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荀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化性起伪

荀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化性起伪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荀子在自己朴素唯物主义的反映论道德观基础上,提出了“化性起伪”的道德教育论,为我国古代社会的学校提供了较为系统的道德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荀子认为,尽管人性是恶的,但通过自己的学习,就可以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他提倡学生“师贤师”,发挥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表率和引路人的作用,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道德教育思想。

荀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化性起伪

孟子道德先验论不同,荀子认为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天赋的,而是后天人为的结果。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恶的,“其善者伪也”(《性恶》)。所谓“伪”,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可学而能,可事而成”的人为,包括学习和教化。荀子在自己朴素唯物主义的反映论道德观基础上,提出了“化性起伪”的道德教育论,为我国古代社会学校提供了较为系统的道德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1)化性起伪

荀子认为,人虽然生而具有“好利”之性,不可去掉。“然而可以化也”;人虽然并非生而就有礼义道德,“然而可以为他”(《儒效》)。他明确指出:“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于小人,其性一也。”(《性恶》)那么,为什么会有尧舜与桀跖。君子与小人这样道德品性的天壤之别呢?他说:“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然则圣人之于礼义积伪也,亦犹陶埏而生。”《性恶》就是说,尧舜、君子之所以能有宝贵的品德,这是他们“化性”,即对人的自然本性进行改造加工的结果。圣人经过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逐步认识和确立礼义道德,正如陶匠用水和土而生砖瓦一样。这就是荀子著名的“化性起伪”说。

荀子不承认包括圣人在内的所有的人具有什么天赋的道德观念,肯定人的本性是恶的。但能经过主观的努力、“修身”和教化,改变自己的本性,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他说:“好荣恶辱,好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荣辱》)荀子的“化性起伪”说为他站在朴素唯物论的反映论的立场上提出具体的道德教育和修养的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疆学而求

荀子认为,“疆学而求”,即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懂得礼义,是改化人性、培养美德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他说:“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疆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性恶》)意思是说,礼义道德不是人的自然本性中所固有的,所以人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培养才能具备,人的自然本性也不懂得遵守礼义道德的重要性,所以人要在实践中借助理性的思考才能认识和掌握。

荀子还认为,人并不像孟子所说的那样,有什么天生的“良知”、“良能”,整天苦思冥想,不善于在实践中学习,不可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跳动而望之,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这里,他通过许多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他特别强调,君子并不是天生有不同于凡人的智慧,并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善于假物”,即善于学习各种有益的知识,凭借以外在有利条件,增长才干,提高自己的品性。

荀子认为,尽管人性是恶的,但通过自己的学习,就可以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他强调,“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学习一生也不能停止,君子广博地学习包括礼义道德在内的各种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就能在思想上明白什么是正确和错误,避免行为的过失。荀子认为,在一切学习的知识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礼义道德,要确立“学至乎礼而止”的境界。

(3)积善成德(www.xing528.com)

荀子认为,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由于“注错之当”,即选择适当的行为举止,养成行为习惯,专心一致不断积累起来的。他说:“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儒效》)正因为人性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加以改变,所以美德的养成,实际上是一个逐步培养和积累的过程。普通的百姓只要努力学习,积累善行,也可以成为圣人。荀子说:“故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儒效》

显然,荀子认为,人的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俗之所积”,通过选择正确的行为,培养良好的风俗、习惯,可以积善成德,“涂之人可以为禹”(《性恶》),坚持了唯物论的反映论,这对于我们如何培养人的完美道德人格,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4)师贤师

荀子认为,学识渊博、品行高尚的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一个人想要在道德上不断进取,应当“师贤师”,向深谙礼义之道的教师学习。他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师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修身》)意思是说,礼义道德是人们应当遵循的行为基本规范,教师则是正确理解礼义道德的人。没有礼义,就不知道如何行动;没有教师,就不知道按照礼义行劝的合理性。按照礼义而行动,人的天性情欲就能恰当地得到调适。如能像教师一样行礼义、知礼义,就是一个道德高的人了。

荀子把“天”、“地”、“君”、“师”看作是“礼之本”,认为教师在整个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人们要积善成德,就应当“隆师”。他指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也。”(《儒效》)意思是说,教师和礼义,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没有教师和礼义,是人生的最大祸害。不向教师学习,不懂礼义,就必然恣其情欲而为恶,向教师学习,懂礼义,就会重视积善成德而为善。荀子师贤师的思想,是对孔子“择仁而处”思想的发展。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提倡学生“师贤师”,发挥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表率和引路人的作用,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道德教育思想。

(5)知之不若行

荀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他不仅重视“学”,以达到“知”礼义道德,而且十分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提出了“知之不若行之”的重视观点。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厚,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说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儒效》)主要意思是说,闻、见、知、行,是人们学习仁义道德的四个阶段。行不仅是道德学习的最高阶段,而且行高于知,这是因为,只有率身实践自己知道的礼义道德,才能对什么是礼义道德更加认识深刻,真正掌握礼义道德,才能对什么是礼义道德更加认识深刻,真正掌握礼义道德,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只有把道德认识付诸实践,才是对道德真正的认识。知而不行,必然陷入谬妄困惑,对人的道德增进并无益处。

荀子认为,道德上坚持知行合一,能够不断提高人的道德觉悟。在道德实践中锲而不舍,积善成德,可以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崇高道德境界。荀子的“知之不若行之”包含着重视在社会实践中改善人的道德品行的思想,表现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奋发向上的道德进取精神。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行”,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论中的精华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