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禁止地方兴建楼堂馆所

禁止地方兴建楼堂馆所

时间:2024-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准许各地盖楼堂馆所对于1959年前北京搞的十大建筑,总理认为这是个例外,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嘛,应该有个门面。但在那时,一些省的省会都为中央会议准备了一套豪华的宾馆。对于这一套,总理历来是反对的。到头来,那位天津市的领导遭到了总理严厉的批评。交通部门一而再再而三地检讨,并说这幢楼除了办公外,还有一些生产性的设备。

禁止地方兴建楼堂馆所

◆不准许各地盖楼堂馆所

对于1959年前北京搞的十大建筑总理认为这是个例外,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嘛,应该有个门面。但是外地其他大城市不能模仿。但在那时,一些省的省会都为中央会议准备了一套豪华的宾馆。对于这一套,总理历来是反对的。

大约是1961或1962年。天津市也搞了一个高级宾馆。那时,正赶上总理去天津检查工作。天津市的一位主要领导人就想让总理去那个高级宾馆住一下。他是想,总理住了,这样一来,他们修的这幢高级宾馆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合法化了。

到了天津,坐上天津市来接的小车,小车就向那个宾馆开去了。总理是老天津了,对天津的地理是很熟的。在车上,他见汽车开的路线不对头,不是向着他平时的老住处的方向开,他忙问:“哎,这是上哪去呵?”

陪同的天津市的领导同志说:“有一个新的地方,想让总理去那里下榻。”

“不行!别去!我不去!”总理马上就感觉出了这里头有问题。他生气地说:“快,把车给我开到老地方去!”汽车只好开到老地方去了。

后来,总理身边的同志去看了看这座不太大的宾馆,标准类似钓鱼台国宾馆一幢楼的规格,专门给中央领导同志来开会或视察时去住。他们的主意是,哪怕总理在那里住上一夜,他们修这个宾馆也就合法了。

但是周总理连看都不看。

到头来,那位天津市的领导遭到了总理严厉的批评。但修已修了,高级宾馆盖了也不可能拆掉,也只好下不为例了。[2]

1962年6月,总理陪外宾去东北参观访问。事毕,总理顺道来到了鞍山市巡视工作。当时正好鞍山市建好了一座新的宾馆。负责接待的同志准备让总理住到那里去,可总理来到宾馆一看,坚决不住,执意要换一个普通的房间。总理说:“宾馆为何盖得这样好?现在全国还有很多地方还比较困难哩?我不能住在这里!”后来总理又无意中发现市内新建的一个大礼堂,这个礼堂虽然只有千把个座位,可在很多地方仿造了人民大会堂廊柱式建筑的样子,大门前也有几根大圆柱子。总理看见了说:“什么?你们把人民大会堂搬到这里来了。”并马上指示:“这个礼堂不准用。”

接着,总理视察了鞍山钢铁公司的冷轧厂,这个厂是苏联援建的一项工程,1958年开始兴建。但是到1962年,由于苏方撤走专家,撕毁合同,合同规定的苏联设备还有一大批没有进来,只好撂在那里。总理说:“轧机主要零件还没有进来吧,看来人家是在卡我们的脖子,这没有什么了不起,打破封锁嘛。”(www.xing528.com)

当总理看到停工待料的一米二轧机时,他又说:“要是把盖宾馆的钱,花在这上面,该有多好哇。”

后来,为宾馆和礼堂的事,鞍山市的领导好一通深刻检讨,才过了关。

1950年代末期,一次,总理外出突然他看见路北面怎么又耸立起来了一栋大楼。他问秘书:“这是什么大楼?”

听说是现在的民航局的大楼。

总理一听就火了,喝道:“给我马上停下来。”

总理说:“我把你们这个秃顶的半拉子工程展览展览,看你们这些大搞楼堂馆所的还敢不敢再搞。”

当时还是国家遇到严重困难的时候,非生产性的建筑是在压缩之列的,贯彻调整整顿的八字方针嘛。总理要以此来教育更多的人。

就这样,一停就停了两三年,一直晒在那里没敢动。交通部门一而再再而三地检讨,并说这幢楼除了办公外,还有一些生产性的设备。这才开免了。

上面说的几个项目,都是几经曲折送上检讨后,才允许启用或复工的。总理果断处理这些事的心情,是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国家急需的建设和事业方面。总理日理万机,每天都要审批若干文件,可是,遇到不合时宜的报告,他是反复斟酌的,有时就给刹了车。周总理曾经说:“要我批准,签个字很容易。可是,国家的资金,人民的血汗,我是提笔千斤重啊!”[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