵王这时别提有多尴尬了,心里暗道:“这位晏子真是名不虚传,口舌厉害得就像一把刀子。”哪里还敢欺负到他的头上,只好乖乖地把他当作贵宾来接待。

楚王设宴款待晏婴,然而他仍想戏弄这个其貌不扬、聪明绝顶的家伙。他们正在宴饮的时候,堂下忽然走过两个武士,他们押着个囚犯,满脸都是凶恶的神情。

楚王喝道:“你们跑到这来干什么?没见我正款待贵客吗?”

其中一个武士回答说:“我们抓住一个罪犯。”

楚王问:“他是哪个国家的人?犯的什么罪?”

武士说:“他是个齐国人,正偷我们楚国的东西,让我们当场抓住。”

楚王转过身来,朝晏婴不怀好意地一笑,说:“请教先生,你们齐国人是否都很善于偷盗呢?”堂下顿时一片哄堂大笑。

晏婴早已明白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镇静地站了起来,离开自己的座位,来到楚王的面前,用一种无可辩驳的语气说道:“大王,您没有听人说过吗?桔树长在淮南,结出来的桔子便又大又甜;可是同样的一棵桔树,若是种到了淮北,便会结出又小又酸的果子,桔变成了枳。这是因为两地水土不同的缘故啊。同样的原因,人也能如此,我们齐国人生活在齐国时好好的,个个知法懂礼,怎么一到你们楚国就变成了小偷?这大概也是因为我们两个国家的水土不同的缘故吧。”

楚王真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气急败坏地对堂下喝道:“你们都给我滚开。”

经过这几回交锋,楚王再也不敢存心戏弄这个小矮个子了,只得客客气气地对待他。晏婴出色地完成了这次访楚任务。

晏婴回到了齐国,向齐景公谈出了自己对目前楚国的看法,他说:“楚灵王妄自尊大,楚国的朝中也没有得力的大臣,这时候正是攻打楚国的绝好时机。”

于是齐景公便发兵去征讨楚国,夺到了楚国许多城池,从此楚国的力量便越来越弱了,可齐国的力量却不断发展强大起来。

越石父有才能,却正处于被拘役之中。晏婴外出的时候,在途中遇到了越石父,便用自己所乘马车左边的马把他赎了出来,并一道乘车回家。回家之后,晏婴未与越石父打招呼,便进了内室。过了很长时间,晏婴仍未出来,越石父便请求离去。晏婴感到很惊讶,整理好衣帽向越石父道歉说:“晏婴缺乏仁德,但我把你从厄难中解救出来,你为何那么快就要离开我呢?”越石父说:“话不能这样说。我听说君子可以在不知道自己的人面前受委屈,而在知道自己的人面前就必须能伸展自己的意志。刚才我在被拘役时,因为他们并不了解我,而你既然因了解我而把我赎了出来,就可以称为知己。既然已是知己而又待我无礼,那我还不如仍被人拘役的好。”晏婴于是把他请入内室,并把他作为上宾看待。

苏秦为了实现他六国合纵、对付秦国的理想,运用张仪的才能去秦国为内应,实可谓棋高一着。

张仪,魏国人,起初与苏秦一起拜鬼谷先生为师,学习游说之术。当时,苏秦自认为自己的水平不及张仪。张仪学到了一套政治和外交的本领后,便去各国游说,可是因为他出身平民,到处不被人看重。他听说楚国令尹(楚国最高行政官员)昭阳礼贤下士,收了不少门客,就去楚国投奔昭阳,成了他的门客。

昭阳任令尹时,战功卓著,为楚国的强大出过大力,楚王就赐给他一块玉璧作为奖赏。昭阳极为珍爱,经常佩戴在身。一日,昭阳举办宴会,席间取出玉璧给大家传看。宴会散后,发现玉璧没了踪影。昭阳十分着急,叫人各处找也没找到。此时,有人向昭阳说:“那玉璧一定是被张仪偷去了。”昭阳想起张仪的寒酸样,却也难免疑心,于是便令人将张仪捆起来,用竹条和鞭子抽打他,追问玉璧的下落。张仪被打得皮开肉绽,血流不止,也不承认偷了玉璧。昭阳眼看张仪被打得快不行了,才叫人停下。有人见张仪实在可怜,将他送回家里。他的妻子见他给打成如此模样,心疼地直哭,说:“老实在家种地,怎么会受这种罪?”张仪这时气息奄奄,声音微弱地问:“你来看看,我的舌头没被打掉吧?”他妻子哭笑不得地说:“你这打不死的东西,伤这么重你还开玩笑。鞭子抽在你身上,还能把嘴里的舌头打掉?”张仪笑对妻子说:“舌头还在嘴里就好。只要舌头还在我就什么都不怕。”

苏秦已然说服了赵王,从而使诸侯国相互缔约,合纵相亲。苏秦代表燕文公先后去了赵、韩、魏、齐、楚等国,用“合纵”游说各国国君,得到了他们的赞同。于是,苏秦准备再回到赵国去确定结盟的事情。当他路过洛阳时各诸侯都派了使者送行,他的车队竟排出了二十里之外,只见车队旌旗招展,护送的武士前遮后拥,好不威风,连周显王听说苏秦来到都派人至郊外迎接。苏秦衣锦还乡,真是今非昔比了。苏秦到了赵国,赵国国君封他为武安君,并派使节约会齐、楚、韩、魏、燕五国国君,都到洹水(河流名,今河南北部)之上相会,拜告天地,歃血结盟,约定共抗强秦,一国被攻,五国去救;谁若背叛盟约,五国共同攻击它。会上,六国国君共同封苏秦为“纵约长”,兼任六国国相之职,总辖六国军马。然而苏秦害怕秦国攻打诸侯国,使盟约失败,心中琢磨没有适合出使秦国的人,于是派人暗中劝张仪说:“你起初时与苏秦友善,现在芳秦已经有了权力,你为什么不去找他,以求实现你的志向?”张仪于是到了赵国,请求拜谒苏秦。苏秦于是告诫门下之人不要替他通报,又让他几天不准离开。然后苏秦才见张仪,让张仪坐在堂下,赐给他仆人侍妾吃的食物,并且多次责备张仪说:“凭你的才能,却自己让自己困窘到这种地步,我难道不能一说就让你富贵吗,只是你不值得任用。”把他辞了出去。张仪来的时候,自认为与苏秦是老相识,能求得好处,没想到反而受侮辱,很愤怒,考虑到诸侯国中没有一个可以奉事的,只有秦国能让赵国吃苦头,于是就到了秦国。苏秦然后告诉他的门客说:“张仪,是天下的贤能之士,我比不上他。现在我侥幸先被任用,但是能够掌握秦国权柄的,只有张仪。但是张仪很穷,没有机会去见秦王。我怕他安于蝇头小利而不去实现自己的志向,所以把他招来,并且侮辱他,以激励他的意志。你替我暗中照顾他。”于是告诉赵王,准备了金币车马,派人暗中跟随张仪,与他同住一个旅店,慢慢接近他,送给他车马金钱,张仪想用什么,就取来给他,但不告诉他是谁提供的。张仪就有机会见到了秦惠王。张仪拜见秦惠王,把他的“连横”之说给秦王一讲。秦惠王正为没留住苏秦,让他办成了“合纵”大事,心中十分后悔,此时对张仪的策略非常赞赏,便拜他做了相国。

于是,苏秦的门客便告辞了。张仪说:“由于依靠了你,我才得以如此显达。刚刚要报答你的恩德,你为什么便要离开呢?”门客说:“不是我了解你,了解你的是苏秦先生。苏秦先生担心秦国攻打赵国,从而破坏了“合纵之约”,认为除你之外没有人能掌握秦国的权柄,因此故意激怒你,派我暗中给你资助,这都是苏秦先生的计谋。现在你已被重用,请让我回去报告。”张仪说:“唉,这都是我所知道的手段,我却不能想到,我确实是比不上苏秦先生!我现在又是刚被任用,怎么能去谋取赵国呢?替我感谢苏秦先生,在苏秦先生在赵国当政时,我敢说什么呢?况且有苏秦先生在,我即使想这么做,又哪里能做得到呢?”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人们已耳熟能详,在此重温一下,对于萧何的识人才能当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鸿门之宴后不久,项羽率领军队驻入咸阳。项羽进入咸阳后,先将秦朝降帝子婴处死,还杀了很多秦国的贵族、官吏。他放纵楚军兵士,掳掠了无数金银财宝和妇女,然后离开咸阳东归。撤兵之前,项羽命兵士放火将阿房宫烧毁,大火持续了三个月才熄灭。项羽所做的事情,令秦人大失所望。人们将项羽与刘邦相比,认为项羽野蛮残暴与秦没什么不同,而刘邦仁慈宽厚是位好君王。所以,他们倒希望让刘邦来做新王朝的统治者。

在当时,刘邦的实力比不上项羽,只有项羽能够发号施令。但项羽想自立为王,便不能不先封别人做王。他将刘邦封为汉王,将秦朝的降将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人分别封为雍王、翟王和塞王;同时还将一些义军的将领和六国旧贵族也都封了王,各种王位总共封了十八个。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统治原秦朝九个郡的地方,定都于彭城。项羽大举分封,违背了人民的愿望,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导致了他后来的彻底失败。

刘邦作为汉王,他的封地只统辖着汉中郡和巴蜀等四十一个县,地方相当偏僻,不利于向外发展势力。刘邦想要与项羽一争高下,可是实力相差太远。萧何又再三拦阻,叫刘邦千万不可以硬拼,而要蓄积力量,待机而动。

张良这时要回韩国老家去。他临行前劝刘邦要有耐心,不要急躁,要设法蒙蔽住项羽,暗地里准备力量,以便出其不意,一举战胜项羽,夺取江山。他教给刘邦蒙蔽项羽的办法是:在去汉中封地的路上,一路走一路公开地烧掉从关中通向汉中的栈道,向项羽表示汉王没有再回关中的想法,不会向东去和西楚争夺地盘。接着则在汉中和巴蜀训练军队,积极准备回师东进。

跟随刘邦的士兵并不理解这个行动,他们见栈道被烧毁,以为回乡无望,都感到十分悲伤。部队里有人整天唱着家乡的民歌,表达怀乡的愁绪,有的兵士干脆开小差。有个担任治粟都尉的韩信,也不辞而别,悄悄地走了。

韩信是淮阴(今江苏淮阴)人,年轻时潦倒失意,经常连三餐都没有着落,只得东要西讨地向人家要一点儿吃的。有一天,他在街上走着,一个恶少挡住他说:“你整天挂剑行走,胆子一定很大。你敢杀了我吗?不敢,你就从我裆下钻过去。”韩信怀有鲲鹏之志,哪里会与一个无赖纠缠,便俯身卧地,从他胯下钻过去了。恶少和围观的人哈哈大笑,讥讽他胆小怯懦。项梁举旗反秦,韩信投奔项梁当了一名小兵。项梁阵亡以后,韩信又跟随项羽任郎中。他曾几次向项羽献策,项羽全没有采纳。韩信愤而离去,投奔到了刘邦麾下。刘邦也没有看出韩信是个人才,只安排他当治粟都尉,负责经办粮草供应的事情。

萧何最早跟随刘邦起兵,知人善任。他曾经和韩信有过几次交谈,发觉韩信是位了不起的将才,正准备找机会向汉王举荐。可是还没等萧何办这件事,韩信却以为汉王不肯重用他,就在一天晚上,背上宝剑悄悄地溜走了。

萧何听说韩信走了,心中非常焦急。他来不及与汉王说一声,便乘上一匹快马,趁着月色,亲自连夜去追赶韩信。

韩信急急忙忙地出走,道路生疏,晚间又找不到人问路,正在道上徘徊。他看到月光下一个人骑着马奔来,怕是追兵,赶紧没命地向前飞跑。萧何看清楚正在使劲奔跑的那个人,就是自己要追赶的韩信,便大声喊:“韩壮士!请等一等!”韩信也听出是萧何的声音。他知道萧何很欣赏自己的才能,对自己有好感,追赶上来一定是有话要说。萧何赶快下马来到了韩信的面前,急切地说:“韩壮士休走!汉王是重用人才的,只要我向汉王举荐,他一定重用你。我忙过这几天就办这件事。”

韩信看萧何诚心要推荐他,就放弃了出走的想法,和萧何回到汉营。

萧何去追韩信的时候,有些话三传两传就传错了,说萧何也当了逃兵。这一下把刘邦可急坏了,他像失去了主心骨一样,急得寝食不安。过两天见萧何回来了,刘邦责问道:“你到哪儿去了?为什么不向我说一声?”萧何回答说:“我追逃亡的人去了。”刘邦道:“逃兵哪里用你去追!”萧何说:“我追的是韩信。”刘邦却不在乎地说:“满营将士逃亡的那么多,别人你全不追,这小子有什么值得你去追的?他不就是钻人家裤裆的那个小子吗?”萧何说:“这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大王千万不能小看他。一般的兵将容易得到,像韩信这样的人却很难找到第二个。大王如果只想做汉中王,韩信的用处确实不大;但是要争夺天下,就万万不能缺少韩信这样的人才。”刘邦慨然说道:“我的志向就是要争夺天下!我怎么能在这里虚度一生呢?”萧何说:“大王既然想夺取天下,那就必须重用韩信。您能重用他,他将会助您成功;您不重用他,他早晚会为别人所用。”刘邦说:“我听你的,我就命他当将军。”萧何说:“以韩信的才能,做个将军太委屈了。”刘邦说:“那我拜他为大将行不行?”萧何道:“那太好了。”

刘邦就下令打发人去把韩信叫来,告诉他当大将了。萧何听了急忙制止说:“大王平日对人不拘小节,今天拜大将却不能像平常那样简单从事。您若是真心实意要拜韩信为大将,就应当选定一个黄道吉日,斋戒三天,然后登坛拜将。如此才显出您珍爱人才的诚意。”刘邦认为萧何说得在理,就郑重其事地举行了一个十分隆重的仪式,将韩信拜为大将。

韩信被拜为大将,觉得是自己施展才能的时候了,便向刘邦详细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韩信认为能够有实力和刘邦争夺天下的只有项羽。项羽虽然勇冠三军,但是不会善用人才;在与人交往中看来很仁慈,其实内心很吝啬;更重要的是他丧失了民心,老百姓对他都很怨恨。要战胜项羽并不难,只要和他的做法相反就行。韩信建议刘邦要放心任用勇敢善战的人,取得胜利时要舍得把城邑、土地封赏给有功之人;要努力争取民心是最重要的;要让老百姓站到自己这边来。韩信给刘邦筹划具体的策略说:“项羽分封的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和塞王司马欣,是秦朝降将,以前帮助秦始皇压迫百姓,是被百姓痛恨的人。我们先攻下这三处地方,既得实地又得民心,然后再东进与项羽争锋,夺取江山。”

韩信对形势的分析很精细。刘邦听后感到很高兴,同时也为没有尽早发现韩信的才能而感到非常遗憾,于是立即决定按照韩信的策略东进,去与项羽争夺天下。于是在公元前二○六年称汉王,不再承认项羽所封给他的“汉中王”,并采用韩信的计谋,打败了章邯、董翳、司马欣,统一了三秦;其后用了五年的时间,与项羽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并最终取得胜利,建立了汉王朝,定都长安。

以上诸多例证,都以事实证明了人才对于成败至关重要。然而,什么是人才呢?对于这个问题,往往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许多人都是根据个人的好恶来确定人才的标准,最终必然是自误误人。

历史上袁绍的固执己见,骄傲自大,缺少智谋,又不识人,最终导致了官渡兵败。

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二○○年)二月,袁绍任命沮授为监军,统领十万大军,从邺城(今河南安阳市北)出发,进攻许昌。袁绍则亲率十余万冀州精兵到黄河北岸的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建立自己的指挥部。他派大将郭图和颜良进攻和黎阳隔岸相对的白马(今河南省滑骨县东)。袁绍企图引诱曹操离开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然后一举消灭曹军。沮授向袁绍建议:颜将军虽然勇猛,但骄傲自大,缺少智谋,不适合单独统兵作战。可袁绍固执己见,下令迅速渡河,打下白马。

留守白马的刘延听说袁军来进攻,急忙派人向曹操报告。而此刻,在许昌正展开一场是否抗袁的大辩论。名士孔融被袁绍的表面强大所迷惑,他认为:“袁绍辖地广阔,拥兵数十万,文有田丰、许攸这样的谋士出谋,武有颜良、文丑这样的勇将打仗,还有审配、逄纪这样的忠臣效劳。与袁绍对抗,很难取胜。”许多人听了,都情绪低落,只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与孔融抗争,此人就是曹操的主要谋士荀彧。他说:“袁军虽兵多,但法不严。而且田丰刚愎自用,无法与袁绍长期合作;许攸贪心太重,不能顾全大局;审配专断,缺乏谋略;逢纪心胸狭小,又骄傲自大。这些谋士在一起怎么能相容呢?至于颜良、文丑这类武将,皆有勇无谋,擒拿他们,对曹公来说,乃小事一桩。”荀彧这一番话,驳倒了孔融,也激励了将士,增强了胜利的信心。曹操根据大家的建议,决定不和袁绍硬打硬拼,而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打法。曹操亲率大军西进延津(今河南延津北),以诱惑袁军主力西移,从而麻痹在白马的颜良。果不出曹操所料,袁绍立即命令黎阳的守军赶在曹军渡河之前到达延津渡口,准备同曹军决战。曹军见袁绍中计,就悄悄率领轻骑,急奔白马。而此刻围攻白马的颜良,正一心想困死白马城内的军民,做梦也没想到曹军会在一夜之间赶回东边同自己决战,所以毫无迎战准备。在仓促应战中,颜良被一匹火红快马上的将军劈下马。袁军失去主将,顿时乱了阵脚。刘延也从城里杀出,同曹操的兵马两面夹击,一举击溃了颜良、郭图的队伍。而那位斩颜良的将军,正是要报答曹操厚恩的关羽。

袁绍得知白马战败,又失掉爱将,十分气恼,紧急命令全军渡河,西追曹操。沮授急忙劝阻袁绍:“将军,目前大军应该在河北岸,只派一路军队攻打河南岸的官渡。如果攻打下了官渡,我们就有了立足之地,然后大军方可过河。否则贸然渡河,万一有了意外,就可能全军覆灭!”袁绍根本就听不进劝阻,决意渡河。

袁军渡过黄河,抵达延津后,袁绍派大将文丑追击曹操。因为文丑和颜良是好朋友,为了立功和替颜良报仇,他快马追击。一路上,到处都是曹军丢下的车辆物资,山坡上有许多无主的战马,袁军毫不怀疑这是曹军仓促逃命时丢弃的。于是文丑的部下便争先恐后地跳下马,一窝蜂地去抢夺战利品。其实,他们中了曹操的计谋。此刻,曹操正在山头观望呢!一见文丑的队伍乱了阵,便一声令下,曹兵就从四面八方围冲过来,见了袁军就杀,文丑也同颜良一样,还没明白是哪儿来的神兵天将,脑袋就被劈了下来。袁军全部溃散了。

白马、延津与曹操的两次交手,袁军连连失利,但从总的力量来看,袁军仍占优势。袁绍坚决主张渡河同曹操的主力决战,因为他自恃兵多,不顾沮授的再三劝阻,亲率大军渡过黄河,进驻阳武;又涉过蒗荡渠,直逼官渡。官渡离许昌不到二百里,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如果失掉官渡,那么许昌就失去了屏障。因此曹操尽全力固守官渡,与袁绍相持不下。日子久了,袁绍感到军粮供应困难,就想方设法尽早结束僵持局面。他命令士兵沿曹营阵地推起土山,筑起望楼,让弓箭手居高临下,寻找机会向曹营射箭,曹军死伤不少。不过,曹军很快就有了对策,他们制造了可以抛发石块的发石车,只要扳摇车上的机关,就可以把大石块远远抛出。发石车抛石时响声如雷,俗称“霹雳车”。袁军的望楼被打得倒坍歪斜,士兵也头破血流,鬼哭狼嚎。袁绍又想起了挖地道灭公孙瓒的战术,就命令士兵偷挖地道,直通曹营。曹操就在军营前挖了一条很深的沟,蓄满水,只要袁绍的地道一挖到壕沟,水就灌入地道,又破坏了袁绍的计谋。

尽管曹操打败了袁绍的多次进攻,但时间一久,粮草供应越来越困难,简直使曹操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曹操自知比起袁绍兵少粮缺,将士们东征西讨,南攻北伐,也太疲劳了,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便有意撤军回许都。他写信给荀彧,荀彧回信,借用了当初刘邦、项羽在荥阳、成皋相持的经验,说明现在袁、曹两军,谁先退,谁的气势就会受挫。荀彧还表示尽力筹措军粮,支援官渡。曹操从荀彧那里得到了信心,一边坚守官渡阵地,一边派骑兵四处侦探,寻找出奇制胜的时机。

不久,徐晃的部将打听到袁绍的大将韩猛,从冀州运来军粮数千车,支援袁绍驻兵,即将到达。曹操就派徐晃率骑兵突袭,韩猛毫无戒备,战败而逃,几千车粮食全部被烧光。

时间一晃,袁、曹两军官渡之战已僵持半年之久,曹操急于速战速决,绞尽脑汁筹划计谋。忽然有卫兵来报,从袁军那边跑来一个名叫许攸的官员,说有急事求见。许攸是曹操过去的朋友,曹操像对老朋友一样接待了他。许攸是因为在袁绍那里受了委屈,来投奔曹操的。原来,在袁绍轰走沮授后,许攸向他献计说:“曹军兵少,主力又在官渡与我军相持半年之久了,想必都城许昌一定空虚。请将军派一支轻骑兵,赶往许都,一定会毫不费力地得到许昌。”可袁绍却拍着桌案上的文书,瞪着眼睛,对许攸说:“邺城来报告说你的家属犯了法,已被审配逮捕入狱。你连家属都管不好,怎么还敢在我面前出主意呢?”许攸又气又羞,无意留在袁营,连夜投奔曹操。曹操听完,笑着说:“你来到我这儿,大事已经成功了!”许攸向他详细介绍了乌巢的粮情和兵情,而且建议曹操派兵去袭击乌巢。他说:“袁绍派在乌巢看守粮仓的淳于琼,是个骄傲自大,喜欢饮酒、警惕性特差的人。只要烧了乌巢的粮草,不出三天,袁军就会不战而乱,您就会结束官渡的相持局面,大获全胜了!”于是曹操就召集谋士们商量袭击乌巢的方案。

经过周密策划后,一天夜里,曹操派曹洪等将军守营,以防袁军前来偷袭;自己和张辽、于禁、徐晃等,精选五千名步骑兵,打上袁军的旗号,悄悄离开了官渡,向乌巢进发。途中碰上袁军哨兵,张辽骗他们说:“我们是蒋奇的人马,是袁将军派来加强乌巢守备的。”而且不等袁军哨军靠近,张辽就走近一步,压低了声音,装出神秘的样子说:“袁将军听说曹操要来偷袭乌巢,就派我们赶来增援。”袁军哨兵一见旗上斗大的“袁”字,而且因乌巢就在袁军大营之后,怎么也不会有敌人来,便不再怀疑,放他们过去了。黎明以前,曹军抵达了乌巢。而此刻夜夜饮酒的淳于琼睡得正香,袁军还来不及穿衣,曹军就冲了进来。刹时间,粮囤到处起火,浓烟滚滚,直冲云霄,淳于琼也被曹操大将乐进一刀给收拾了,不多久战斗就结束了。

乌巢这边火光冲天,不远处的袁营看得真切。大将张邰劝袁绍立即援助淳于琼,同时切断曹军退路,而袁绍在关键时刻一错再错,听信谗言,置乌巢于不顾,让张邰、高览二将前去袭击曹军大营。张邰苦苦劝说:“曹操很会用兵。他既然派精兵去偷袭乌巢,那么官渡的守备也一定不会放松。还是先去援助淳于琼吧!”袁绍仍执迷不悟,张邰、高览只好勉强带兵出发。袁军进攻官渡,遭到曹洪守军的坚决抵抗;背后又受到从乌巢回师官渡的曹军的猛烈攻击。张邰腹背受敌,抵挡不住,加之不满袁绍的虚伪奸诈,就和高览一起投降了曹操。

乌巢粮草被烧,张、高二将投降,袁军果然不战自乱,曹军乘胜全军出击,袁绍还没来得及穿上盔甲,只穿着便服,扎着头巾,带着八百名骑兵仓皇逃过了黄河。这些残兵败将们再也无法恢复原来的势力,从此便没有声息了。

这次官渡之战,曹操用极少的兵力,战胜了拥兵数十万的袁绍,以弱小的力量战胜了强大的势力。曹操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主要是袁绍刚愎自用,不识人才所造成的。曹军自从战胜了袁绍,势力大增,乘胜追击,继续向袁绍占领的地区进军,不久就统一了北方,为以后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而诗人屈原,也是因为楚怀王的昏庸,最后投入汩罗江自尽。至于楚怀王自己呢?也是因为听不进屈原的忠言,最后客死他乡。

楚国发展到战国时,疆城辽阔,几乎拥有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山东、河南陕西的一部分地区。吴起在楚任令尹时,实行变法,楚国的势力也曾盛极一时。但是到了楚怀王时,楚国的实力已大为减弱,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失去了大量土地。楚国正直的大臣忧心忡忡,对国家的命运给予极大的关注,屈原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屈原他姓屈名平,“原”是他的字,出身贵族。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自幼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读了很多书,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很好的口才,做诗写文章也是他的特长。他成年后不久就当了楚国的左徒(楚国的一种官名),对内同楚怀王一起研究政事、发布法令,对外接待各国的使臣应对诸侯。他的卓越才干,得到了楚怀王的赏识和认可。

屈原所处的年代,正当战国中后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此起彼伏。当时战国七雄中,秦国最为强大。秦国凭借它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向外扩张领土,一心要消灭六国。楚、齐在六国中虽说是大国,可都没有单独同秦国抗衡的实力。以楚国举例,楚国尽管疆域辽阔,军队数量也不少,但是由于怀王昏庸、内政腐败、外交失策,国力日益衰落,并且经常被秦国侵略。针对这种形势,屈原提出在国内大力改革政治,削弱旧贵族的特权,减少人民的负担,任用贤能;在外交上主张联合齐、魏、赵等国共同抗秦。这些主张得到人们的拥护,而那些腐朽的旧贵族却坚决反对。他们岂肯坐以待毙,于是采用各种手段和屈原作对。

有一次,楚怀王安排屈原制订一份重要法令。屈原才写完草稿,上官大夫靳尚为探听法令内容,到屈原那儿拿起就看。屈原正色把草稿收回,严肃地说:“这只是草稿,大王还没看过,你也不能看!”

靳尚碰了个钉子,没趣地走了,转身去到楚怀王那儿诬陷起屈原说:“大王啊,您还蒙在鼓里呢!”

楚怀王问:“怎么了?”

靳尚说:“大王不是常叫屈原参与制度法令吗?他把这当成自吹自擂的本钱!每当法令一公布,他就四处说:‘这法令是我定的,大王不过看一下而已!”

“啊!他还说没说别的?”

“他还说,大王昏庸怯懦,愚昧无能,大臣们都愚蠢无能,贪婪自私,朝廷大事全靠他才能维持。”

楚怀王听后怒火中烧,因此就对屈原冷淡了。

屈原并不计较个人的毁誉,只担心楚国让靳尚这些人搞垮,一有机会依然去劝谏楚怀王。楚怀王不仅听不得屈原的忠告,反而厌恶他直言敢谏,将屈原贬职,去当三闾大夫,管些鸡毛蒜皮的事,国家大事丝毫也不让他参与。结果,其后便出了楚国被张仪欺骗的事。

楚怀王在靳尚一班人的蒙蔽下,受了张仪的欺骗以后,想起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觉得有道理,于是又派屈原出使齐国。屈原在齐国大力提倡齐、楚联合抗秦,并替怀王说了不少好话,费了不少精力才恢复了齐、楚两国的联盟。

楚怀王却没有从这些事得到教训。他对靳尚等人还是十分信任和宠爱,对屈原依旧十分冷淡。屈原的才能无处施展,政治上的抱负也不能实现。他不甘心看着楚国一天天衰败下去,内心忧愤不已。他把满腔的爱国热忱寄托到文学创作中去,写出了著名的长诗《离骚》。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饱含着屈原的爱国之情,倾诉着屈原美好的理想和追求真理的决心,艺术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和独特的风格,在中国和世界的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周赧王八年(公元前三○七年),秦昭王继位。昭王怕楚国再和齐国联盟,对秦国不利,于是利用温和的手段,千方百计拉拢楚国。他不仅给楚怀王送礼物,还将女儿嫁给楚怀王的儿子。楚怀王认为秦国真心要和楚国交好,便和秦国结盟了。楚国原来是和齐、赵、韩、魏等国定下“合纵”盟约,一起对抗秦国的。怀王这样一来,就激怒了“合纵”盟约的其它国家。公元前三○四年,齐、韩、魏三国联合兵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楚怀王使太子横去秦国当人质,求秦国救援。秦国出兵来援楚,齐、韩、魏撤军回国。

楚太子横质留在秦国,他在那里经常被秦国人羞辱。有一次,横与秦国官员发生了冲突,他盛怒之下杀了那个人,然后逃回了楚国。这件事给了秦国借口,秦国联合齐、韩、魏三国来攻打楚国。公元前二九九年,秦国又发兵攻楚,消灭楚军两万人,占领了楚国的襄陵等城池。楚怀王只得又向齐国求救。此时,秦国使用又打又拉的策略,战场上继续进攻,而秦昭王写信给楚怀王,约他去秦国的武关(今陕西东南部)会见双方举行和谈。楚怀王见信,一时拿不定主意:去那里,担心被秦国欺骗;不去,又怕秦军变本加厉地进攻。于是,他召集群臣来商议对策。大臣们各有主张,正在争论不休之际,忽听从殿堂下面传来高声喊叫:“大王可千万不能去,秦国相信不得!”众人抬头一看,原来是三闾大夫屈原急匆匆地走上殿来。屈原虽被贬黜,但他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本来三闾大夫的级别是无权参与国家大事的,但是听说朝廷今天要讨论楚怀王去秦国谈判的事,他生怕楚怀王又受骗,不由自主冲进殿堂来。他激动地对楚怀王说:“秦国生性就像虎狼一样凶狠残暴,又从来不讲信义,我们被他欺骗不是一次两次了!张仪是怎么欺骗我们的,难道您忘了吗?此次秦王约您去会谈,肯定是别有用心。大王此去,恐怕又要中他的诡计。”令尹昭雎也支持屈原的意见,说:“屈原大夫言之有理,大王不能去!”楚怀王左右为难。那些主张亲近秦国的大臣,像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见此情况,乘机替秦国说起好话来。子兰说:“秦王约大王去会谈,我看没什么恶意。”靳尚说:“谈判也许能收回秦国占去的土地,不去则辜负了秦王的一番好意。触怒了秦国,可不是非同小可的事!”他们起劲地怂恿楚怀王。楚怀王听从了他们的话,到秦国去与秦昭王会盟。

楚怀王才到秦国的武关,秦国就出兵把他的后路给封锁了,然后把他押送到秦都。秦王迫使他割地,楚怀王如何能够答应,秦王便将他软禁起来。到此地步,他才后悔不听屈原的忠告,落得这样的结果。他在秦国被软禁了一年多,每日里悔恨、愤怒、忧愁的情绪缠绕着他,酿成疾病,客死异乡。

屈原听说怀王去世,百感交集。他既对楚怀王昏庸刚愎导致囚死敌国感到悲愤,又对秦王奸诈阴险、背弃信义感到愤慨。他难以抑制这种感情,写出《招魂》抒发自己的痛切心情。

在楚怀王被扣留在秦国时,国中大臣扶立太子横为国君,就是楚顷襄王。这位楚王和他父亲一样,对秦依旧妥协。他即位以后,就用子兰取代昭雎来当令尹,与子兰、靳尚这些亲秦派的人打得火热,整天在宫中追求享乐,哪去过问国家大事。秦军来攻,歼灭楚军五万人,占领了十五座城池,他也不当回事。屈原看楚王如此昏愦,国家的命运危急万分,不禁忧心如焚。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顷襄王身上,希望顷襄王尽早觉悟奋发图治,能够醒悟过来。于是他连续写了几封奏章,劝顷襄王励精图治,斥退奸臣,起用贤人,整顿朝纲,养兵习武,以图报君仇雪国耻。然而,这些奏章却落到子兰手上。子兰大为恼火,对屈原恨之人骨,真想杀掉他。但是子兰怕引起众怒,不敢公开下手。于是,他施展阴谋陷害的手段,让靳尚向顷襄王说屈原的坏话。靳尚向顷襄王说:“屈原可实在太狂妄了!先君在世的时候,他就不把先君放在心上;如今他又以元老自居,竟然上书来教训大王您。背后他说得更无忌了,说子兰对秦国软弱妥协,为臣不忠;说大王没为先君报仇,为子不孝。大王是英明的君主,怎么能让他这样辱骂呢?”顷襄王听了十分生气,下令立即罢免屈原的官职,把他流放到长江以南的边疆地方去。

楚国的南疆位于今天的湖北南部和湖南北部一带,当时那里还是非常偏僻的地方。屈原被流放后,生活十分艰难,但是他仍然时刻关注着楚国的兴衰,希望顷襄王能够回心转意,振作起来挽救国家的命运。但是,光阴流逝几年过去了。事情也没有得到转机,而屈原却积累了满腔的悲愤。

流放中精神上的痛苦,生活上的困苦,使屈原的身体由强变弱,头发由黑变白。他面容憔悴,身体枯槁,举止迟缓,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采。但是他的爱国激情更加强烈,追求真理的意志更加坚定。他不肯向邪恶势力低头,决心保持他那高尚的情操。一天,他在河边徘徊,心中还在考虑着国事,有个渔夫上前来问:“您是三闾大夫屈原吧?怎么变成这种样子啊?”屈原说:“我不能改变我的志向,放弃我的追求,理所当然会变成这种模样。但我却不会因此而后悔。”渔夫又问:“您为什么不和大家一样,顾好自己就行了?”“怎么干也不能把自己弄成这个样子啊!”屈原叹口气说:“人们穿上干干净净的衣服,谁愿到污泥里染上一身脏呢?我甘愿跳进江心,葬身鱼腹,也不愿与那些奸臣一起同流合污!”

在流放生活中,屈原又接触到了社会底层的穷苦大众,看到老百姓缺吃少穿的悲惨生活,对他们深感同情。同样,人民也非常爱戴屈原。屈原同人民同悲欢,共苦难,思想感情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并且影响到他的创作。《九歌》、《九章》等诗篇,大部分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二七八年),秦国派大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捣毁了楚国先王的坟墓。楚顷襄王逃至陈城(今河南淮阳)安身,楚国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屈原得到这个消息,知道楚国毫无希望了,悲痛欲绝。他不愿见到楚国灭亡的惨景,不愿看到老百姓亡国后的惨痛和无奈。屈原怀中抱了块大石头,投身汩罗江中(今湖南东北部,湘江的支流)殉国了。这年他六十二岁,这一天是当年的五月初五日。

周围的老百姓听到这个噩耗,都很伤心,自发地来打捞屈原的尸体。也不知来了多少渔船船夫,打捞了多长时间,结果都没有捞到。这时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到江中,使江中蛟龙吃了食物,就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这种食物就是粽子。直到今日,每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许多地方赛龙舟,各家各户包粽子,有的人家还用彩线缠出棕子形状的饰物,挂在孩子脖子上驱邪,这种悼念屈原的活动千百年流传下来,便成为一种风俗。

而“毛遂自荐”的故事则更为有趣。因为平原君不识才,毛遂只好自荐才能。在无情的事实面前,平原君只好承认自己不识才的事实。

公元前二六○年,秦国发兵进攻赵国,赵国大将廉颇在长平关(位于今山西高平)防御。廉颇见秦军势大,士气正盛,就下令三军严守阵地,加高壁垒,深挖壕沟,坚守不战。结果秦兵一连围攻了四个多月,未能取胜。这时秦国丞相范雎为秦王献了一个计策,派了些心腹门客带上重金去贿赂赵王左右的大臣,让他们在赵王前说廉颇的坏话。赵王果然中计,免了廉颇的指挥权,让一个没有实战经验、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去担任大将,结果一交战便被秦军打得大败。秦军杀死活埋赵军兵将四十余万,这是有史以来最残酷的大屠杀,赵国自此再也未能恢复元气。两年以后,秦军又向赵国发动进攻,夺取了很多土地,将赵都邯郸也包围起来。赵国危若累卵,赵国的国君当时是孝成王。他见国都被困,急得六神无主,忙将平原君找来商讨对策。

平原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名叫赵胜。他出身王室,论起辈分是赵孝成王的叔叔。他收养了很多门客,在当时有很高的名望。

平原君对赵王说:“如今国都被围,事态危急,只凭赵国的力量实在难以保住国都,只有向楚、魏求救。魏国和我国关系还可以,而且我和魏公子信陵君交往密切,我修书送去,料想他能派兵来救。可是楚国离我国较远,楚王对秦国又心存畏惧,不一定答应助我。我准备亲自去楚国一行,说服楚王出兵,大王意下如何?”

孝成王一听很有道理,便支持平原君去楚国。(www.xing528.com)

平原君回府把这件事对门客一说,并要在门客中选择二十位文武双全的人,随他一起去楚国说服楚王发兵救赵。平原君挑来选去,就挑出了十九个人,别的人不是没有武功,就是口才太差。

平原君心中感慨,说:“唉,活了几十年,收了这么多门客,现在连二十个能用的人也挑不够,人才实在太少了。”这时从人群后传来一个声音:“公子,我能不能算个数啊?”平原君见说话的人不认识,便问:“先生尊姓大名?”

“姓毛名遂。”

平原君想一想,还是不记得有这么一位门客。毛遂接着说他三年前就在平原君府当门客了。平原君不高兴地说道:“我听说有能力的人,无论到什么地方,他的才华就如锥子放在口袋里一样,锥尖马上便能扎破口袋露出尖来。先生在我这儿住了三年,我都不认识您,看来您是没什么能力,我带上你又有什么用?”众门客都讥讽地笑起来。

毛遂并不在意,镇定地说:“只是公子您一向没有把我放进口袋里,不然我的才能早就像锥子一样全都显示出来了,哪里是只露个尖呢?”

平原君见他反应机敏,就将他选人了随行的队伍。晚上,平原君一行悄悄溜出城外,直奔楚国而去。

平原君一行到了楚都,次日早就去拜见楚孝烈王。平原君让门客在殿下等候,他先进去与楚王谈判,重提各国曾定“合纵”之约,如今请楚国按约救赵国,可一直谈到中午,楚王还是不答应派兵援赵。

在殿下等候的毛遂忍耐不住,几个大步冲上殿去。楚王见闯进个生人,甚为恼火,喝问何人,平原君道:“这是我的门客毛遂。”

楚王听了,更加气恼,斥责道:“我与你主人议事,你上来做什么,快快给我退下!”

毛遂不但没后退,反倒手抚长剑,进至楚王面前,说:“六国合纵抗秦是天下大事,人人都可以议论,大王却为何不许我说话,还轰我出去?敬告大王,若是我生此意,大王之血随时都能见到!”

楚王听罢,吓得心惊肉跳,赶忙陪着笑脸请毛遂说话。

毛遂侃侃而谈道:“贵国拥地五千里,兵甲上百万,颇有成就霸业的优越条件。可是楚国却多次被秦国欺负,这种国耻家辱,连我们赵国都替您觉得羞耻,大王却装作若无其事。我的主人屈尊前来与大王商议合纵抗秦之事,不只是为我们赵国,也是为了楚国。试想如果赵国为秦国所灭,楚国难道能保证不遭此厄运吗?”

一席话说得孝烈王连连点头称是,答应即日派楚军助赵国解邯郸之围。

回到赵国之后,平原君对毛遂致歉说:“先生这次去楚国,您的三寸之舌,胜过百万大军,先生的才能远不是锥锋所能比拟的。以前是我有眼无珠,没有看出先生的才能,今后我也不敢自夸慧目识珠了。”自此平原君将毛遂奉为上宾。

魏公子信陵君收到平原君求助的信,但魏王慑于秦国的强大不肯派兵。信陵君便设计让魏王最宠爱的妃子如姬从魏王身上盗出了虎符(古时国君授给大将兵权的信物),调拨了八万魏军来援救赵国,最终战胜秦军,解救了邯郸之围。

有了这么多正反两方面的历史教训,再结合曾国藩关于人才的言论看,我们认为他对人才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他认为要真正做到量材器使,首在如何去认识人。他曾讲过:我私下里怀疑古人评论将材时,往往称他们神明变幻、超乎想像,几乎要把所有的优点都集中在一人身上,一点儿短处都不能容忍。这恐怕是史书上的溢美之词,并不是选拔将材之初就定下的标准。其实,选拔将才时不拘一格,评论事情不过于苛求,不能因为一点点短处就不用极有才干的人,不能因为结细密的渔网就漏掉了大鱼,这才是从前圣贤常常说的话,即使是很愚昧的人,也可以此来勉励。有材不用,固是浪费;大材小用,也有损于事业;小材大用,则危害事业。曾国藩说:“拣选将材,必求智大略深之人,又须号令严明能耐劳苦,三者兼全,乃为上选。”

为了识才,必须对人才时加考察。曾国藩本人很注意考察人才,对于僚属的贤否,事理的原委,无不博访周咨,默识于心。曾国藩“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而且,他阅世愈深,观察愈微,从相貌、言语、举止到为事、待人等等方面,都在他的视线之内。

曾国藩一生能够左右逢源或绝处逢生,与他知人识人,能在身边网罗有真才实学的朋友有很大的关系。

在与曾国藩长期交往的朋友中,有个人特别值得注意,他就是郭意诚。而郭意诚之于曾国藩的价值,则首先表现在他力劝曾国藩“墨经从戎”。

话说咸丰皇帝将他的两个重臣召去商量对付太平军的事宜,肃顺就首上条陈,说:皇上责成督抚办理此事,本也极是;若能再命在籍巨绅兴办团练,以卫乡里,更有益处。其实当时的肃顺上这条陈,就是暗中在保曾国藩的意思。当时咸丰皇帝听了也想不出什么法子,所以也就把他那龙头一点,算是商量了事。

谁知咸丰皇帝不过这样一句话,却把一位湖南的张巡抚闹得不亦乐乎。原来那时候做清廷臣子的个个都想迎合上意,便能常在帝心。譬如皇帝并未说出其人,他们能够保奏上去,皇上合意,别的不说,单是在军机大臣那儿就会少碰几个钉子。

张亮基自从接到这道上谕之后,左思右想,千斟万酌,方才被他想到一位丁忧在籍的曾国藩曾侍郎身上去了。他因曾国藩在京的名望甚好,而且老成持重,又为湖南全省绅士之冠。他既想到此人,并不先与本人商酌一下,立即用了六百里加急的牌单,奏保上去,果蒙谕允。张亮基得到这道旨意之后,心里自然非常高兴,连忙派了一位名叫栾璧城的候补道员,连夜去到湘乡县里,一则去向曾国藩道喜,二则恭迓上省,以便商酌兴办团练大事。

谁知曾国藩一见了那个“栾璧城”的名字,连连挡驾,不肯请见。栾璧城弄得乘兴而来,扫兴而返,只得姗姗地回报抚台。张亮基据报,却也莫名其妙,急又亲自去拜一位名师郭意诚的绅士,托他去劝曾国藩答应此事,于国家、地方两有裨益,云云。

原来这位郭意诚绅士本与曾国藩有些远亲,他的胞弟就是新科翰林郭嵩焘。那时郭嵩焘本在京中供职,对于皇帝要命本省巨绅兴办团练的事情,他已料到除了曾氏之外并没别人,一天可巧要寄家信,便把他的意思写在信上,说是曾氏如果推却不干,哥哥须得亲去劝他,请他看在乡情面上,务必答应下来。郭意诚既接乃弟的家信在先,又因张抚台亲自前去托他在后,便也一口答应。

第二天就专程去湘乡,拜谒曾氏。可巧曾国藩素来佩服郭意诚的学问,一见他到,连忙请见。郭意诚谈过一阵闲话,方才讲到正文,当下便把张抚台亲去托他,以及他那兄弟信上的意思,统统告知曾国藩听了。

曾国藩不待听完,已在连续不已地摇头,等到郭意诚说毕,马上接口说道:“这桩事情,非是兄弟重违你们诸位的好意,委实难以遵命。一则素未研究军事之学,如何可以贸然担任此等大事;二则孝服未满,夺情之举,圣明天子也未必一定见逼的。”

郭意诚听说,忙又委委曲曲解释得曾国藩无可推诿。

曾国藩此至,方对着郭意诚皱着眉头笑上一笑,道:“兄弟方才所说,都是公话。此刻老实再和姻兄说一声吧,兄弟还有一点儿私意。对于此事,尤觉不敢担任。”

郭意诚忙问什么私意。

曾国藩又说道:“上次张中丞所派来的那位栾璧城观察,兄弟一见了他的名字,便觉不利。”

郭意诚听到这句,不禁哈哈地大笑起来道:“涤生,你是一位有大学问的人,怎么竟至这般迷信起来了呢?况且栾观察的名字,有何不利之处。快快不可如此。”

曾国藩听说,忽正色答道:“这个并非迷信,姻兄不必着急,姑且听了兄弟说完再说。”

郭意诚听了,便一面笑着,一面把手向曾国藩一扬道:“你说你说,我暂且不来反驳你就是了。”曾国藩始说道:“我从前的官名和号,本来不叫曾国藩涤生。”郭意诚又接嘴道:“这事我倒不甚清楚,那时大家都叫你做曾老大的。”

曾国藩也笑上一笑,道:“姻兄是我亲戚,你都不知道此事的底蕴,难怪旁人更加不知道的了。我们先祖星冈公,他给我取的官名,叫作‘子城’二字,号是‘居武’二字,就是取那‘曾子居武城’的一句之意。我那年侥幸考中进士之后,尚未殿试。我那座师朱士彦朱中堂,承他错爱,特地打发人将我找去,且郑重地对我说:‘贤契,我见你的文字气势敦厚,将来必能发旺,但是这个名字觉得有些小派。以名字论,不但不会大用,而且一定不能入词林的。你如果因名字之故,不入翰苑,岂不可惜。’我当时听了我那位座师之话,方才改为现在的名字和现在的号,后来果点翰林。以兄弟这个毫没学问之人,当时能够一身而兼三个侍郎的官衔,总算是大用的了。至于那位栾璧城观察,他的大名,使人可以当作‘乱必成’三个字听的。”

曾国藩说到这里,又连蹙其双眉道:“现在这件办理团练的事情,似乎不仅保护桑梓而已,倘若皇上要以这个团练,去助官兵,难道可以不遵旨意的吗?兄弟恐后乱事终至必成,因此不敢担任。但又不便把此私意,前去告诉中丞,只好绝口谢绝。”

郭意诚一直听到此地,方始连点其首,说道:“名字关系进出,我也曾经听人说过几样。从前乾隆时候,有位广东雷琼道前去引见,乾隆因见他的名字叫作毕望谷,马上说他不懂仪制,把他革职;就是道光手里,也有一个名叫魏太平的提台,因为名字关系,不能补缺。这样说来,我倒认识一个名叫曾大成的候补参将,此人的名字与你很合,让我回去告知中丞,派他再来奉请。”

曾国藩一听“曾大成”三个字,心里不禁一动,慌忙笑阻道:“这倒不必,既承贤昆仲二位,以及张中丞如此重视兄弟,兄弟只有暂且答应下来。不过独木难以成林,姻兄能否举荐贤才给我,以资臂助的呢?”

郭意诚一见曾国藩已经答允,不过要他举荐几个人才,帮同办事,当下连说有有,即问曾国藩道:“你瞧罗泽南、杨载福、塔齐布三个怎样?”

曾国藩点头道:“这三个人都是兄弟的朋友。罗萝山这人,尤其文武兼长。姻兄意中,难道除了这三个之外,便没有了吗?”

郭意诚又说道:“有是还有一个在此地,不过一则他才从贵州回来,恐怕一时没有工夫;二则却有一点儿真实学问,未必肯居人下。”

曾国藩忙问道:“姻兄所说,莫非就是胡润芝么?”

郭意诚点点头道:“正是此人。”

曾国藩忙回道:“润芝也是兄弟的老友。但他为人,诚如尊论,未必肯为我用。”

郭意诚又略想了一想道:“要么只有湘阳县的那位左季高了。我的熟人之中除了他们几个,委实没有什么人才了。这件也非小事,兄弟不敢随便保举。”

曾国藩不待郭意诚说完,已在乱摇其头道:“季高为人,他虽一中之后,未曾连捷,可是他目空一切,更比润芝还要难以相处。兄弟平生最钦佩的,倒是姻兄。可否看在桑梓分上,暂时帮兄弟一个忙呢?”

郭意诚听说,微蹙其眉地答道:“这件事情,并非兄弟故高声价,有兄大才足够对付得了。将来若真缺人之时,可令舍弟嵩焘前来相助。”

曾国藩素知意诚为人,不乐仕进,闲散惯了,当下也不相强,单是答着:“令弟肯来帮忙,还有何说。”

郭意诚道:“兄弟回去,一面写信给张中丞,一面函知舍弟便了。”

曾国藩听说,又补上一句道:“姻兄见了张中丞,最好还是替我力辞,真的不能辞去,再行示知。”

郭意诚连忙双手乱摇道:“这是造福桑梓之事,我兄的圣眷本隆,声望又好,怎么能够辞去?”

曾国藩听说,方不再谈,等到送走郭意诚之后,忙告知竹亭封翁以及两位叔婶,方才命人分头去请罗、杨、塔三个。

那时正是咸丰二年六月,离开清朝入关的时候既久,一班人民对于吴三桂引狼人室、屠城血寨之事,已非亲目所睹,既成事过情迁,大家都认清室是主,凡是稍有一些才具的人们,试问谁不望着干点显亲扬名之事。况且塔齐布本是驻防旗人;罗、杨两个又是平日服膺曾国藩的,当下一听曾国藩为了兴办团练,前去相遣,自然不约而同地一齐到来。相见之下,曾国藩即将奉旨办理团练,拟请他们帮忙之事告知他们。三人听说,略谦虚几句,欣然允诺。就这样曾国藩在郭意诚的劝说和支持下,终于出山组建湘军,成为清朝中兴的名臣。

曾国藩历来是被誉为颇具知人之明的,而这种知人之明除了主要表现在他慧眼识才,还具体反映在他与左宗棠的关系上。在与骆秉章谈到幕府人才之事时,骆秉章说道:“晚生幕府中的那位左宗棠很是一位将材。难怪张制军将他移交于晚生的时候,再三叮嘱晚生说他才大如海,不可以寻常幕僚视之。晚生近来能够腾出工夫筹划军饷,真正亏他帮忙。”

曾国藩连连点首,答道:“季高之才,我的朋从之中,除了郭意诚可以和他抗衡之外,其余实不多见。像他这等人才,最好让他独当一面。”

骆秉章连忙乱摇其首,接口道:“且慢且慢。他一出去,岂非苦杀晚生了吗?”

曾国藩见着骆秉章如此着急,不禁大笑起来道:“中丞勿用着慌。季高这人才高气傲,试问现在的督抚之中,哪个在他眼中!他的助中丞,一半固感中丞的信任,一半还为本地面上呢。”正因为有曾国藩这样的识才之人,后来才造就了左宗棠,使他成为“大清三杰”之一。

左宗棠在曾国藩死后,曾写了这么一副挽联,别有心裁,把自己写了进去: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曾、左交恶多年,音息不通,然而曾国藩对左宗棠的才华历来击节赞赏,在他处于危厄之际伸出了援助之手,荐举他以四品京堂襄赞军务,掌握军队实权,位至督抚,终于赢得了左宗棠的“自愧”。这是曾国藩“谋国之忠、知人之明”的一个实实在在的事例。他们“同心”、“攻错”,目的都是忠于国家,无负平生,足见曾、左都有宽广的胸襟。所以,左宗棠这副半挽人半责己、半颂德半抒怀的挽联,被后人盛誉为名联。

左宗棠左师爷当年在湖南时闹了一个大乱子,自己弄得归了奏案,被人通缉犹在其次,连那一位最信任他的骆秉章骆抚台也被带累,因为此事革职。后来要不是曾国藩等人从中斡旋,也就没有以后的“左大帅”了。

原来左宗棠的才气本大,性子就未免骄傲一点儿。幸亏骆秉章素有爱才之名,他聘请左宗棠去做幕府,原不以寻常幕僚看视,所以左宗棠和他相处,总算是宾主尽东南之美的了。哪知左宗棠正因骆秉章信任过专,不能不事事负责,以报知己。有一天晚上,骆秉章业已睡下,忽然听得头门外面连放三声大炮,连连问着他的夫人道:“外边何事升炮?”

他的夫人笑答道:“大概又是左师爷在那里拜奏折吧。”

骆秉章听说,并命人去取奏折底稿来看,单是微微地蹙了一蹙眉头道:“他所拟的奏稿,本来不用增减一个字的。但是究竟又在奏些什么事情,应该让我知道才是。”

夫人听说道:“我知道有句古话叫作‘用人莫疑,疑人莫用’:现在外边妒忌左师爷的人,谁不说他权柄太大。老爷既是信任他了,何故又说此话。”

骆秉章慢腾腾地点头道:“夫人之言是也。”

又过月余,骆秉章因事前去巡阅岳州,忽见汉阳知府黄文琛,到他行旅禀见。见面之后,黄文琛先谈几句例话,然后即在身边摸出一颗府印,呈与骆秉章道:“卑府近来委实有些精力不济。屡次上禀官、胡两帅,请求开缺,以让贤路,官胡两帅总是不肯批准,所以卑府特地带印来见大帅,拟求大帅委人前去接替。”

骆秉章听说,笑上一笑道:“老兄是做湖北的官,怎么来向湖南巡抚辞职起来。”

黄文琛又说道:“这是军务时代,大帅本可委代的。况且卑府实有做不下去的苦衷,务求大帅成全了卑府吧。”

骆秉章听了不解道:“贵府有何苦衷,这倒不妨大家谈谈。”

黄文琛见问,忽又不肯说出。骆秉章没有法子,只好随便慰藉几句,请他回去,及至巡毕回省,就把黄文琛的事情,当作笑话讲给左宗棠听了。

左宗棠道:“晚生虽和这位黄太尊素昧平生,但是听人传说,他做知府一闻寇事危急,常常一天到晚前去守城。或者真正精力不济,也未可知。”

骆秉章听说,便笑着摇手道:“不管他的精力济不济,我们湖南的事情,还忙不了,怎么去问湖北的事情。”

左宗棠也就一笑不谈。

哪知有人无意之中,把这件事情,传给永州协副将樊燮听了。樊燮不觉大吃一惊,暗忖道:黄文琛那厮,他本和我不睦,一定在骆抚台那里,告了我的消息。我又因为酣酒狎娼的那件事情,此地汉阳绅士,没有一个说我对的。这样一来,我的前程可不能够保了。樊燮一个人想了一阵,后来愈想愈怕,急把他的一个名叫魏龙怀的文案师爷请至,告知此事,要他想法。

魏龙怀想上一想,忽带笑容的说道:“晚生有计策了。现在骆抚台的幕府左宗棠左师爷,他是湖南湘阴县的一个举人。他少年时候曾与曾涤帅、胡润帅、郭昆焘数人都是密友,后来大家连捷的连捷,做官的做官,只有他依然还是一位老举人;直到前年,他已经四十六岁,方才知道没有鼎甲的福命,只好前去寻着我们这里的那位胡大帅。那时胡大帅尚在张亮基抚台的衙门里,参赞军机,便把他荐与张抚台去做幕友。那时曾涤帅还在长沙督办团练,大家都说他是一位磐磐大才,所以张抚台十分信任,及至张抚台升云贵总督,又将他移交与现在的骆抚台的。不料这位骆抚台比较张抚台还要相信他,所以人家都称他做‘二巡抚’。大人何不前去见见他,只要他肯帮忙,莫说一个姓黄的不能奈何大人,就是一百个、一千个姓黄的也不中用。”

樊燮一直听到这里连连称是,马上去至长沙谒见左宗棠左师爷。左宗棠那时方握湖南全省的军务大权,常有外省官吏前去和他商量公事。那天瞧见这位现任永州协台前去拜他,自然不能不见。不过左宗棠的为人心直口快,胆大才长,固是他的长处;恃才傲物,不能匿情虚貌,与人虚与委蛇,又是他的短处。当时一见那个樊协台脑后见腮,未语先笑,认定是一个小人,故此在礼貌之间不肯假借,等得樊协台朝他磕下头去,他只长揖不拜。

可巧这个樊协台,又是一个十足加二的大大浑蛋,既是来走门路,自应忍耐几分。他竟忘其所以,一见左宗棠直受他拜,不禁老羞成怒起来,当场就发话道:“樊某身居现任协台,顶子已红。你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举子,除了前去捐官,可抵几两例银外,其余还赶不上我的一个差官。”

左宗棠既是一个著名盛气的人,如何肯受这些恶话,当场就和樊协台对骂了一阵。及至他的同事将樊协台劝走之后,他还是怒气未消,立即面告骆抚台。骆抚台自从见过黄文琛之后,每逢汉阳绅矜来见,常常问起黄、樊二人的政声。那班绅士本在恨那樊协台酣饮狎娼,军纪不整,一见问及,当然就同灶司菩萨直奏天庭一样,还要加上一些酱油麻油。所以骆秉章早已知道樊协台不是好官,只因隔省官吏,不去管他。此刻一听左宗棠说他不好,一时记起绅矜之言,立即一道移文去到湖北,那位樊协台便得了革职处分。

樊协台既是闹得求荣反辱,自然不肯了事,就花了一笔银子,孝敬了官文的门下李锦堂。那时李锦堂已由官文保了知县,极有权力,乘便进言官文,也是加油加酱,硬说左宗棠是个劣幕。

官文正和骆秉章因为一件公事有些意见,便不去和胡林翼商酌,即将此事暗奏一本。旨意下来,就命骆秉章迅将劣幕左宗棠驱逐出境。

骆秉章接旨之后,又认为官文有意和他为难,并不和人商量,立刻也奏一本,不但力保左宗棠不是劣幕,而且牵及官文。

那时官文正在走红。咸丰皇帝不禁龙心大怒,一面将骆秉章革职,一面命官文将左宗棠拿案讯办。

左宗棠一见这个青天霹雳,直把他的胡子气得根根翘起,口口声声要告御状,去与官文拼命。他的朋友个个劝他不可负气,若告御状,简直是以卵敌石,自寻大祸。那时曾国藩业已移驻祁门,一则军事正急,无暇顾此;二则远在他省,不知内情,因见皇上如此严旨,不敢去碰钉子。左宗棠既没帮手,只好先行离开长沙。

一个人怅怅无所之时,一走两走,走到湖北;又值胡林翼正丁内艰,虽然圣眷甚隆,夺情留任湖北,照例概不见客。左宗棠一时无法,只得写信说明来意。胡林翼一听左宗棠到来,幼年朋友不能置诸不理,正想暗暗派人前去请来相见,还是陶夫人劝阻道:“季高性子偏激,人所共知。此刻又遭横祸,他一定疑老爷袒护制军。若是面见,只怕惹出事来。”胡林翼听了也以为然,便写信给襄阳道台毛鸿宾,命他亲去劝阻左宗棠说:“小人网罗四布,果去京师,必坠术中;只有暂时容忍,以待机会出来。”左宗棠听了此话,却也灭了几分盛气,趑趄不前起来。

但是左宗棠两手空空,身无长物,几乎要流落荆襄一带了,幸亏无意之中遇见一个监利县里的绅士王柏心见他虽然落魄,还有国士的气度,于是将他留到家中,盛情款待,但因此事已成奏案,一时无可为力罢了。

左宗棠住了一阵,一天忽去向王柏心说道:“左某身受奇冤,已至流落。老兄解衣推食,如此相待,无异骨肉。但我年已四十有八,两鬓已丝,纵不上京叩阍,以伸三字之狱(莫须有)。可是一个通缉人员,长住府上,恐累老兄。我想去投涤生,弄个翎子带带,好去杀贼。就是死于贼手,犹比死于小人之手好得多呢。”

王柏心听说道:“涤帅现在祁门,此地至彼不是旦夕可到,况且四处都是长毛,还有捻匪夹在里头,似乎不宜冒险。依我愚见,最好还是请李翁通信与涤帅、润帅几位老友,他们都是封疆大臣,或有疏通法子可想。”

左宗棠听说,慌忙向着王柏心一揖道:“兄弟神经错乱,竟至思不及此。不是老兄指教,竞至一筹莫展的了。”

左宗棠说完这话,便去委委曲曲写了两封信,分寄曾、胡二人。

胡林翼近在咫尺,自然得了信较早。因见官文正是遵旨要将左宗棠归案讯办,通缉的公事竞同雪片般地飞了出去,他一时不便去向官文说话;后来却是陶夫人拿出一笔私房,置了几样贵重首饰,去托阚姨太太疏通官文。虽然没有办到奏请销案,但也缓了不少下去。

胡林翼这边有了一点儿颜色。他就一面函复左宗棠,一面函致曾国藩去托肃顺设法。因为那时的肃顺已以户部尚书兼军机大臣,很得咸丰皇帝的圣眷。

曾国藩本已接到左宗棠的信,及见胡林翼之信,自然忙去照办。嗣得肃顺的回信,说是这件钦案,由他先去奏请,未免易启皇上之疑;最好是先托一位京官奏上一本,皇上必去问他,他就有话回奏;又说与其单办销案之事,不如办那起用之事,费事是一样的。曾国藩一见肃顺如此热心帮忙,便知大有希望,急又函托郭昆焘之弟,现任军机处章京的那位郭嵩焘。

原来这位郭嵩焘自从写信给他哥哥去教曾国藩遵旨创办团练之后,循资按格的已经升到翰林院侍读学士,不久又新得小军机的差使。本与曾国藩在通信息的,既得曾国藩的嘱托之信,他就转托两个同乡御史,各奏一本:一个是洗刷左宗棠之罪,一个是保举左宗棠之才。

咸丰皇帝遽见两本折子,一因官文并未再提此事,二因洪天皇定都南京,浙江、福建等省复又相继失守,正在求贤若渴之际,果被那个肃顺料到,真是一天朝见已毕,忽然问起左宗棠这人到底有无才干,肃顺自然竭力保奏。咸丰皇帝即下一道上谕:举人左宗棠,着以郎中职衔,统率湘军,前去克敌,暂归曾国藩调遣。曾国藩一得这道上谕,马上奏保上去,说是左宗棠可以独当一面,若交臣部调遣,未免屈折其才等语。胡林翼、张亮基两个,也先后奏保进去。那时李续宾已由皖藩代理皖抚,不过皖省尚在洪秀全手中,李续宾的巡抚行辕只好暂设庐州。他也奏上一本,说是左宗棠之才胜他十倍。京师各科道中,也有几个奏保左宗棠的。咸丰皇帝一见京外各官纷纷疏荐左某,此人才必可用,复下一道上谕道:左宗棠着以四品京堂,帮办浙江军务。这个官衔便是钦差体制,既可与督抚并行,又可专折奏报军情。

当时左宗棠一得此信,方始仰天吁了一口长气道:“我左老三也有今天的这一日么。”于是一面分别函谢京外疏荐之人,一面招练湘军,以便到浙江去。

曾国藩在识人方面值得称道,但是有意味的是,虽然人人都说曾国藩有知人之明,但人非圣贤,因此也会有因为求才心切,从而被蒙被骗的时候。曾国藩曾经下过一道手谕:说是凡有洁身自好,怀才不遇之士,准其来营投效。果有真才实学,由本大臣考察言行相符者,得以量才录用,以明为国求贤之意。

没有几天,就有一个自称嘉兴秀才,名叫王若华的,来到大营上了一个理财的条陈。曾国藩拿起一看,只见那个条陈折上,非特写得一笔灵飞经的字迹,美秀齐整,而且说得头头是道,确非人云亦云之谈。曾国藩未曾看毕,先就一喜,一等看毕,赶忙吩咐传见。戈什哈引入签押房内,曾国藩见是一位年约三十多岁眉清目秀的文士,便将他的手向那个王若华一指道:“随便请坐。”

那个王若华听了,连忙恭恭敬敬地先向曾国藩请了一个安,方才朗声说道:“大人乃是国家柱石,位极人臣,名重遐迩。若华不过一个秀才,就当大人是我宗师,也没位子好坐。”

曾国藩听了此话,又觉此人声清似凤,谦谦有礼,心中又加一个高兴,便对他微微一笑道:“有话长谈,哪有不坐之理。”

那个王若华只好谢了坐下,其实不过半个屁股搭在椅上罢了。

曾国藩先和王若华照例寒暄几句,方始提到理财之事。王若华就口若悬河,舌粲莲花地说了一阵。曾国藩边听边捻他的胡子,及至听毕,含笑大赞道:“足下少年英俊,又是一位饱学之士,人才难得,兄弟一定借重。”

王若华听说,他的脸上,并无一点儿喜色,反而现出栗栗危惧之容,答道:“若华的来意,原想投效门下,以供驱策。谁知方才在营外瞧见此地的军容,此刻一进来又见大人的谈吐,早把若华的向上之心吓了回去。实在不是自谦,真的有些自馁起来。”

曾国藩不待王若华说毕,忙接口问道:“怎么你见我的军容,莫非胜于别处不成?”曾国藩说到这句,忽又呵呵地自笑起来道:“恐怕足下有心谬赞老朽的吧。”

王若华一见曾国藩这般说法,连忙将他的腰骨一挺,朗声答道:“非也。若华不敏,平时在家,除了悉心研究理财之学外,也曾翻阅几部兵书。虽然未知其中奥妙,却也懂得一些皮毛。此次浙江失守,天国方面的队伍每日来来往往路过敝县,简直没有一天断过。伪忠王李秀成的队伍,还算天国之中的模范军队,固然不及此地的军容。就是若华沿途来此,第一次瞧见李鸿章的军队,一律全是外国服式、外国枪炮,亮光可以迷人之目,巨声可以破人之胆;然而都是外军,实无足道。第二次瞧见向荣、张国梁的军队,所有兵士个个摩拳擦掌,雄纠纠也可吓人;按其实际,只可称为野蛮军人。第三次瞧见那个人称鲍老虎鲍超的军队,青天白日,大营之中杂有妇女嘻笑的声音,真是不成体统。第四次瞧见和春的旗兵,个个兵士提着鸟笼,个个将官吸着旱烟,只有使人发笑。说到大人的军容,非但是严肃之中,含着雍穆之气;而且所有的军装虽敝而洁,所有的军器虽旧而利。小至一个伙佚,谈吐都极斯文;大至一位将官,对人亦极和蔼。所以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是所有的水师船舶,别样不胜夸,单看它的船板,可以光鉴毛发。一个‘勤’字,已足见在上训练有方,教导有法了。”

王若华一口气,犹同黄河决了口一般说个不休。曾国藩却在听一句把头点一下,一直听毕,不禁捻须微笑道:“足下如此留心军事,实属可嘉。虽在谬赞敝营兵将,也还不离边儿。”

曾国藩说着,又问王若华道:“足下只见我军外表,尚未瞧见内容。好在此刻无事,我就陪你前去仔细一看。果有应该改良之处,足下须要实说,不妨为我指陈。此是国家的军队,凡为士民的,应有供献之责也。”

王若华连忙先站了起来道:“若华极愿一瞻内幕,也好学点王者之师的法度。”

曾国藩一面连说过奖过奖,一面已满面春风地站了起来,陪同王若华去到外面,内自军需,外至粮军,上自参赞,下至兵士,没有一处不陪着王若华细细看过。王若华自然看一片,竭力赞扬一处。不过所有赞扬的话,都是有凭有据,不是空口虚誉;即有句把供献之言,也是贬中带褒,极有分寸。

曾国藩这天十分高兴,等得回到里边,有人送进紧要公事,请他立即书行,以便发行。他却双手乱摇道:“有客在此,你们怎么这般不分缓急的呢?”说着,将手一挥道:“拿去请文案上代我书行就是。”曾国藩刚说了这句,又忙阻止那人道:“彭大人不是来了么?你们就去请他发了吧。”

那人捧了公事出去。王若华便问道:“大人方才所说的这位彭大人可是天下闻名、水师之中的好手彭雪琴彭大人么?”

曾国藩点点头道:“正是此人。他是兄弟的门人。足下也知道他有水师之学么?”

王若华忙答道:“怎么不知,现在天下的人才,尽出大人门下,谁不知道。”

曾国藩道:“这样足下不妨随便论论现在一班带兵的人才。”

王若华即答道:“若华不敏,哪敢谬发狂论,以论天下人才。不过平时所知道的几位,姑且说给大人听听。左季高左宗棠,才气磅礴,勇于负责,人不敢欺;胡润芝胡中丞,精明强干,为守兼优,人不能欺;彭雪琴彭京卿,廉明公正,嫉恶如仇,人不肯欺;杨厚庵杨军门,进战有法,退守有度,人不可欺;李少荃李观察,学贯中西,文武兼备,人不得欺;刘仲良刘编修,忠厚待人,和平接物,人不必欺;骆秉章骆中丞,心细如丝,才大如海,人不容欺;官文官大人,办事颟顸,用人不明,人不屑欺;胜保胜大人,飞扬跋扈,喜怒无常,人不爱欺;至于大人,爱民如子,爱才如命,公正无私,道德高尚,知国不知有家,为人不知为己,人不忍欺。”

曾国藩听到这句,忽然大怒起来,道:“如此说来,兄弟可以不必防人了!”说至此处,忽又笑道:“足下所论甚是。现在安徽太和镇的厘金局、江西景德镇的厘金局,一同需人前去接替。不过太和镇的税少事闲,景德镇的税多事忙,足下初入仕途,兄弟想请足下去较为清闲一点儿的太和镇吧。”

王若华慌忙接口道:“若华虽然初入仕途,但是年纪尚轻,应该去做稍忙一点儿的事情。若要偷懒,何必出来做事。如此存心,真是狗彘之不若矣。”

曾国藩那时何尝防到这位王若华茂才要想选择优差,以达他的目的,当下还在和他客气,连连答道:“言重言重。足下既肯去吃苦,更是使人可敬的了。且请就在文案房里,随便耽搁一宵。兄弟明天就下委札,足下好去到差。”

王若华又问道:“厘金局的解款,不知几时一解。”

曾国藩道:“照兄弟初定的章程,每月一解,谁知现在都弄得拖到两三月一解。”

若华道:“如去接差之后,一定有款即解,不定日期。”

曾国藩又答道:“足下去做模范,兄弟更加佩服。”

王若华至此,已经如愿以偿,当即告退。

曾国藩送出王若华之后,还在一个人背了双手,踱着方步自语道:“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地无才,只在为上者有以求之耳。”

不料多日之后得一件急报,却是那个王若华其人,卷了二万多两的税款,逃之夭夭。曾国藩一得此信,不禁连连摇头,嘴上频频自语道:“不忍欺,不忍欺。”

左右请示怎样对付,曾国藩微抬其眼,答道:“不必追究。由我认了晦气,变产赔垫就是了。”左右退下,大家都在窃笑。曾国藩明明听见,只作不知。

由此可见,曾国藩强调识人时要注意对方的操守和说话的条理,然而仅仅凭这两条是否过于简单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