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字文化圈思想与宗教:讲经仪式的顺序解析

汉字文化圈思想与宗教:讲经仪式的顺序解析

时间:2024-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本文将圆仁的原文作为首要的资料,同时参照其他资料,以抽出和揭示讲经仪式顺序的大纲。在公元593年荆州僧俗请求《法华经》讲经的祷告文中可以看到,从制定佛教仪式原型的释道安时代,座位的次序也已经确定了。

汉字文化圈思想与宗教:讲经仪式的顺序解析

二、讲经仪式的顺序

要进行佛教讲经仪式的研究,任何人都需参照的文献大概是日本天台宗僧侣慈觉大师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在其中公元839年旧历11月22日一项中,记载了对赤山院讲经仪式、新罗一日讲经式、新罗颂经仪式三种讲经仪式的详细描述。此外,还有关于法会的叙述散见其中。但作为概括的描述,此文是最好的资料。这条文献如此珍贵,以至可以断言:假如它不能流传至今,恐怕唐代讲经仪式的状况几乎就无从推想了。

关于此文,有很多研究。[6]因而,在这里,再次全文引述圆仁日记的原文,并逐一加以译注、解说,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而且仅止于此的话,只不过是一篇概述的文章。所以,本文将圆仁的原文作为首要的资料,同时参照其他资料,以抽出和揭示讲经仪式顺序的大纲。不过,如前所述,由于敦煌文书的发现,找到了与前辈学者不同的资料,进而也形成了获得更加详细调查结果的拙见,故将其中几项以注的形式附录于后。[7]

(一)辰时(8时)打讲经钟(惊众钟)。大众入堂、列座

这个“大众”,是指佛教中除导师及其他担任法会职务的僧侣之外的一般僧众。

(二)讲师、都讲入堂、登高座

“高座”,是讲堂中央靠近角落处特别设置的高座席。按照现代的描述,就是座席设于几层台阶之上,登上台阶安坐。

不过,这一制度似乎不是从原始佛教之初就有的。因为有文献可证,如《善见律毗婆沙》卷二[8]中有“王再思。昨日说大德、戒德章时,言不可设高台、大台,圣者坐于席否”的询问。隋暗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五十[9]中,也有“佛告众僧,我今已许于大众之中设高坐。请法师升坐说法,当使众悉闻”这一佛陀允许设立高坐的记载。当时,随着听众的逐渐增多,在平地上说法的方式开始改变,为了使讲话的声音能很好地传递,便设置讲坛使法师登上讲坛说法。在《法显传》义羲六年(410年)条中,可见到“四衢头皆作说法堂。月八日、十五日,铺施高座”的记载。从登上高台讲经这件事的性质来看,也是理所当然。正如有学者恰当地指出的,这决不是为了夸耀等级的差别而向大众显示权威

但是,和印度不同,中国最初就承认高座的制度。例如,《高僧传》卷一[10]《帛户梨密多罗传记》中记载,4世纪初西晋末年,当时的人们称呼这个来自西域的僧人为“高座道人”。而同一时期的释道安(312—385),在为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鼻奈耶》所作的序[11]中说:“其大高座沙门,则该兼三藏,中、下之高座,则仅通一(藏)或二(藏)。”因此,高座显然有大、中、小的区分。此区分中可见,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就有了高座的设置。[12]另外,据《太平广记》卷一一四所引《冥祥记》,似乎也称此为“经座”。

不过,登上高座后的坐姿,最初对中国人来说似乎是异样的,因为那是“企踞”。[13]所谓企踞,具体说是什么样的坐姿呢?现在对此未必清楚,应该是近似于盘腿坐,在现代日本佛教礼仪中,当指“跏坐”或“半跏坐”的坐姿。总之,是规定坐时应端正法衣而安坐。[14]

关于高座及其坐姿,马上会有一个疑问:在当时中国的儒家,情况又如何呢?其实际状况基本上是不明了的。但是,如果儒家也设立了讲经仪式(其起源和时代未详),那么就容易想象,按事情的常理,高座的设置是必要的。由于已经有了惯例,佛教的高座制度也就易于在中国被接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外来文化之被接受、摄取,若接受一方没有接受的态势或准备,文化的接受是不会那么简单、机械地发生的。

那么,登上高座之后,又是什么情况呢?对此,注[14]所引被认为是安世高译的《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中作了规定。在落座的同时,从入堂到登高座可能一直敲响的犍椎[15](佛教仪式中报告时间和事件的鸣响工具,如钟磐、木鱼等——译者)停止敲击,“宜先作赞偈之歌”,即先唱偈文。这一规定在唐代也实行了,斯坦因敦煌文书Stein 6551《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拟题)》中有:

升坐已,先念偈,焚香,当称诸佛、菩萨[16]之名。

可资为证。不过这里的偈是什么,不太清楚。

按照上述程序,讲师和都讲这两位僧人登上高座。何谓“都讲”,这是本文的重点之一,所以留在后面再论。这里想讨论一下两者的座位。这也是以孙楷第的详尽研究为代表的许多研究者所调查的课题,按照通常的规定,都讲坐于东侧,法师坐于西侧,皇帝等出席时,其座设于两者之北。[17]这一座位也是早就确立了。在公元593年荆州僧俗请求《法华经》讲经的祷告文中可以看到,从制定佛教仪式原型的释道安时代,座位的次序也已经确定了。[18]座次及其方位的问题,决不是小问题。因为辨明了这一问题,就可以显示出就坐之席位在整个仪式中所占职能的价值、轻重。在此意义上说,根据座席的方位的差异,可知都讲较法师处于下一个等级。此外,还有讲师(法师)北座、都讲南座的情况,其职能意义是相同的。在日本,讲堂多面朝南,所以多为东西相对的高座。[19]

另一方面,在上述“登高座”的过程中,普通大众呼佛名。

(三)下座中一僧人作梵

都讲、讲师登高座完毕,开始进行规定的事项,于是下座中一僧人(可能是维那)唱梵呗,此梵呗的歌词如下:

云何得长寿 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 得大坚固力/云何于此经 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 广为众生

这是在《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中也被引用的所谓《云何梵》。[20]根据《法苑珠林》卷三六呗赞篇叹部,此偈的出处是《涅槃经》。[21]

据圆仁的记载,作梵的僧人从此偈后半部分的“云何于此经”句开始唱诵,在唱完“究竟到彼岸”句、接着唱“愿佛开微密”一句时,其他众人“同声唱诵,说戒香、定香、解脱香等”。但是,“戒香、定香、解脱香”这句话,与前述《云何呗》之间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说明。对此,我的观点如下:

智升所撰《集诸经礼忏仪》中有一首长偈[22]:

云何得长寿 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 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 究竟到彼岸 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

a     b

解脱知见智 光明云遍法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 见闻普薰证寂灭 愿佛开微密 广为众说法

c      d(www.xing528.com)

按照圆仁的记述,唱完a“究竟到彼岸”、接着唱d“愿……”时,应该同声唱诵b“戒香……”。但此礼忏文却没有从a直接与d衔接,而是构成唱完b-c句后转向d的形式。就是说,b-c句是插入中间的。那么,圆仁的观察是不是发生了错误呢?

现有敦煌文献可以打消这个疑问,这就是斯坦因本S.2580,[23]其中虽有与礼忏仪所引偈文稍异之语,但基本上记录了如下相同的偈:

戒香定香解脱香 光明云台遍世界/供养十方无量佛 见闻普熏证寂灭

即这与b-c之间的语句基本符合。因此可认为,在作梵僧唱诵a而转向d的同时,其他众人并行地唱诵与《云何呗》不同的、“戒香……证寂灭”的词句。就是说,不是圆仁的记述有误,而是《礼忏仪》将本来并列或应分别书写的不同的偈,连成一行写了。或者也可以说,尽管原文是这样书写的(即从b到c是以注的形式用小字插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刊本逐渐不区别印刷了,于是造成了误排。另外,众人同声唱诵转至“戒香……”偈时,是要由施主配香的。“行香”,一般来说,出自《胜鬘经》的《如来妙色身两行偈》是著名的行香偈,这个“戒香……”之偈也适于行香偈。而且实际上圆仁也记载道:“唱梵呗间,维那使圆仁等入内、烧香。”[24]

(四)押座文

唱诵梵呗后,就要进入讲经的阶段了。在两者之间,还有唱《押座文》(亦写作压座文)的仪式。不过,关于这一仪式的存在,圆仁全无述及。随着敦煌文书的发现,才得到确认。题为押座文的文献早就被发现了,但是至于它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不一定清楚。由于以金冈照光为代表的前辈学者的研究,其全貌才逐渐明了起来。其研究详见于金冈照光著《敦煌文学》(大藏出版1971年,pp.118-122)之《押座文》。为论述的需要,此处引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佩里奥敦煌文书P.3849[25]如下一段文字:

夫为俗讲,先作梵了,次念菩萨两声,说押座了,索唱温室经。[26]法师唱释经题了,念佛一声……讲维摩,先作梵,次念观世音菩萨三声,便说押座了,便索唱经文了,法师自说经题了,便说经本文。

根据这段文字,也可明白,在“作梵”和“讲经”之间加入了押座文。另外,还有一个证据,在莫斯科的敦煌文书中有《大乘八关斋戒文一卷》中的解释文字。其说押座文是“作梵而唱”。[27]

关于使用押座文的顺序,可以从押座文的内容中得到确认。如其中有:“西方尚有白云台。四众啊,若听法,心灵皆敞开。愿闻法者,双掌合十,(其间)都讲来唱起经题(都讲经题唱将来)”,引出经典题目和词句的唱诵的“唱将来”的词语附于最后。[28]前引佩里奥敦煌文书P.3849“说押座了,索唱温室经。法师唱释经题”一句中,被要求唱诵的,实际上就是这个都讲。

(五)讲经

引出押座文,都讲宣读了当日要讲的经典的题目(称为“开经”仪式。其间大众散花三遍),紧接着,开始对题目的解释,即“开题”。开题是“法师”的职责。开题结束后,讲经即将开始。这里的主要目的不是叙述讲经过程的详细过程,而且也已经有前辈学者精到的分析、论述,以及我自己已发表的拙论,[29]所以只限于摘要地记述历来研究中已经明确的方面。

按照敦煌文书中发现的所谓讲经文,对讲经过程的概况可以作如下描述:首先,都讲宣读所应解释的经典的一句,法师奉之运用散文体对此句作出通俗的解说,接着,用以七言为主的韵文归纳其解说,并唱诵于听众。这种“经、白、唱”成为一个循环,持续下去,直至解说经典文本结束。于是,如果经文本身较长,讲经仪式也就不能一次完成,要经过好几次甚至持续达数月。

惯例是将经文文本划分为三门。说到“三门划分”,首先想到的是东晋释道安的“三分科经”,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种(若大胆地用现代语言意译的话)相当于“序论、正文、结论”的经典内容的分类法。[30]唐代的讲经活动很多情况下也是依据这种分类法(可能是从印度传来的分类法)进行的(佩里奥本P.3808长兴四年[933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即是其典型例子)。但是,这里想要指出的是,同样表述为“三门划分”的,还有其他分类法。

这就是佩里奥本P.2064《四分戒本疏》卷一抄本[31]所使用的分类方法。它开篇写道:“凡欲开经题,先作三门分别,后乃随文解释。”与将全文划分为序、正宗、流通三部门的分类法不同,这是在进入经文之,先进行亦称为“三门区分”的解释。根据下文,这种情况下的“三门区分”,应当是如下分类方法:首先,确认应讲解的经典属于经、律、论三藏的哪一部分(第一门);其次,假如此经是属于律藏部分的经典,那么就要判断它又属于哪一部律经(第二门);最后,解释此经的题目(第三门)。关于此种“三门区分”的由来,是今后的课题。总之,在唐代,其与释道安的方法等至少两种分类法普遍流行。因其表达方式或名称同为“三门区分”,就认为都是释道安的方法,这种常识性的观点是危险的。

都讲诵读经文的方法,叫做“转读”或“咏经”。不难想象,这种转读与现代所举行的“大般若经转读”等是不同的。但是关于其实际的、确实的面貌,还是不清楚的。孙楷第引《南齐书》卷三十三《王僧虔传》文,举出南朝士大夫一般称读书为“转诵”的例子。[32]因而转读或许是与读书有某种关系的方式。但那不过是把读书说成转诵的一个例子,所以其实际的状况仍然不能清楚地确定。我在巴黎留学期间的指导教授多米维尔,在法兰西学院课程中,采取了以“转读”的“转”为“啭”的观点。

接下来,法师要解释都讲唱诵的经题。那么法师以什么为基准进行解释说明呢?关于这个问题,现阶段的研究不能说是充分的。不过平野显照在其《敦煌本讲经文与其佛教经疏的关系》[33]中,发表了如下值得注意的看法:

讲经文的散文部分,并非完全是根据作者自己的构想,在很多地方都清楚地显示出,它是依据已有经疏写成的。反过来也可以说,相关的经疏对讲经文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略)如果可以推测的话,与各种讲经文偶然发生关系的经疏,大部分都是慈恩大师窥基(623—682)所撰之作。由这个例证可以看到,上述窥基的疏的优越性是被讲经文作者们广泛认可和接受的。(中略)但这不过是一个假设。事实是,讲经文的形成,至多只是以经疏为媒介。(中略)总的说来,按经疏的结构,使用“经”或“经曰”、“赞曰”、“述曰”等语句行文的方法,以笔者浅见,是从窥基开始的。因而,讲经文中的“经曰”、“白”等结构,是与此有关系的。

按照平野的看法,确实应该承认经疏与讲经是存在某些关系的,但哪个在先,尚不能确定。因为讲经仪式并非唐代才开始出现的佛教仪式,而是在窥基以前很早就开始了。

以上夹杂着笔者拙见,追溯了讲经仪式的问题及进展的概况。上述讲经仪式的结构,是以圆仁日记为基础,根据佩里奥敦煌文书P.3849、P.3770、孙楷第著《唐代俗讲轨范与基本之体裁》(载《俗讲、传说和白话小说》)及其他研究,而构想、再现出的仪式程序。这种再现与唐代的实际情况是相当一致的,这能够从下面列举的斯坦因文献S.2073《庐山远公话》(《敦煌变文集》上集,p.185—187)的故事中看出。因为这个故事的创作并讲述,被认为是反映了当时的仪式和状况。

如果与上面所描述的讲经仪式的程序相对应来说,那么上文中的a部分,相当于(一),b相当于(二),c相当于(三),d出现于前引斯坦因文献S.6551,与行香偈相关联,e归入(五),是“开经”,f是“开题”,然后,善庆者闯入并提出了难题(即“论义”,在下章论述)。形成的如此程序正与上述讲经仪式的顺序相符合。反过来说,《庐山远公话》证明了我在上面设想、再现的结构是没有偏差的。

在这条文献中,讲经之后,是有问答的。同样地,实际上圆仁也有讲经之后“论义”的描写,[34]因而对此应设“(六)论义”一部分来加以说明,这将在后面单独论之,故此处接着进入“论义”之后的步骤,先论述修习法仪。

(七)回向梵呗

(八)讲师、都讲、大众等退堂

至此,讲经仪式就大体结束了,其后实际上还经常伴有“覆讲”的仪式。大概情况是:担任覆讲师职务的僧人,将当天讲义的经文的大要再次流畅地向听众讲解。[35]道安最初也曾经担任佛图澄讲义的覆讲,这是很有名的。这种制度也能在儒家中见到,《梁书》卷四十许懋传中,有担任毛诗“覆讲”的记载。关于唐代佛教的覆讲与这种儒家的覆讲之间的关联,现在还不清楚。道端良秀说:“这(佛教覆讲)在今天的日本与复演是一回事,与在我国早已实行的讲师、复师制度可以说是相同的。”[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