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执政党和国家机关而言,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更要带头维护法律的权威,切实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一、法治思维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一)法治思维的含义

所谓法治思维,是指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

法治思维:合法还是违法?

政治思维:有利还是有弊?

道德思维:善良还是邪恶?

经济思维:划算还是失算?

按照法治思维思考与处理问题,与按照道德思维、经济思维或政治思维思考与处理问题,有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

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马克思

案例2:俞可平:民主与法治是硬币的两个面 

         近日撰文就有关民主的几个关系发表看法,他说:“关于民主与法治,从根本上说,民主与法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互为条件,不可分离,它们共同构成现代政治文明的基础。民主的根本意义是主权在民,或人民当家作主。宪法和法律对人民民主权利的保障,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谈不上民主。若没有法治,公民的民主权利就有可能随时被剥夺,公民的政治参与就有可能破坏社会稳定,民主进程就有可能导致秩序的失控。”

     “法治包含法制,但不等于法制。法治意味着健全的法制和严格依法办事,但法治的实质意义,是宪法和法律成为公共生活的最高权威任何个人和任何组织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必须服从法律的权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的一种法治,只有在民主政治条件下才能真正实行。因此,法治的真谛在于民主。说有民主就无法治,要法治就不能要民主,这是危言耸听。”
             2009年03月19日 来源:《法制日报》

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

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

第四,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一)法治思维的特征

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在依据上,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处理法律问题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二是在方式上,法治思维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对待方式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矛盾纠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

三是在价值上,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是一种“多数人之治”的思维,避免陷入无政府主义或以民主之名搞乱社会;

四是在标准上,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不在于有没有法律或者法律的多寡与好坏,而在于最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

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1、法律至上

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是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神圣使命。对于执政党和国家机关而言,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更要带头维护法律的权威,切实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法律的至上性具体表现为: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优先适用性;

不可违抗性。

案例3:王斌余杀人案:情与法的冲突

案例4:大义灭亲的悲剧:道德不能代替法律

2、权力制约

职权由法定

  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

  违法受追究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第一,权力来源于权利(www.xing528.com)

  第二,权力服务于权利

  第三,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

  第四,权力必须受权利的制约(视频)

3公平正义观念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

   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规则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平等地受法律保护或受法律追究和制裁。

平等意味着否定特权与歧视

案例5:乙肝歧视第一案
案例6:模范女法官:宋鱼水 ——追求法律的公平公正,让胜败皆服 。

3、人权保障

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立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

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

司法救济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

4正当程序

中立性、

参与性、

公开性、

时限性。

实体与程序的关系

一是实体法程序法的关系

二是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关系

米兰达规则

“宪法要求我告知你以下权利:

1.你有权保持沉默,你对任何一个警察所说的一切都将可能被作为法庭对你不利的证据。

2.你有权利在接受警察询问之前委托律师,他(她)可以陪伴你受询问的全过程。

3.如果你付不起律师费,只要你愿意,在所有询问之前将免费为你提供一名律师。

4.如果你不愿意回答问题,你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终止谈话。

如果你希望跟你对律师谈话,你可以在任何时间停止回答问题,并且你可以让律师一直伴随你询问的全过程。”

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前提;

程序公正是保障实现个案实体公正最有力的制度保障。

案例7:从佘祥林案看国家赔偿

讲证据: 思考和处理法律问题要以证据为根据。

案例8:“小偷”起诉见义勇为者 喊抓小偷者侵犯名誉权

案例9:刑讯逼供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证据

案例10:偷拍偷录取得的证据合法吗?

三、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1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