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征讲话【中国卷】

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征讲话【中国卷】

时间:2024-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同时也是唐太宗时代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正在这个时候,魏征这位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站了出来,用这篇著名的《十渐疏》驳斥了唐太宗的言论和所作所为,同时也考问了唐太宗的内心,令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而翻然悔悟,终成一代明君。

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征讲话【中国卷】

5.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征:十渐疏

背景资料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同时也是唐太宗时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权力会腐蚀人心,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唐太宗作为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有道明君,在位时间一长,内心也终究免不了要遭到绝对权力的腐蚀,逐渐抛弃了即位之初的那些优良传统,对个人的安逸和享乐也越来越重视了。正在这个时候,魏征这位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站了出来,用这篇著名的《十渐疏》驳斥了唐太宗的言论和所作所为,同时也考问了唐太宗的内心,令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而翻然悔悟,终成一代明君。

讲话实景

我在陛下身边做事已经十多年了,陛下又曾答应过我,要永远守着仁义之道,始终保持俭约朴素的作风。陛下说过的话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但是近几年来,陛下却渐渐有点有始无终的样子。现在谨向陛下分条陈述,希望有所帮助。

贞观之初,陛下不烦扰百姓,不追求物质享受,教化远及国外。可是,现在却派使者到千里万里之外,搜寻良马、珍宝。汉文帝谢绝千里马晋武帝烧毁雉头裘的事,陛下是知道的。陛下平时常说,要跟远古的尧、舜相比,可是现在的所作所为,不要说尧、舜,就连汉文帝、晋武帝也不如了。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一。

子贡向孔子请教管理百姓的道理。孔子说:“得小心谨慎啊!那好像拿一根烂绳子去控制六匹马。”子贡说:“何必那么害怕呢?”孔子回答说:“不依着道理去领导他们,就会和我们为敌,怎么能不怕呢?”贞观初年,陛下尽心竭力,爱护百姓,像对待儿子一样地给他们温暖,不随便兴动土木,现在却奢侈放纵了,很想动用民力,还说什么“百姓无事,容易骄情,让他们多服些劳役才肯听使唤”。自古以来,没有因为百姓安乐而导致国家败亡的。哪有担心百姓骄惰而让他们去服劳役的事呢?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二。

贞观初年,陛下对自己要求苛刻,为的是利国利民。近来却放纵嗜欲,大规模地劳役百姓。虽然体恤百姓的话还挂在嘴边,但心里想的却是自身享乐。陛下在恣意营建的时候,总是自我辩护说:“不这样做,对我不方便啊!”在君臣之间,谁又能和陛下去争论呢?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三。

贞观初年,陛下能够亲近君子,斥远小人。近来对小人轻佻而亲昵,对君子只在礼节上尊重。礼节上尊重君子,实际上是敬而远之;轻佻小人,实际上是爱而近之。敬而远之,就不容易看到君子的优点,不等别人去离间,就会疏远他们;看不见小人的缺点,就免不了会亲昵起来。亲昵小人,疏远君子,而想达到天下太平,这是没有听说过的事。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四。

贞观初年,陛下不爱珍宝奇物,不做无益于实际的事。可是现在呢,难得的物品纷纷进献上来而被收纳,享乐用品无休止地在制造。上面奢侈糜费而希望下面俭约朴素,大量地役使劳力而希望发展农业,那都是办不到的。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五。

贞观初年,陛下访求人才,像渴极思饮一样,凡是贤明人举荐的人才,你就会相信他,任用他,取其所长,唯恐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可是最近用人却只凭主观好恶,经过许多贤明人举荐才任用了的人,如果有一个人说他们的坏话,陛下就弃而不用了。就是已任用多年并得到信任的人,也会一旦受怀疑而被斥退。看人要看他平时的行为,看事要看已形成的结果。一个人说的坏话未必可信,多年的行为不可能突然发生变化。陛下对一人一事不从根本上研究,就加以肯定或否定,而致使佞人得志,谗言得逞,笃守道义的人被离间疏远。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六。(www.xing528.com)

贞观初年,陛下居高位处深宫,没有打猎寻乐的嗜好,潜心治国,天下太平。几年之后,意志就不那么坚定了,叫各地进献鹰犬,远到周边各少数民族。陛下骑马打猎游乐,常常早出晚归,倘若发生不可预测的变乱,难道能来得及解救吗?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七。

贞观初年,陛下对臣下以礼相待,民情能够及时反映上来。可是现在呢,官员们向你报告事情,常常连面都见不到,有时因为他们某些缺点,你就去追究他们细小的过失,这样,他们就是有一片忠诚之心,也无法倾吐真情了。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八。

贞观初年,陛下孜孜不倦地寻求治国的道理,还常常恐怕自己做得不够。可是近来,仗着功大业大,自负聪明,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欲望放纵,无故兴兵,侵扰边远少数民族。身边的亲信顺从陛下的意思,不肯进谏规劝,被疏远的人害怕陛下的威严,又不敢说什么。这样常此以往,危害可不小啊!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九。

贞观初年,连年的霜灾旱灾,使京城附近的人都向关外迁移。几年之间,老百姓扶老携幼来来往往,但终于没有一户逃亡。这是因为陛下能怜悯他们,抚恤他们,所以他们在死亡线上也没有二心。可现在,百姓被劳役骚扰得疲困不堪,关中的百姓受害更大,万一年成不好,百姓的心恐怕不会像以前那样舒坦服帖了。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十。

祸福没有一定的,全是人自己招来的。不犯错误,不吉祥的现象不会发生。现在旱灾遍及全国,坏人在陛下身边蠢动,这是上天发出的警告,这也正是陛下提高警惕努力治国的时候。千载一时的好机会错过了就不容易再遇到了。像陛下这样圣明的君主,本应该有所作为而不去努力,这怎能不使我忧虑苦闷,叹息不止呢!

经典解读

这篇《十渐疏》可以看做是魏征与唐太宗本人之间爆发的一场激烈辩论,同时也相当于是魏征在唐太宗面前的一次精彩演讲。在这篇《十渐疏》当中,魏征把唐太宗近一段时间的言行条分缕析,然后逐条进行批驳,批驳的矛头始终指向一点,那就是唐太宗现在已经变了,再不是即位之初那个励精图治、以仁义治天下的有道明君了。可以说,作为臣子的魏征所上的这篇《十渐疏》没给作为皇帝的唐太宗留半点面子,义正词严地把唐太宗骂了个狗血淋头。不过唐太宗从中感受到的是心灵的震颤而非狂暴的愤怒,这是因为在这篇奏折中,魏征拿来跟唐太宗当前的行为作对比的是他过去的行为,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全是唐太宗本人,这就是魏征的聪明之处了。试想,要是魏征把古往今来各式各样的人都拿来跟皇帝作对比,大肆挫伤唐太宗的自尊心的话,唐太宗就算再贤明,恐怕也容不得这样一个整天骂自己的所谓忠臣。

名句赏析

“贞观初年,陛下对自己要求苛刻,为的是利国利民。近来却放纵嗜欲,大规模地劳役百姓。虽然体恤百姓的话还挂在嘴边,但心里想的却是自身享乐。陛下在恣意营建的时候,总是自我辩护说:‘不这样做,对我不方便啊!’在君臣之间,谁又能和陛下去争论呢?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三。”

“在君臣之间,谁又能和陛下去争论呢?”魏征这话说得真是实在。真的,就算皇帝是历史上少有的贤明君主,又有几个人敢跟皇帝说这样的话呢?古往今来那么多大臣,不是他们不想和皇帝说这样的话,而是他们不敢,因为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了。一不小心,不仅自己掉了脑袋,全家都得跟着遭殃。

但是魏征敢。魏征之所以敢做这样的事,一方面是因为他认定唐太宗终是个贤明君主,另一方面,他知道皇上也是人,也希望能有几个人敢跟他说说心里话。正是抓住了皇帝有绝对的权力所带来的孤独感,魏征才成了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