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义形式概要与汉字文化圈的思想宗教

论义形式概要与汉字文化圈的思想宗教

时间:2024-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这种仪式的独特性,在这里所要论述的、作为其一个构成要素的“论义”中,更强烈地体现出来。誓愿讫,“论义”者发论端提问。“论义”了,入文谈经而讲讫。这是“论义”形式的大要。根据前面的考察,我们在相当程度上再现了唐代讲经仪式之“论义”的面貌。因此,在本文前半部分,叙述了包括“论义”在内的整个讲经仪式的演变和实况。

论义形式概要与汉字文化圈的思想宗教

三、“论义”形式的概要

如果将佛教基督教作比较,在礼仪的层面,相似相通的地方不少。特别是在天台、真言宗的密教仪式和天主教的礼仪中,有烧香与铃、钟、念珠和数珠等十分相似的行为,令到场的列席者惊奇。有人甚至说,念珠即源于数珠。但是,只要我们注意其差异,其各自的文化独特性就浮现出来,才能期待比较研究的真正成果。[37]

如在“序言”中已经论及的,佛教礼仪在与其他宗教进行比较时显示出来的独特一面,就是“讲经仪式”。而这种仪式的独特性,在这里所要论述的、作为其一个构成要素的“论义”中,更强烈地体现出来。因为,在其他宗教中,或许也有对教理的讨论,但将其作为一种法仪加以程式化,甚至成为独立的仪式的例子,我还没有看到。因此,要援引圆仁的记录和描述,[38]尽可能地追溯佛教“论义”的源流。即如前所述“(五)讲经”项,圆仁记有下面的文字:

讲师手持麈尾,一一申举施主之名,独自誓愿。誓愿讫,“论义”者发论端提问。提问间,讲师举麈尾听问者语。提问了,便倾麈尾,即还举之,谢问便答。帖问帖答[39]与本国同。但问难之仪式稍别。侧手三下后,申述解百前,卒而指之问难,如高声瞋目之人,竭力呼诤。讲师遭问难,但应答而不绕开诘问。“论义”了,入文谈经而讲讫。

概括上面这段话,就是:都讲提出质问时,讲师右手举着麈尾(一种团扇),提问结束后将其放下,然后又立刻重新举起,对质问致谢词并作回答。这是“论义”形式的大要。这种形式应是不断重复、一问一答地进行的。与日本的不同,似乎仅在于“问难”的语调非常激烈。(www.xing528.com)

如果我们把这种形式与日本天台宗的法华八讲那样的仪式作一个比较,会看到两者是太相似了,不禁让人惊叹。特别是,正是慈觉大师圆仁,继承了传教大师的传灯,有效利用在中国留学的经验和知识,具有建立现代天台宗法仪之根本的传承。因而,即使经历了一千年的隔绝,其传承的脉络并未丧失,或许也在情理之中。当然,如果对构成仪式的诸要素进行详细地考察,是有部分的变化的。但在根本上,宗教礼仪原本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会简单地因某个人的随心所欲而发生原型的改变。

根据前面的考察,我们在相当程度上再现了唐代讲经仪式之“论义”的面貌。那么,接下来就要转向“解释”的问题。为什么这种讲经或“论义”在佛教中盛行?为什么要手持麈尾?

但遗憾的是,这种意义上的设问总是不能提出。如对文献中如此频繁出现的麈尾或拂子,讲经中也仅仅说是消遣。但是,一种物件总是出现在宗教礼仪中,却仅仅是为了消遣,不是很奇怪吗?如果仅为消遣,不是可以选择更好、更容易操作而称心的物件吗?或者,反过来说,如果是那样无用的东西,还有什么必要经常携带呢?讲师手持拂子,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当然,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确认事实。不以事实为基础的解释不过是空理空论而已。因此,在本文前半部分,叙述了包括“论义”在内的整个讲经仪式的演变和实况。另一方面,关于文中的麈尾,其为何物,也已另作了尽力的考证。[40]近来,由于对“论义”功能解释的研究逐渐能有所推进,故将大致的见解陈述如下,还待诸贤批评。考虑到若反复进行文献考证,进入细密之考察,也许反倒使论述混乱。而且,关于“都讲”,已另有长文发表,[41]所以,下面只叙述推论之概要及总体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