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仫佬族:节庆习俗-源自独特的传说与传统活动

中国仫佬族:节庆习俗-源自独特的传说与传统活动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节庆习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仫佬族的传统节日有自己独特的来源传说,其活动的内容、举办的仪式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全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又名新年节,仫佬语称为“达年”。仫佬族人春节期间有“买新水”习俗。又名小儿节、花婆节,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仫佬族较为隆重的节日,在农历三月间举行,受汉族影响较大。

中国仫佬族:节庆习俗-源自独特的传说与传统活动

第六节 节庆习俗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仫佬族传统节日有自己独特的来源传说,其活动的内容、举办的仪式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仫佬族传统节日很多,几乎每月都有。诸多节日中,既有受周围兄弟民族影响形成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又有富于民族特色的依饭节、二月社、婆王诞节、走坡节等等。总的说来,这些节日传播了民族文化,如通过长辈、法师的唱歌、喃神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代代相传;增强了民族心理凝聚力,如集体举办依饭节时的活动会加深民族自豪感。但是,其中的封建迷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禁忌也是迷信的产物。1949年后,随着仫佬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意识的进步,节日内容、仪式中的封建迷信因素日趋减少,不良影响也在迅速消退,民族体育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的部分日益增强,一个新的、健康向上的节日风俗已经形成。

春节。全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又名新年节,仫佬语称为“达年”。时间从腊月除夕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间贴对联、门神,说吉利话、给压岁钱等活动与汉族和周围民族基本相同。除此之外,其他的活动内容和仪式都独具特色。除夕晚饭后,舞民族特有的草龙;凌晨时分,家家放鞭炮辞旧迎新。正月初一清早,各家各户要“买新水”,讲“吉利话”,吃汤圆,做糯米糍粑。当天大多数人不食荤腥,进行斋戒,素食(现在已经取消);初二早各户烧香,放鞭炮,祈神庇佑;初三至初五,家家请年酒,人们走亲访友,互相庆贺。各寨青年男女参加点灯笼、舞狮子、唱彩调、走坡、赛篮球等活动,热闹异常。过去春节仫佬族人一般要休息15天,尽情玩耍,今已打破旧习,正月初五后人们就开始准备春种。

仫佬族人春节期间有“买新水”习俗。除夕之夜,家家烧香点烛,彻夜不眠,进行守岁。整个夜晚香火不熄,表示香火不断,子孙昌茂。当鸡刚啼叫,新年来临时,各家的主妇立即点上火把或灯笼,燃上一炷香,挑上水桶快步走向平时取水的地方。到水边后,先插上香,将几枚铜钱扔进水中,意即向水神买水,然后口中念着吉利的话语,将水挑回家里。家中守岁的人早在大门等候,水一到,每人喝上一碗,之后才去睡觉。民间认为:新水具有神奇的功效,能使人丁繁茂,六畜兴旺,这反映了仫佬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一个挑到新水的人最为吉利,故挑新水时刻一到,家家争先恐后地向水源奔跑。夜色中,点点香火,串串火把,盏盏灯笼在闪烁,在游动,构成了一幅仫佬族山乡美丽的过年夜图。

仫佬族还有新年“拾柴”和“偷青”习俗。“柴”与“财”谐音,拾柴象征着一年四季都能进财。大年初一清早,各家的年长者即外出捡拾柴火。只要拾到柴,不管多少,拾柴者都会高兴地双手捧柴回家。如果在拾柴时互相碰面,双方则以“恭喜进柴(财)”互打招呼。“偷青”是到田地里偷摘农作物。正月十五晚上,仫佬族家庭都要派出一人外出摘取蔬菜或蒜叶,带回家中煮夜宵吃。偷青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当夜偷得青的人,预示着他家的庄稼将有好收成;二是谁家的农作物被偷得越多,说明他家的农作物长得越好,当年的庄稼就会大丰收。因此,人们看见自家的农作物被偷时,不但不制止,反而在一旁鼓励偷青者多偷一些,甚至暗地指引别人到自己的地里偷青。

二月社。仫佬族祭社祈年的节日,又名春社,在春社日举行。社日来临时,全村或同族各户按户凑钱,买上一头“社猪”,抬到社王庙宰杀,祭祀社王,每户派一位代表参加。祭祀时,将猪肉分为若干份,用竹子串起,挂在竹竿上,放在社王庙两旁。祭后各户将一串肉带回家中,再在家里供祭祖先,供后以祭肉作肴,如不够,还要杀鸡补充作为节日盛餐。如果春社在春分前,就认为年成好,代表们就要先吃一顿再分肉。如果春社在春分后,就预示年成不好,大家要省吃俭用,先分后吃,代表们不再聚餐,直接把猪肉分到各家各户。这一天,各家要包大、小粽粑,接新媳妇回家。粽粑大的每个可至3公斤,新婚男方要给亲家送十多担大粽粑,表示认亲,之后女方也要以同样礼物回敬。还要煮黄花,做黄色糯米饭供神,然后全家食用,民间认为这样可减少小红蚂蚁的危害。同时,有新生男婴的家庭还要备办供品,向社王报丁,请求社王保佑,并给同一辖区的各家分发红蛋,表示家里添丁进口

婆王诞节。又名小儿节、花婆节,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仫佬族认为婆王是专管小孩的神,祭祀婆王是为了祈求人丁兴旺,小孩一生平安无病。节日时,全村或同族的人凑钱杀猪,祭婆王神,之后分肉供祖先,家人聚餐。还有的蒸糯米饭和包粽子过节。若是家中有新生男婴,要向婆王报丁,并分红蛋或粽子给村上各户。有些地方,生有婴儿的人家,要请来道师在房门添置新花,以酒肉敬祀婆王。当日男女青年多到歌场唱拦路歌、讨情歌、新情歌、旧情歌等,互找对象,谈情说爱。

清明节。仫佬族较为隆重的节日,在农历三月间举行,受汉族影响较大。节日活动与汉族相似,以扫墓为主。仫佬族的清明节除各家在门口插两枝柳条和扫墓外,同宗共祖的还要共同凑钱买猪宰杀,祭扫远祖的坟地,有些远居他处的子孙,不惜长途跋涉,仍要赶回原籍与族人一同扫墓。与汉族不同的是,扫墓时要先到婆王庙祭祀婆王,之后再扫祖坟,这是由于仫佬族认为婆王主管繁殖人口,比祖先的历史要长、功劳要大之故。节日活动费用来源于宗祠,或是蒸尝田产,或是将先辈存下的银钱用于放债的利息,或是出租峒场所得。(www.xing528.com)

端午节。仫佬族的端午节与周围民族有相同之处,如包粽子,上山采草药烧水洗澡,把艾蒿、菖蒲挂在大门,在房屋各个角落洒上雄黄酒以示驱邪等。也有其特有的习俗,如仫佬族银姓要杀鸡买肉,到真神庙敬祭帮助仫佬族打赢官司的真神;所包粽子为一种特别长的三角形粽,用一种茅草包裹,并要赠给出嫁的女儿和外甥;将包粽的茅草结成草标,插在香火神龛上。此外,人们还要到田里拾田螺煮吃,认为吃了它,就不会生疮疖。

中元节。举行时间从农历七月初七到七月十五。七月初七,各家将祖先神灵接回家中,在香火台下另立牌位,早晚焚香供祭,每天都要祭祀后才能用餐。七月十四,备齐猪肉、鸡、鸭及酒菜,拜祭于祖先牌位前,并将事先做好的金银纸锭、纸马、纸衫烧化,寓意使祖先在阴间有吃有用,平安过日。七月十五早上,举行送祖宗下船活动,即把这几天烧化的纸钱、纸马灰用芋叶包成两包,上插燃香,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去。旧时认为,焚烧印有马的纸钱,是让祖先骑马而去。传说中元节接回的祖先是36岁前早死之人,没有资格入祖归宗,与供在香火台上的祖先同样享受后代年节拜祭的待遇。去世后,成为孤魂野鬼到处游荡,非常凄凉,只能在每年七月初七由后代接回家,与供在香火台上的祖先一起过节。这些祖先接回后,人们以虔诚的心,每日焚香燃烛进行供祭,以期让先人欢度节日,从而庇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人丁平安。

仫佬族的中元节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它与汉族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聚的“七夕”节不同,与壮、侗诸民族称七月节为“鬼节”相似,据说源于佛教盂兰盆会。仫佬族与壮、侗诸民族的七月节已将巫佛关于七月节的寓意融为一体,并结合了本民族的特点,因而在相似之中又各有特点。

八月社。又称秋社,在秋社日进行。八月社的仪式与二月社的基本相同。社日这天,全村仫佬族或同姓、同宗、同族、同冬仫佬族凑钱杀猪或买肉祭祀社王,然后分肉回家祭,全家聚餐。与二月社不同的是,八月社仫佬族各家要包的是一种民族特有的食品——桐叶糍粑,这种糍粑除自食外,还是赠送亲朋好友的佳品。

中秋节。仫佬族重要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举行。当天全村或同族要凑钱杀猪,祭祀白马庙,祈求白马娘娘保护禾苗,祭后各家分肉回家过节。同时家家户户用桐叶包源于秋社的桐叶糍粑,用来祭祀社王,也作为馈赠礼品。由于受汉族的影响较深,仫佬族也有拜月、赏月、吃月饼的习惯。小伙子还有给意中人送月饼的,即“八月中秋哥送饼,九月重阳妹送鞋”的民间习俗。另外,有些地方在节日晚上还有做野敬的习惯,这是巫术的遗留。

走坡节。仫佬族独具特色的节日,与中秋节同日。当天,仫佬族男女青年都要打扮一新,成群结队,来到山坡、路边、草地,对唱山歌,寻找恋爱对象,进行“走坡”。平时街圩也走坡,但人数最多、最为热闹的走坡当属每年的走坡节。对唱山歌时,一般是由男方先吹口哨、摇手帕以招引女方,然后开始唱“邀请歌”“相逢歌”,接着是“谈情歌”“初结歌”“算日歌”“取定歌”“分离歌”“重逢歌”“结双歌”“赞花歌”“思双歌”“同住歌”等。许多仫佬族青年就是在走坡节上找到知音、结为夫妻的。1984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根据广大仫佬族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并依据传统习俗,将农历八月十五定为仫佬族“走坡节”。因为青年在仫佬语中称“后生”,故走坡节又称“后生节”。

贵州仫佬年。是贵州黔南、黔东南一带仫佬族最主要的节日,时间为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兔日。年前,当地仫佬族人民要早早打糍粑、酿酒以备节日之需。届时,还要吃鸡、鸭、鱼等,富有的人家还要杀猪,有的是几户合起来杀一头猪。过年的头天,仫佬村寨要淘洗水井、灭火炉、包火种,过年的清晨要挑新水。过年这一天,家家户户放鞭炮,男女老少穿新衣,全家聚餐前祭祀祖先。仫佬族称仫佬年为大年,春节为小年。过大年比过春节更为热闹、隆重。仫佬年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相传仫佬族的祖先敬仰兔子的纯洁,曾以兔子作为定亲之物,成亲之日正好是农历十月第一个兔日,所以这一天就成为仫佬族的节日。过仫佬年,具有怀念祖先,继承传统,保持纯洁,不做伤天害理之事的意义。秋收已过,十月过年,是为了欢庆丰收、感谢祖先赐福。仫佬年在仫佬族来看是良辰吉日,常常有青年男女在这一天举行婚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