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学科研究挑战传统的科研评价

跨学科研究挑战传统的科研评价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跨学科研究的特殊性,评价中的一些难题、问题会在评价跨学科研究平台或项目时凸显出来,特别是在高校的内部评价过程中较为明显:一是人员归属、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归属的问题。目前,若干先期培育的“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明确了“研究人员流动不调动”的人员聘任政策、“成果归属于原单位”的原则,解决了成果署名、利益分配的问题。

跨学科研究挑战传统的科研评价

跨学科研究是科研活动方式的重要创新,这种探索方式表现为综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模式,从而产生认知上的进步或实践上的进展,这种结果往往是无法由一个学科来完成的。在组织上,跨学科研究主要表现为来自多个学科的研究人员借助跨学科中心开展合作研究,这种合作不仅跨越学科、院系的边界,还跨越组织边界乃至国界。

“2011计划”明确提出: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迫切需要转变创新理念和模式,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集成与转化,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整合重组,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跨学科研究之所以受到重视,主要基于:学术发展的内在要求,学者们意识到需要团队合作解决问题,需要跨越各自学科的边界,以期产生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现实的科研费用要求,例如昂贵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和使用需要采取合作购置、共享、分担维护费用的方式;利用大学科研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因而使得科研的应用性、面向复杂的实践问题开展跨学科研究日益受到强调和重视。

大学要有效地推进跨学科研究,需要重新审视学术价值观学术研究原本是面向真实的世界,但一个世纪以来,学术研究却有以论文发表为主要指标的趋向,面向实践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要还学术研究的本来面目。成功的跨学科研究需要来自多个学科或多个组织的学者之间的有效交流,以提升学者的创造性,同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这是真正的价值所在。总之,跨学科研究把跨学科性、应用性(研究问题的实践性)、合作化(团队化)等属性交织在一起,而这些属性是传统的单学科研究所缺乏的。[2]

目前,科研评价中“重数量轻质量”、“重论文轻应用”等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诟病。由于跨学科研究的特殊性,评价中的一些难题、问题会在评价跨学科研究平台或项目(如“2011计划”的协同创新中心)时凸显出来,特别是在高校的内部评价过程中较为明显:(www.xing528.com)

一是人员归属、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归属的问题。跨学科中心的专职科研岗位通常较少甚或没有,其中多数的研究人员是与院系共同聘任的双聘教师。研究人员在论文发表和科研项目申请的署名上,要考虑校内哪个二级单位是第一单位、哪个是第二单位;这会关乎有关二级单位的利益。因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往往根据成果作者署名的第一单位来确定科研成果的归属并据此计算相应的绩效和奖励额度,或者按照一定的权重来计算“第一单位”、“第二单位”的绩效和奖励额度。归属问题本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研评价问题,而是属于人员聘任的政策性问题和评价所带来的利益归属问题。虽然当前高校跨学科中心的研究人员主要来自校内二级单位,但是相关政策未协调好利益问题,而使成果归属成为校内年终绩效考核的一个难题。目前,若干先期培育的“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明确了“研究人员流动不调动”的人员聘任政策、“成果归属于原单位”的原则,解决了成果署名、利益分配的问题。虽然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人员来源于多个单位(如多所高校或企业),不过这些原则的明确使得这一问题不再困扰参与单位和研究人员。

二是谁来评价的问题。同行评价被认为是较为合理的定性评价。同行评价的前提是存在同行专家群体,但由于跨学科研究既表现为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又是前沿研究;真正意义上的同行专家难以找到。即使从跨学科研究涉及的多个学科中寻找专家,这些学科专家也可能由于知识的局限不能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断。另外,跨学科研究往往面向应用,除了同行专家之外,还需邀请用户(如企业)参与评价。

三是“究竟要评什么”的问题。在科研评价的实践中,为了克服同行评价的主观性,同时还须采用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多数高校评价跨学科中心的指标大都参照了传统的学术评价标准,这些评价指标涉及科研成果、教学成效和社会服务等三个方面,但在实际操作中无不强调科研项目、论文或者专利等指标。不少高校还给这些指标赋予权重,然后给出量化的评价结果。这样,原本针对跨学科中心的绩效考核往往变成了对研究人员个体绩效汇总的衡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