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化情境和人化情境的分析介绍

物化情境和人化情境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后教师把话锋一转,把学生想了解这奇妙现象道理的兴趣引导到学习《动量和冲量》的课题上来。有一位初中物理老师,讲“运动和静止”时,是这样设置教学问题情境的。

物化情境和人化情境的分析介绍

第二节 物化情境和人化情境

一、创设物化情境

物化情境指让学生自己觉察到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通过问题得到体现。物化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形成寻找问题答案的心向,从而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情境: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述情境、体验学习情境等。

例如,小学科学课上,比较酒精和水的重量,为避免学生机械性活动,可以先让学生经历以下活动。用相同的杯子分装两种液体,使酒精略高水面1mm(稍加热),让学生比较谁重?从理论上讲是水重,但不说明情况,依感觉来判断时,都认为酒精重,这就形成一个错觉实验。这种错觉使人感到意外,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样理想的情境活动不是随处都有的,需要不断积累,收集教师的经验和构想,制作适当的教具,灵活处理教材,并使之系统化。又如,英语课堂中,教house和building时,教师光口头讲,不如给学生看一幅图片,这样能更有效地表达丰富的语言信息和概念。再比如上初一英语Lesson34和Lesson 35Come and meet the family时,由教师出任导演,6个学生分别扮演对话中的人物Jim、Li、Tom、Father、Mother、Kate,在简要介绍对话的背景后,要求他们在表演中要伴有诙谐有趣的动作表情。这样,整个对话实质就成了一个生活展现短剧,学生在形象、逼真的动作表演之中轻松地学会了知识,激发了创新情感。

如在“杠杆平衡条件”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情境的创设来引入问题:上课伊始,教师扛着拖把(图1)累得夸张地弓着腰走进教室,同学们见状,哄堂大笑。

img3

图1

生:老师,你真没用,一个拖把把你累成这样。

师:什么?我没用?你上来试一试。

“试试就试试。”一学生边说边轻松地扛起拖把。

师:等等,别忙着走。

教师把拖把柄一点点地往后移,只见那位同学越来越吃力,这时全班同学笑不起来了,深深地陷入沉思之中……通过创设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杠杆的平衡与力及力臂的关系,然后通过讨论与质疑认识到杠杆的支点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支点。学习情境中的问题与知识本身相异,学生不能在课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只有经过艰苦的、同时又趣味盎然的探索过程,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意义,并获得科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和情感的体验。

例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可以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如下情境:准备两个相同的盛满牛奶玻璃瓶,一瓶敞口,一瓶密闭,各插入一根塑料吸管,老师让全班同学分别推荐一位力气较小和一位力气很大的同学上来,把敞口的给力气小的同学,密闭的给力气大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先吸完。

师:猜猜看,谁先吸完?

生:(大部分)力气大的先吸完。

两人比赛结果却出乎大多数同学的预料,力气小的同学很快吸完了,而力气大的同学吸得面红耳赤也没有把牛奶吸出来;在学生的意识中,把牛奶吸上来,是因为力气大的缘故,结果出乎意料,引发了学生重新审视问题并思考其中的原因,从而提出问题“究竟是什么力量把牛奶压入口中的?”“怎样才能让力气大的尽快喝完牛奶?”

二、创设人化情境

人化情境系指教师、学生作为参加教学活动的人相互作用的情境。创设高效的人化情境,首先教师要以自己饱满的教学激情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要以自己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激励学生孜孜以求的精神,要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激起学生内在的旧知与学习新知的矛盾,有目的地制造一种强烈认识情感上的冲突,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心理状态;其次,教师应当在理智闪光的同时给予情感投入,采取与学生情感接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运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感情、精神、毅力、想象、语言、能力、技巧的感染,与学生产生情感协调效应;再次,在教学中应增加生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促进学生思维相互启发,让同龄人之间更多地交流经验,使学生在心理上有安全感。

设置情境的方式方法很多,可以把许多优秀教师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方法大致归成以下六类。(www.xing528.com)

(1)提出一个与学习新课有关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想要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兴趣

如,教师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他设置的问题情境是这样的:首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同学们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肉眼看,两个图形差不多大,有的学生说长方形大,有的却说正方形大,看法不一致。这时教师对同学们说:到底哪个面积大呢?凭眼睛看不行,我们可以通过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大小来判断。那么,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又如,北京125中的李凤梧老师教高中物理动量定理时,正好是足球世界杯赛的前夕,足球赛是高中学生最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李老师在课上就结合足球赛,让学生运用动量定理研究怎样解决“临门一脚”的问题,学生们一听,马上就来精神了,在讨论过程中发言十分踊跃。通过讨论,学生搞清楚了,“临门一脚”时,要使足球直射冲入球门,必须练就过硬的脚力,使脚力的冲量满足使球飞向球门所需要的动量的变化。这节课同学们通过“临门一脚”的实例搞懂了冲量与动量变化的等价性,下课之前,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拍手欢呼起来。

(2)提出一个包含所学课题的奇特现象

设置问题情境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教师讲述一件真实的但很奇特的事情,使学生感到惊奇,真有这种事吗?怎么解释这种奇特的现象呢?隐藏于奇特现象后面的科学道理是什么?同学们迫切希望老师给予解释,而这个道理也就正好是本节课要学习的科学原理。

东北师大附中的一位物理老师,也是教《动量和冲量》,他却用另外一件奇妙现象引入课题。他说:“同学们,你们见过这样的杂技表演吗?一个人躺在长而尖的钉子上,再用石头压着,再用大锤子使劲捶,而这个人却安然无恙,这是为什么呢?不学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然后教师把话锋一转,把学生想了解这奇妙现象道理的兴趣引导到学习《动量和冲量》的课题上来。

有一位初中物理老师,讲“运动和静止”时,是这样设置教学问题情境的。上课一开始他就问学生:“你们听说过用手抓飞行的子弹的事吗?”这个奇怪的问题问得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开始思考了。过了一会儿,课堂活跃起来,有些学生反问道:“子弹飞得那么快,能用手抓住吗?”教师肯定地回答说:“我就听说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有一个小虫在身边蠕动,他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哎呀!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同学们都感到很惊疑,很想了解其中的奥秘,这时教师话锋一转,说:“这是什么道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运动和静止’。”

设置情境,有时还可以先提出一个与新课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凭常识猜想答案,然后教师说出学生完全意想不到的结果。怎么会是这样呢?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兴趣,这时教师结合这一实例来讲解今天要学习的理论。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教《排列组合》,他在讲台上放了7盆鲜花,并向学生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有一位科学家有7盆鲜花,要按不同顺序摆放在窗台上,每天一个样,不能出现重样,可以摆多少天?”同学们凭生活经验一想,大概会有十几种或几十种摆法吧?教师告诉学生,经过计算,有5040种摆法,一天一个样,可摆13年9个月零19天。真能摆这么多天吗?这是怎么算出来的?接着教师引导同学们学习排列组合的计算公式。

有一位小学自然教师,他教《凸透镜》一课时,讲述了一个“用冰取火”的有趣故事,以此把学生引入要学习的课题。他说:很早以前,有一批旅行家乘船在海上航行,被狂风困在一个孤岛上。当时正是冬天,岛上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因为火柴被海浪打湿,连生火取暖都成了问题。大家面临着被冻死、饿死的危险。这时有一个叫克劳波尼的人,是一位物理学博士,他用刀子割了一大块冰,并且把它削成一个中间厚、边上薄的大圆饼状的东西,然后用手把冰面磨光。博士把这个大冰饼放在太阳光下,阳光透过大冰饼后便聚集在一点上。博士又把衣服上易燃的棉绒放到这个光点上,几分钟后,棉绒着了起来,用冰取火成功了,伙伴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讲完这个有趣的故事以后,这位教师画龙点睛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知道吗,这个中间厚、边缘薄的冰块,实际上就是一个凸透镜(这时教师板书课题:凸透镜)。凸透镜为什么能聚光呢?它还有什么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由这种用有趣故事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特别能调动学生学习新课题的积极主动性。

(3)设置问题情境后,引导学生猜想和论证

中学数学课上老师教“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时选用了“发现教学法”。他先提问复习了实数比较大小的定义,然后就引导同学们从具体数字的不等关系中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提出猜想。例如,同学们猜想:若a>b,b>c,则a>c。在这节课上,同学们自由组合,互相启发,互相讨论,一共提出了12条猜想。这12条猜想是否成立,暂时还不知道,只有经过严密的论证才能作出结论。同学们很想知道自己的直觉是否正确,于是第二节课教师引导大家用实数比较大小的定义逐条验证这些猜想。通过验证发现,有的猜想可并为一条,有的猜想不能成立,应该予以否定,最后得出不等式的n条基本性质。然后,教师让同学们看看书上介绍的4条定理和8条推论。通过对照,同学们发现,经过论证成立的n条基本性质中,有9条(3条定理,6条推论)就是教科书中介绍的,这9条基本性质不是从书上学到的结论,而是同学们自己探究发现的,书上还有l条定理、2条推论同学们没有猜想到,这时同学们通过看书学习了这3条基本性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发现的n条中,有2条是书上没有的。书上没有的这2条猜想是否正确,当同学们通过论证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时候,“我们发现定理了!我们发现定理了!”创造发现的幸福感,创造发现的美感激动着全班学生的心,全班沉浸在自己获得新知识的精神享受之中,这种情绪体验反过来又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一种再次获得这种愉悦的情绪体验的需要,这时学生对学数学已经是一种内心的要求了。

(4)摆出对立的观点让学生辨析

根据学生对某一问题认识上的差异或模糊处,挑明认识上的矛盾,摆出对立的两种或几种看法,似乎都有道理,或者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引起争论,让学生比较、分析、辨别,从而激发学生全面、深入认识事物的兴趣,这也是一种设置问题情境的方法。不论是成人还是学生,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总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只想到一面到考虑到多方面的过程的,只有通过讨论、通过对多种意见的比较,才能深入、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但是学生往往由于生活经历少、分析能力差,对教材中一些问题理解不深。如果教师采用直接灌输的方式分析给学生听,有些学生可能听进去一点,有些学生的思维则可能跟不上教师的分析进程,失去听课的兴趣。教师让学生阅读完一段课文后常常问学生:“有问题吗?”少数学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多数学生除了问问“这个字是什么意思?”以外,涉及要深入理解教材的问题,却很难提出。许多学生连问题也提不出,如果问他们:“那么你们全懂了吗?”他们会说:“我也不知道。”提不出问题,也就不可能有深入的思考。学生自己提不出问题,那么,怎样让学生产生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呢?许多优秀教师的策略之一,就是由教师来挑明认识上的矛盾,摆出不同看法,让学生去选择和辨别。

特级教师钱梦龙教《石壕吏》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以及诗歌表达思想的方式,在指导学生读懂全诗以后,故意引入一个认识上的分歧,他说:“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表过态。你同意这个观点吗?”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表示同意,有的不同意,于是大家从诗中去找根据,展开了争论。通过争论、通过各种意见的交锋、比较,最后大家统一了认识:诗人杜甫在这首诗中是通过刻画人物和描写情境来表达自己的态度的,诗是用形象思维的。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出来说话,但同情谁、憎恨谁,态度是很明朗的。说《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是没有根据的。

钱梦龙老师教《谁是最可爱的人》这课时,“思考和练习”中有一个问题:“作者选用了哪些典型事例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钱梦龙老师认为,这样提出问题缺乏启发性,问题过于平直,不能挑明矛盾以引起思考。他从另一个角度摆出两种对立的观点,他说:“作者在本文中只举了三个例子,他认为‘用不着多举例’了;有人却认为多举些例子更好。你同意谁的意见?理由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是一样的,但是钱梦龙老师的问题挑明了认识上的分歧,更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一位政治教师在讲“正当防卫”一课时,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引起争论,他先不给正当防卫下定义,而是摆出三个案例,其中一个属于正当防卫,两个不属于正当防卫,让同学分辨。在讨论过程中发生不同意见,双方展开争论,这时学生很想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引导学生找出3个案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不同点上引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防卫不适时和防卫过当的区别,最后再总结出正当防卫的定义。

(5)先把要学习的作品大大赞扬一番,唤起学生想要细细品味的心情

语文课上学习一些名著时,还有一种常用的设置情境的方法,这就是教师先高度赞扬这篇名著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那么,它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价值呢?它好在什么地方?从而引起学生想要赶快欣赏名著的心情。一位教师在教一篇世界名著时,一开始他就向同学们介绍这篇课文说:“在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篇震动整个社会的小说。这篇小说还在报刊连载的时候,就使那些正人君子、高贵豪绅惊恐万分,以为小说写的就是他们自己,纷纷要求追查作者。小说连载完后,很快被译介到世界各国,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名著。直到现在,小说主人公的名字还被人们作为‘精神胜利者’的代名词,那么,这是篇什么作品呢?”正当同学们听得兴致勃勃的时候,教师从容地在黑板上写出四个字:“阿Q正传。”接着教师设问:“小说写了哪些事?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呢?下面请大家翻开课本,看看小说的部分章节吧!”

特级教师于漪教名著《孔乙己》时曾这样设置问题情境,她说:“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的。据鲁迅先生的学生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在他自己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的是《孔乙己》。鲁迅先生为什么那么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先生运用了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形象?我们仔细学一下这篇文章以后,就可以得到回答。”接着于漪老师又提出第二个问题:“过去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人们看了悲剧往往流出了同情的泪水或感到很悲伤,而读了《孔乙己》这篇小说,我们的眼泪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到内心的刺痛。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又是什么样的悲剧呢?”由于老师从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价值的角度来设置问题情境,是一种高层次激发认知兴趣的方法。

(6)故意设置难关,让学生做不会做的题,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学

特级教师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所设置的情境是另外一种类型,通常是在复习旧课时加入一道学生不会做的习题,这道题就是建立在旧课基础上的新课例题,学生遇到了困难,有了解这道新课例题的要求,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教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