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李辉婕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一建国历史以来江西首个国家战略规划,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纳入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之中。如图2所示,应该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的要求,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用于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中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李辉婕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一建国历史以来江西首个国家战略规划,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纳入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之中。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从江西实际出发,通过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互动互促的有益探索,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和谐共生发展[1]。这一战略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告诉我们,每当经济社会出现重大变革或发展时,总会随之要求并且实际引发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与创新[2]。本文试图探析我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提出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才需求分析

科技政策通过逻辑取向以及特异性的高低划分成支撑导向、专供导向、扩散导向和任务导向四种理想型[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维持生态、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协调城乡、改善生活、繁荣文化等一系列任务。在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中,四种理想型政策及其组合可以培养出适应不同需求的综合性新型人才。具体而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对人才的需要主要集中为以下几类:

1.专供型技术人才需求

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同时发展经济,需要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别是能够适应鄱阳湖经济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需求的专门技术人才。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保护好的新型产业体系急需掌握高新技术知识、受过严格科研训练的高层次研发人才。

2.支撑型管理人才需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另一重点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从单一生产向综合服务和全球生产运营方向转型升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生态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的改造升级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加快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产业重组优化布局,高层次国际化经营的支撑型管理人才尤为重要。

3.扩散型一体化人才需求

鄱阳湖地区内自然资源与人文历史资源极为丰富,有享誉中外的陶瓷文化、青铜文化、茶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戏曲文化、候鸟文化等,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与优势。为推进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把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经济建设的各个环节,急需知识、技能、素质全面发展的,能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扩散型一体化人才,只有培养这些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才能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4.任务型本地化人才需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大量熟悉地方环境,了解地方特色的本地人才。江西作为劳动力供给大省,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大部分劳动力倾向于向外流动。为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应加快鄱阳湖经济区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方向发展。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备较强学习和创新能力、快速适应多变环境能力、团队协作共享共赢能力的高素质任务型人才[4],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将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中T型全方位新型人才素质培养

全方位人才培养指的是不仅是教学的质量,还包括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关的所有工作的质量,如知识管理,社会调查、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形成、校园文化的形成等。换句话说,全方位指的是整个人才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全过程培养。

img7

图1 T型人才综合素质模型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那种只依靠单一知识、能力和某种素质解决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5]。从图1可以看出,适应鄱阳湖经济区建设的人才培养应该按照身体、思想、知识、能力和心理协调发展的要求来构建,其中身体和思想素质是最基础的素质,知识、心理素质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而能力素质则是最核心的关键素质。这个T型的人才素质剖析图为我们挖掘和培养新型人才提供了依据。

从思想上,新型人才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从身体上,新型人才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这些是完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基础保证。

从知识上,新型人才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专业化管理和专门化服务;必须要有相关的政策、法律知识,才能依法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战略和进行优质高效服务;必须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特别是要有现代技术、管理知识,才能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6]

从心理上,新型人才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以造福一方为己任,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有积极向上的气质特征,坚强的意志,以及适当的心理承受能力。

从能力上,新型人才必须要有战略思维能力,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长远实施中要有发展的眼光,变化的观念,全局的意识,长远的谋略;必须要有相应的研究能力;必须要有组织协调能力,能沟通,会协调,善公关,以应对实际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局面;必须要有较强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预警应急能力,全面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各项任务。

我们认为,转变人才培养理念,特别是转变人才培养质量观和价值观,坚持身体、思想、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协调发展,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基本前提。

三、适应鄱阳湖经济区建设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尽管在人才培养、就业以及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中,存在非常复杂的链条,但是,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一关系却反映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定位。如图2所示,应该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的要求,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用于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在这个人才培养模式中,参与的主体多样,教育机构不仅要致力于通过传授的方法增加人力资源的知识,更应利用教育自身的优势,与实践部门相结合,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多种渠道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运用科学的方法评估人才培养的效果,让培养的新型人才接受动态、持续的社会评价和市场检验,并根据评价的结合不断调整培养模式。

img8

图2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也就是新型人才的培养标准。适应鄱阳湖经济区建设的人才培养应该按照身体、思想、知识、能力和心理协调发展的要求来构建,其中身体和思想素质是最基础的素质,知识、心理素质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而能力素质则是最核心的关键素质。

从结果来看,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人格等四方面素质的人才,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所谓具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具有极强的问题意识,能将已学的知识作为方法和手段去探究未知知识[7]。这一过程最终将导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引起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培养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个性特色,善于独立思考,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的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的新型人才。(www.xing528.com)

2.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关主体

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当然是发挥教育机构的教育功能,培养人力资源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重理论、轻实践,是传统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8]。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教学不能替代实践和科研能力的训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决不能把人才培养视为仅仅传播和接受知识[9]。目前我省的人才培养从教育起点培养目标的确定和教育终端的学业考试,整个教学制度都是围绕着知识的传承而设计的,忽视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知识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充分结合教育机构、人力资源以及实践部门,着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学以致用、学思结合、学研结合,着重确定学习方法的掌握、思维方式的形成、实践能力的培养、科学研究的训练等。

3.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评价体系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评价体系,尤其是动态的、持续的评价直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完善。对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应进行跟踪监控,明确绩效标准,建立定期工作汇报制度和人才培养信息收集工作制度,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对于不理想的行动和措施进行控制与改进,适时调整新型人才培养工程。

首先,对人才培养的社会评价不能局限于所学专业知识,应强调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实践的参与,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增加评价的内涵;其次,对人才的评价可以考虑采用分类标准,以体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和特征;最后,评价应以更针对过程,即完成形成性的评价。应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例如根据培养的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中各个主要环节设立基本规定和要求,设立人才培养实施的基本规范[10]。对前期新型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对下一步培养工作提出改进和调整意见。

四、鄱阳湖经济区建设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要点

1.明确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基本内涵应该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是关于人才培养市场化过程的动态与质态的总体性表述,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规模、规划的总体设计上,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需要。是一个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调整与不断完善的过程。根据经济区的发展趋势,确定自身在需求整体结构中的坐标位置,围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所需要生态、工程、交通、经济、管理、农业等各种专业需求,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为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服务,培养一大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与实用型人才。

2.大力倡导培养手段的综合化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才的培养中必须防止急功近利的做法,基础不扎实,不可能有后劲,更不可能造就尖端人才,所以要大力倡导新型人才培养手段的综合化。

培养手段包括静态的培养内容设计和动态的培养方法设计[11]。在培养内容设计上,首先,应重视通识课程的作用,以满足其人文素质发展、开阔和培养形象思维的需要,特别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科技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其科学创造;其次,应重视创业课程的作用,以激发人才的创业的精神。在培养方法设计上,首先注重培养人才的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严密分析、从不同视角看问题、不断创新的能力,针对经济区建设中可能遇到的诸多技术、管理、协调、沟通等问题,科学、果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如通过试验和实践来提高新型人才的能力。

培养手段的综合化还应倡导新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因而在积极提倡学习者参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同时,我们还要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追寻先进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习者潜能的唤醒;结合专业和课程教学的要求,着眼于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大框架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例如在网络条件下,开放教育环境中,对人才进行培养。

3.重视实践在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实践能力是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应研究实践训练环节和理论传授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它们之间良好的配合和支持。首先,实践训练内容要尽可能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生产实际出发,以在生产中正在使用和近期有可能推广使用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为主要内容;其次,实践训练的时间必须得到充分保证。还应强调技能的训练,使被培养者获得有关的技术资格[12]

教师素质的高低和学术思想的活跃程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影响很大,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给受培养者理解、消化和思考知识的余地的同时,让其有时间广泛涉猎课外知识。增加学科前沿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使受培养者能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并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学科方法论的教育。

4.营造新型人才培养的优良文化

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新型人才不仅在课堂里成长更在文化熏陶下成熟,人才培养不能离开文化的滋润。它是一种以文化的形态参与培养全过程的非强制性培养手段,是通过教育环境的营造,以一种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养成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并影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江西省社科院课题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欠发达地区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模式的探索[J].江西社会科学,2008,(8):11-15

[2]史根东.领航新世纪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兼论适应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新教育理念及其实践[J].教育导刊,2001,(2):5-10

[3]Ergas H.“The Importance of Technology Policy,”in Economic Policy and Technological Performance,edited by Dasgupta,P.,Stoneman,P.(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87);Cantner U.;Pyka A.“Classifying technology policy fr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Research Policy,30(2001):759-775

[4]易开刚.隐默知识挖掘导向下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1):89-92

[5]陈后丰.谢再根.论大学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江苏高教,2009,(4):43-46

[6]丁三青.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管理革命与管理队伍建设[J].煤炭高等教育,2007,(1):1-8

[7]楼世洲等.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高级研讨会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01,(1):83-86

[8]徐皓.理解评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沉思[J].中国远程教育,2003,(19):41-46

[9]熊丙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两大误区及调整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8,(5):28-30

[10]徐皓.理解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深思[J].中国远程教育2003,(23):46-52

[11]眭依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呼唤:重构大学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8,(19):14-18

[12]程清钧等.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探讨[J].淮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