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就业焦虑调适的认知方法

大学生就业焦虑调适的认知方法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就业焦虑调适的认知方法揭水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研究表明,大四学生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全国正常人水平,就业焦虑是困扰大学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择业时状态焦虑水平上升幅度较大,而特质焦虑水平上升幅度不大。而焦虑障碍的焦虑程度与诱发焦虑的事件极不相称。

大学生就业焦虑调适的认知方法

大学就业焦虑调适的认知方法

揭水平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我们也参与其中。就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就业焦虑(anxiety of obtaining employment)而言,咨询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准确把握就业焦虑的性质与特点是对就业焦虑进行有效调适的前提,认知方法是调适就业焦虑的主要有效方法。

一、就业焦虑的性质与特点

焦虑(anxiety)是一种综合的负性情绪,是在人们主观预期有挫折、威胁、压力等事物或情境将要来临,而自己感到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于是产生以紧张为主并伴以忧虑、恐惧、不安的不愉快情绪体验。心理学家一般认为焦虑由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等四个因素构成和体现。每个人都会有焦虑的经验,适当的焦虑是发挥潜能、解决问题、度过难关的动力之一。但是,如果焦虑在强度上过高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使个体丧失建设性的社会功能,影响其正常的生活与工作,或继续引发精神上或身体上的症状。

大学生就业焦虑是大学生在面对毕业求职问题时,对可能出现的无法实现原初就业目标时所产生的焦躁不安情绪体验。研究表明,大四学生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全国正常人水平,就业焦虑是困扰大学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就业焦虑上,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性别差异、院校类型差异。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处于中间层次的院校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重点院校和专科学校学生。

施皮尔伯格(Spielberger,C.D.,1966)将焦虑分为状态焦虑(state anxiety)和特质焦虑(trait anxiety)。状态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紧张、恐惧、忧虑,一般为短暂性的。特质焦虑则是相对稳定的,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且具有个体差异的焦虑倾向。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择业时状态焦虑水平上升幅度较大,而特质焦虑水平上升幅度不大。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期间的焦虑主要是一种状态焦虑。

就业焦虑不同于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DSM-Ⅳ-TR,2000),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就业焦虑有明确的原因,因择业过程而产生,随择业过程的结束而消失。在一项对毕业班的学生前后进行的三次焦虑测试中发现,就业临近时的第二次测试达到最强烈的程度。但焦虑障碍的焦虑体验是弥漫的、持久的。二是就业焦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择业的场面、对自己的影响程度是相符的。大场合的、对自己影响较大的择业面试,焦虑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小范围的、对自己影响较小的择业面试,焦虑程度轻,持续时间短。而焦虑障碍的焦虑程度与诱发焦虑的事件极不相称。三是就业焦虑较少伴有精神运动性不安和精神神经功能障碍,而焦虑障碍常有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的精神运动性不安症状,也常伴有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二、就业焦虑调适的认知方法

根据耶克斯-多德逊定律(Yerkes-DodsonLaw,Yerkes & Dodson,1908),适度的就业焦虑可以唤起警觉,集中注意力,使事情向积极的方面转化,是有利的;适度的就业焦虑可以产生一种压力,增强积极向上的动力,是必要的。只有不适当的高焦虑或者长期处于焦虑状态才会影响求职过程,使人不能平静自如地应付就业中的种种挑战,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需要设法及时予以缓解或消除。

有关焦虑的理论很多,影响较大的有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及认知心理学对焦虑的解释。其中认知心理学对焦虑的解释成为了目前的主流观点,强调认知模式(cognitive schemas)是焦虑发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Beck,A.T.&Emery,G.,1985)。当一个威胁被知觉到时,相关的认知模式被激活,对事件意义的评价由这些认知模式决定,对事件最后的解释是事件与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认知理论,焦虑情绪调适的有效策略就是改变目前不恰当的认知模式,形成适当的认知模式,通过认知的改变或重组来实现焦虑情绪的改变。为此,我们针对就业焦虑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在借鉴心理咨询的一般认知方法基础上,通过尝试和总结,找到了以下调适就业焦虑的有效的认知方法:

1.SWOT方法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年学子具有这样的特点:富于幻想,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同时对社会和自己缺乏清晰和准确的认识。这一特点在就业问题上表现为就业期望值过高,对社会和自己又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容易遭受挫折和产生烦恼。因此,我们认为引导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认识社会是调适就业焦虑的基础,要帮助大学生深入分析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价值取向、知识、技能,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发展潜力。那么怎样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呢?一般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进行:运用心理测评手段,与别人比较,征询他人评价,经常的自我反省,总结过去的经验,通过专家咨询。同时还要通过搜集资料和亲身体验来客观认识社会现实和职业要求。(www.xing528.com)

在充分认识自我和环境之后,可以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梳理和整合。SWOT是四个英语单词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和Threat的缩写,分别表示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一般来说,优势和劣势从属于个人本身,而机会和威胁则更可能来自于外部环境。具体来说,“优势”就是找出自己出色的方面,尤其是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优势的方面,如语言表达能力强、社会关系资源丰富、身体素质好等;“劣势”就是发现自己与竞争对手相比处于落后地位的方面,如不善于交际、活动能力比竞争对手差等;“机会”是指明确有利于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一些机会,如新的职位或岗位的设立、公司处于成长期等;“威胁”是指预测存在潜在危险的方面,如企业走向衰落、本行业人员的淘汰率高等。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面临的各种职业发展机会进行评估,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适当的职业生涯目标,选出最优发展机会,减少由于不知己知彼而产生的惶恐不安。

2.平衡单方法

在就业决策过程中,大学生颇感困难的是对不同选择方案的评估。平衡单方法可以帮助大学生具体地分析每一个可能的选择方案,权衡各种方案实施后的利弊得失,最后排定优先顺序,择一而行。平衡单(balance sheet)由詹尼斯和曼(Janis & Mann,1977)设计。在就业决策过程中具体运用平衡单时,我们引导大学生将思考方向集中到四个主题上:自我物质方面的得失,他人物质方面的得失,自我精神方面的得失,他人精神方面的得失。个人物质方面的得失包括:收入、工作的困难、升迁的机会、工作环境的安全、休闲时间、生活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就业机会等。他人物质方面的得失包括:家庭经济、家庭地位、与家人相处的时间等。个人精神方面的得失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成就感自我实现的程度、兴趣的满足、挑战性、社会声望的提高等。他人精神方面的得失包括:父母、师长、配偶等。采用平衡单方法决策的一般程序是:(1)列出优先考虑的职业;(2)填写平衡单,对四个方面的得失加以分析和梳理;(3)对所列各项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按重要性程度用数字1~5赋权;(4)计算每个备选职业的总分并排序。理性平衡单可以帮助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思考清晰化,减少患得患失或犹豫不决而产生的焦虑。

3.理性情绪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在情绪的产生中起了关键作用,人的不良情绪也来源于头脑中不合理的观念和对事物不恰当的认识。要消除不良情绪,就要从改变不合理的观念入手。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Ellis,A.)基于这样的观点,创立了理性情绪疗法(Ration Emotive Therapy),强调心理咨询应致力于个体认知的改变来促进个体情绪和行为的改变。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与不合理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减缓和消除就业焦虑就需要改变种种不合理的观念。运用理性情绪方法来减缓和消除就业焦虑的基本程序是:(1)找出使大学生产生异常紧张情绪的诱发事件,例如,面试失败;(2)分析自己对它的解释、评价和看法,从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信念,并且探讨这些信念与所产生的紧张情绪之间的关系;(3)扩展自己的思维角度,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动摇并最终放弃不合理信念,学会用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还可以通过与他人讨论或实际验证的方法来辅助自己转变思维方式;(4)随着不合理信念的消除,紧张情绪开始减少,并产生出更为合理、积极的行为方式,行为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又促进着合理信念的巩固与情绪的轻松愉快;(5)个人通过情绪与行为的成功转变,从根本上树立起合理的思维方式,从此不再受焦虑情绪的困扰。

4.自我教导训练方法

自我教导训练是梅钦鲍姆(Meichenbaum,D.,1985)设计的一种具有明显认知模式重建特征的训练方案。自我教导训练的实质是通过处理内在对话,从而改变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所谓“内在对话”,它是一种自己说、自己听的自我沟通过程。人们对自己所说的话决定了他们所做的事。高焦虑者通常使用的自我对话往往带有自我批判或自毁的性质。例如,一个高焦虑者的自我对话可能是:“面试使我害怕”,“我不是搞销售的料子”等。对于处于焦虑状态的毕业生,进行自我教导训练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自我观察。通过反思自己的就业行为,找出不舒服的情境,说出并写下与情境有关的负向内在对话。(2)寻找积极的内在对话。寻找与原有非理性观念不相容的思考方式,并用新的内在对话来表达。例如,在处理焦虑方面,对自己说:“保持平静,慢慢地深呼吸,没有什么好紧张的。”“紧张没有什么可怕的,这只表示我该运用学到的适应技巧罢了!”“面试结果并不重要,尽力就行了。”(3)学习新的技巧。在现实情境中练习新的内在对话,并掌握一些有效的应对技巧。自我教导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避免先前那种令人难堪的内心独白,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加努力面对现实的勇气。

5.注意分散转移方法

心理学认为注意与认知过程紧密联系,情绪过程与认知过程相伴。因此,采取注意分散转移方法就可以改变当前的认知内容和情绪状态。对于处于就业焦虑状态的大学生,当他们在胡思乱想、坐立不安时,就可以采用注意分散转移法,如找一本有趣的书读,或从事自己喜爱的娱乐活动,或进行体育运动,以达到缓解紧张状态和乐而忘忧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