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完善我们的通识教育面临的问题

完善我们的通识教育面临的问题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完善我们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大学的基本课题,而我们目前推进应是有针对性的。复旦学院是个大概念,它是对本科生实施真正的大学教育的象征,是通识教育的依托,具有重要的意义。书院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假如它管理全校本科生,复旦学院则实现了一半的使命。核心课程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假如研究中心或课程研究中心能够承担课程研究、培养方案、质量标准与考核的任务,复旦学院也实现了一半的使命。

完善我们的通识教育面临的问题

完善我们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大学的基本课题,而我们目前推进应是有针对性的。我们的基本目标是在专业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格教育。这是大学教育的全校性特征。我们的主要困难是:(1)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缺乏保障;(2)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难以融通。形成困难的主要原因是:(1)我们缺乏专业教育与人格教育兼长的教师、管理人员;(2)中国大学以专业为本,缺乏通识教育的体制和机制,不善于综合素质教育。我们的改革思路是:为了学生成长,从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两方面,通过转变体制和机制,促进教师和管理人员教育能力的提高,实现大学教育的使命。

学生管理的基本思路是:(1)学生生活管理与专业管理形态应有所不同,使教育功能多元互补。(2)进一步增强书院功能。书院建设要更开放,以学生多样性的特征,吸收各专业教师参与学生工作,形成培养学生不论专业的文化。(3)书院体制逐步从新生向老生延伸,学生工作部门直接指挥并逐步全部管理书院,形成全国高校中最完善的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专业为本的住宿学院式学生管理体制。

学生工作目前存在的两种体制和方式,这发展过程中的产物,现实矛盾也比较多,需要形成更符合教育目标的形式。从推进通识教育的意义上说,逐步完善书院体制似更合适。

教学管理的基本思路是:(1)课程以板块区分功能,专业课程与非专业课程要协调发展,功能互补。(2)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做到课程责任清晰,管理规范。(3)完善专业教育目标与责任,使科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模、要求与方式更加明确,不同院系的责任更加明确。(www.xing528.com)

复旦学院学生工作和教学管理有全校性特征,它与教务处与学工部关系比较特殊。它非行政机构,与各院系关系也比较特殊。如何理顺这些关系是上述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推进通识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如思路正确、方向明确、建设得力,我们将会真正向高水平大学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复旦学院是个大概念,它是对本科生实施真正的大学教育的象征,是通识教育的依托,具有重要的意义。书院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假如它管理全校本科生,复旦学院则实现了一半的使命。核心课程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假如研究中心或课程研究中心能够承担课程研究、培养方案、质量标准与考核的任务,复旦学院也实现了一半的使命。从国际上的做法来看,这两者在体制上是可以独立的,从长远来看,管学生与管课程也不宜紧密在一起

我们不妨大胆遐想一下这样的发展模式,如果书院职责属于学生工作部(书院总部),核心课程建设职责属于教务处,管理关系就比较简单。而复旦学院则是个更大的体制概念,由校长担任院长,设一个委员会,有关部处长等作为委员会成员,下设学生工作部、教务处、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学院办公室,既有利于解决现有诸多矛盾,更有利于本科人才培养向更符合专业能力与人格素养并重的方向转变,通识教育的体制保障更牢靠了,复旦在大学界的先进性更实质了。当然,对此还要做系统的方案。估计对学生和教师不会有太直接的冲击,但制度的产生的效应是很大的,就像没有复旦学院的探索,就难有考虑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一样。

2007年4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