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道德教育特点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道德教育特点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1.1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思想1.1.1立志有恒树立人生理想,以此为修养的开始。“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不动摇。孔子言行一致的德育原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和德育理论发展史上极具影响。由此可见,孔子实施道德教育的途径就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是最早提出必须重视德育的教育家。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道德教育特点

1.孔子道德教育思想

1.1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思想

1.1.1 立志有恒

树立人生理想,以此为修养的开始。孔子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不动摇。“刚、毅、木、讷近仁”,刚强、坚毅、质朴和讷言接近“仁”。他认为,一个人没有远大志向,就没有克服困难、不断追求的勇气和动力。孔子对不义之富贵,视若浮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认为一个学生总以吃穿不好为耻,心思都放在物质追求上,很难树立远大理想,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炼,志向方能坚守。

1.1.2 克己内省

“吾日三省吾身”,孔子在人的修养中特别强调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克制,十分注重道德教育的内化作用,强调道德教育中对人责任感的培养。“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宽则得众”,“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主张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先考虑检查自我过失,个人的道德言行要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道德规范,他将之称为“克己”。

1.1.3 改过迁善

人都可能犯错误,但有错误不要紧,重要的是正视错误并予以改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错不改才叫错误。孔子在处理过失和改过的关系方面,强调改过,将道德修养过程视为改过迁善的过程,反对有错不认,主张有错必改。“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1.4 言行一致

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主张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要求学生“言必行,行必果”,认为言而不行者,非道德高尚之人;要求学生凡说出来的一定要履行,凡不能履行的,就不要说空话。平时观察学生,不是“听其言,信其行”,而是“听其言而观其行”,注重实际行动。孔子言行一致的德育原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和德育理论发展史上极具影响。(www.xing528.com)

1.1.5 身体力行

道德教育既是知的问题,也是行的问题,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践履的问题,两者密切联系。孔子把“行”放在首要地位,着重强调道德的践履,提倡身体力行,认为“行”比“言”更为重要,只有身体力行的人,才能成为道德高尚之人;认为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靠道德践履来检验证实,道德信条只有转化为道德行为才有效。

1.2 孔子道德教育的特点

1.2.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从培养“君子”的教育目的出发,提出了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用典籍文献、道德实践、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行、忠、信”均属于道德教育,即使“文”,也服务于道德教育。“主忠信,徒义,崇德也”,认为以忠诚信实为宗旨,追随服从于义,就可提高品德。“仁”是孔子要求人们必须达到的最高道德准则。孔子素以道德教育著称,其成功之道正是发现并加强了德育的“基础教育”,德育的基础,就是他所谓的“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个“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能为大众谋福利的人。

1.2.2 重视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孔子的道德教育不仅有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造就理想人格,而且有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其具体实施步骤是:孝、悌、忠、信,即先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仁爱之心(德育的基本要求),然后向纵、横两个方向逐步扩展。纵向扩展是指,一是对父母孝敬,进而对长辈、上级领导都尊重和敬爱,对国家尽“忠”(平时恪尽职守,需要时为国捐躯)。二是对子女“慈”,继而对下级关怀、爱护、帮助。横向扩展是指,对兄弟友爱(悌),从而对平辈友善,对朋友诚信。如此“由近及远”,逐步做到孝、悌、忠、信(也就是不同层次的“践仁”要求)。当上述几步都做到后,进而要求“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修养)。这样,逐步将仁爱之心扩展到全社会,达到“泛爱众”。由此可见,孔子实施道德教育的途径就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即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贵贱等)区别。孔子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道德教育,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弟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是最早提出必须重视德育的教育家。孔子又是具有高尚师德一代宗师。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孔子注重认识上的笃信、意志上的锻炼、情感上的陶冶和行为上的践履,今天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仍具有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