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墨家智慧:防御是最好的立身之道

墨家智慧:防御是最好的立身之道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国自保的武器就是积极有效的防御,也就是墨子所说的“惟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墨家的非攻思想和防御战术是绝对没有冲突的,甚至墨家相当提倡保护弱者的防守战。墨子认为在守城防御中,应守中有攻,积极歼灭敌人。墨子还强调政治环境对战争的影响,如果上下一心,将士一心,军民一心,同仇敌忾,又能得到邻国的救助,那么,防御战更是有了必胜的把握。墨子的大智慧告诉了我们该这样去做——防御是最好的立身之道。

墨家智慧:防御是最好的立身之道

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小国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布粟之绝则委之,币帛不足则共之。以此效大国,则小国之君说。人劳我逸,则我甲兵强,宽以惠,缓易急,民必移,易攻伐以治我国,攻必倍。(《非攻下》)

对大国攻打小国,就一道前去解救;小国的城郭不完整,必定使它修理好;布匹粮食乏绝,就输送给它;货币不足,就供给它。以此与大国较量,小国之君就会高兴。别人劳顿而我安逸,则我的兵力就会加强。宽厚而恩惠,以从容取代急迫,民心必定归附。改变攻伐政策来治理我们的国家,功效必定加倍。

墨子的非攻思想,主要是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反对当时的“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的掠夺性战争,出于对民众的人道主义关怀,墨子反对这些给人民群众带来深重灾难的不义之战。

然而墨子也深知,单纯的讲道理,大国君主是不会主动放弃战争的,因而主张小国“深谋备御”,用积极的防御来制止以大攻小的侵略战争。因为战战争一旦开始,无论胜败都不可避免要灾及百姓,所以胜利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让侵略者在没有发动战争之前就放弃掠夺的目的。

而让大国主动放弃战争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他们明白,即使他们是大国,也无法取得战争的胜利,如果统治者知道在这场战争中自己注定是失败者,那么他肯定不会选择进攻。小国自保的武器就是积极有效的防御,也就是墨子所说的“惟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在这个时候,积极而有效的防御,才是小国的立身之道。

在《非攻》所讲述的故事中,墨子通过应对禽滑厘的询问,对十二种攻城方法一一进行了有效防御,让禽滑厘讨不到半点便宜,从而知难而退。而墨子阻止楚王攻打宋国的游说,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原因就是墨子一一破解了公输般的攻城之法,既然自己的策略已经被识破,再去实战已经没有意义,于是楚王放弃了攻打宋国的打算。

墨家的非攻思想和防御战术是绝对没有冲突的,甚至墨家相当提倡保护弱者的防守战。为了抵御非正义的攻击,尽可能地减少战争给弱小国家带来的危害,以墨子为首的墨家子弟发明了很多协助防守的巧妙器具,更总结出了很多防守战的经验心得,形成了墨家独特的防守理论。《墨子》一书中,有相当程度的篇幅是写关于防守战和防守工具的,如《备城门》等,墨子也因善于守城而被称为“墨守”。墨子的防御理论在中国兵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的兵法家们常把《孙子兵法》和《墨子》相提并论,二者一擅攻、一擅守,一讲究计谋、一讲究技巧,二者相得益彰,对传统兵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墨子的防御理论体系以城池防守为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www.xing528.com)

倡导积极准备,力争做到有备无患。墨子认为“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为了夺取守城作战的胜利,墨家总结出了防守围城14个必备条件,如城厚以高;壕池深以广;楼撕修;守备缮利;薪食足以支三月以上;人众以选;吏民和;大臣有功劳于上者多等,墨家认为,只有这14个条件具备了,城池才可以守得住。只有在战前准备好充足的粮食,城池坚固,兵源充足,才能无后顾之忧;在战前需要进行后勤、城防、军备、外交、内政等物质和精神上诸方面的充分准备,才能获得守城防御战斗中的有利条件和主动地位,赢得防御作战胜利。

主张“守城者以亟敌为上”的积极防御思想。墨子认为在守城防御中,应守中有攻,积极歼灭敌人。“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是下策,消极被动的防御,等待邻国的救援都不是可行的办法,而应该抓住机会攻击敌人,这样做一方面能打击敌人,鼓舞士气,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扭转战局。而“亟伤敌”的具体措施有:利用有利地形、依托城池,正确布置兵力;以国都为中心,形成边城、县邑以及国都内部的多层次纵深防御,层层阻击,消耗敌人;顽强坚守与适时出击结合等策略。

另外,在防御作战具体战法方面,墨子还提出了一整套防御作战战术原则。《墨子•备城门》诸篇共有11篇文章,其中《备城门》、《旗帜》、《迎敌祠》、《号令》、《杂守》五篇是总论性文章,综合论述了守城战术战具及军事法律制度、军事指挥信号、军事后勤制度等;其余六篇《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是专论守城战术的,针对敌人可能实施的水、梯、穴等各种进攻方式制定了不同的防御措施。

此外,墨子提出了全民皆兵的御敌思想,主张在进行防守作战时,要发动全城军民一起参战,坚守围城,以夺取防御作战的胜利。墨子还强调政治环境对战争的影响,如果上下一心,将士一心,军民一心,同仇敌忾,又能得到邻国的救助,那么,防御战更是有了必胜的把握。《备城门》也这样说:我城池修,守器具,樵、粟足,上下相亲,又得四邻诸侯之救,此所以持也。

墨子的积极防御理论和具体的守城方法,正是为了推行他“兼爱非攻”的政治理想才提出的,积极有效的防守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遏制了某些不义的讨伐战争,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而且,墨子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丰富了我国的兵法思想,他的积极防守被称为“兵技巧”而载入史册,从这个意义上说,墨子也可以称之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

在以和平为主题的当今社会,我们不再需要墨子那些具体的守城技巧,他的这些智慧也只能作为文献供后人参阅,但墨子所倡导的积极防御的精神,却仍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虽然社会倡导友爱互助,但总有那么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不可避免要受到来自他人有意无意地攻击,这时候,墨子的防御思想和方法就派上了用场。

古语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是明哲保身的处事策略,可要是“人若犯我”呢?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还是勇敢地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墨子的大智慧告诉了我们该这样去做——防御是最好的立身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