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一轮改革,是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的战略部署中的重要环节。党中央正式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早于“16号文件”的发布,但是,高校在实际工作中,把高校思想理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融为一体,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强大态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自然要将这一内容纳入其中。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持续发展

一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实际,首先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一轮改革,是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的战略部署中的重要环节。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实践中,党中央全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见解,令人瞩目的有以下四个新见解。

一是在总结我国四分之一个世纪多的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党执政的新理念。

二是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问题的研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党的全会的形式,专门研究党的执政能力的问题,对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怎样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了十分深刻的探索,对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问题作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思考。

三是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长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也是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宏伟得多的社会发展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对我们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即从原来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推进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实现了经济上的富强、政治上的民主、文化建设上的文明和社会发展上的和谐四者之间的内在统一。

四是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上的和平发展。

党中央提出的上述四个重大理论,实际上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决策。与此同步,在思想政治建设上,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2004年初发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了面对新形势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作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决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工作提出来,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是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的。

也是与此同步,党中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16号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作出重大决策。特别是2004年春,胡锦涛同志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批示,为我们近一年半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工作的推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之势,高校开展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工作:研究了高校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探讨了如何根据党中央的新的要求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等问题。党中央正式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早于“16号文件”的发布,但是,高校在实际工作中,把高校思想理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融为一体,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强大态势。(www.xing528.com)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来是随着我们党在理论上的重大进展,在战略上重大调整而不断发展、不断推进的。这次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党中央如此重视而且决策如此迅速,正是以上述新形势和新情况为背景的。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点,以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统一思想、统一部署,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绩效。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除了以上提到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之外,还涉及三个“全面性”问题,这就是:

第一,要全面地总结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即“两课”教育教学工作。对待这几年的“两课”教育教学工作,既不能因为取得了很大成绩,就看不到存在的问题,也不要因为还存在某些问题,而对已经做的工作轻率否定。“16号文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部署,包含了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工作及其经验总结。这次新的课程设置的提出,并不是因为原有课程体系有什么局限性,而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世界政治格局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对原有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比如,在1998年提出课程体系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没有提出,而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自然要将这一内容纳入其中。所以,应该全面地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经验、成绩以及不足。

第二,要全面地认识我们现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处在一个时代急剧变化和社会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带动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格局的急剧变化,我们必须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和估价这一切;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提出很多新的问题,许多深层次矛盾凸显,需要我们给予深刻认识、妥善处理和切实解决。此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当代大学生成长道路的独特性,都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和要求。总之,我们应该从这五个方面,即从认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从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的变化,从认识科学技术的变化,从认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从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变化,来领会这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我们推进新的课程设置改革的自觉性。

第三,要全面地理解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问题。1998年开始实施的课程设置,从课程体系来看包含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阐述,其内容是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第二个层次是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门发展的科学,它最突出地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1998年的教学方案中,设立了“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两门课;第三个层次是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认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加强自我思想道德修养等等。

现在推出的新的课程设置,对原有的课程设置作了重要调整。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新的课程设置强调了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社会现实和中国历史这三个方面教育的结合,突出了通过理论、现实和历史这三者的结合,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全面地理解课程的相互关系、课程内容上的有机结合,才能在课程的总体建设上取得明显的成效。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突出了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强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目标。所以,我们在关注“全面的”发展时,还要注重“协调”发展的问题。特别要注重协调好由原有的课程体系向新的课程体系转化中的各种关系,要力求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特别要处理好教师在新旧课程体系转换中必然出现的间断性与大学生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连续性的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地认识当今社会发展和课程建设发展的关系,全面总结我们的经验,全面地认识新的教育教学要求,全面地理解这次新的课程体系的内容等等。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持续发展。这里面包含着很多教育理念的创新。比如,我们现在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这里的“为本”就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书育人,学生为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必须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和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大力提升这支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是对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而言的。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的来看,从我们的教育对象来看,我们又要以大学生为本。这两个“为本”,只是角度不同,不能以一个来否定或者削弱另一个。总之,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定要锐意创新,其内容要更好地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学习实际,贴近大学生未来成长成才愿望的实际,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