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想让群众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

想让群众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导致了紫布价格的上涨,五匹白布竟然换不到一匹紫布。领导心理学研究证明,群众接受领导者的示范或暗示。三年的自然灾害是非常严重的。植物油人均消费量减少23%,猪肉人均消费量减少70%。许多地区因食物严重缺乏而相当普遍地发生了浮肿病和其他疾病。中共中央紧急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带头,国家干部带头。周恩来得知后立即指示:第一,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看来,想让群众做到的事情,领导者自己要先做到。

想让群众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

春秋时,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全国的人都为之风靡。结果导致了紫布价格的上涨,五匹白布竟然换不到一匹紫布。

桓公见社会风气与物价已有不正常的波动,就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色衣服,如今紫布变得特别昂贵,可是,全国的老百姓却不愿意改变这种风气,你看,我应该怎么办?”

管仲说,您为什么不试着不穿紫色衣服,并对身边的人讲,我近来非常讨厌紫衣的味道。如果刚好有人穿着紫衣来晋见,您一定要说,稍微往后退一点,我讨厌紫衣服的难闻气味。

齐桓公接受了管仲的建议。当天,宫中的侍从就没有一个穿紫色衣服的;第二天,都城之内的人没有人穿紫色衣服;第三天,全国境内也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

领导心理学研究证明,群众接受领导者的示范或暗示。由此言之,领导者如果要想让下属有落实的意识,要想构建落实型的团队组织,就必须以身作则。想让别人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

1799年,法军从叙利亚向埃及撤退时,由于鼠疫猖獗,部队中患病的人较多,其他伤病员也不少。因此,拿破仑在撤退的命令中规定,把所有的骡马和车辆全部用来载运伤病员,全体高级将领都要徒步行军,不准有任何特殊。

当时,管理马匹的军官认为总司令应当例外,便去请示拿破仑留下哪一匹马。拿破仑很生气,大声喊道:“全体步行,我第一个先走。难道你不知道命令吗?”这个举动,迅速传遍全军,极大地激励了士气。

以身作则,能使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朝着领导目标的方向转变并发展,能增强组织成员的凝聚力,从而激发他们落实的力量。

为什么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渡过“三年困难时期”的难关,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身作则,带头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全国人民做出了榜样,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这是大家同心同德的结果。

从1959年到1961年,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的一再发展,加上全国连续3年普遍遭灾,我国经济遇到了严重的困难。这段时间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被称为“三年困难时期”。

三年的自然灾害是非常严重的。仅1960年秋,全国受旱面积就达到6亿多亩,水灾面积有1亿多亩,再加上虫、风、雹等灾害共约9亿多亩,占全国16亿亩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得1960年的粮食、棉花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油料跌落到新中国成立时的水平,轻工业生产也急剧下降。同1957年相比,1960年全国城乡人民平均粮食消费量减少了19.4%,其中农村人均消费量减少23.7%。植物油人均消费量减少23%,猪肉人均消费量减少70%。许多地区因食物严重缺乏而相当普遍地发生了浮肿病和其他疾病。如有个叫“武店”的公社,“竟有1034人浮肿,929人子宫下垂,3047人闭经,1016人干瘦”。[1]许多省份农村人口因饥饿而死亡增加,出生人口大幅度降低。据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减少1000多万。

在“三年困难时期”,党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生存危机,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带领全国人民克服困难,渡过难关。(www.xing528.com)

因为粮食奇缺,所以,首要的措施,就是要求全国人民节约粮食

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给省级、地级、县级、社级、队级和小队级的各级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谈了六个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就是节约粮食问题。毛泽东指示,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每年一定要把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收、管、吃)抓得很紧很紧,而且要抓得及时”。[2]

因此,中央人民政府将每个国民的口粮定量减到最低限度。中共中央紧急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带头,国家干部带头。中南海首先勒紧了裤带。

中南海里,机关干部们吃粮重新定量,先由个人报斤数,再由群众公议评定。毛泽东自报的粮食定量是每月26斤。刘少奇报得最低,只有18斤。周恩来报了24斤。朱德和毛泽东一样,也是26斤。

在领袖们的带动下,中南海的工作人员们都把自己的粮食定量降了下来。

粮食少了,但胃口却没有缩小,人的身体仍然需要营养。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中南海里的炊事员们和广大干部们便采集一切可食的植物,和粮食掺和在一起吃,俗称“瓜菜代”。

中南海里,特别是沿着中南海的外墙,有不少榆树。在榆树长出嫩叶时,他们就把它采摘下来,和在面里蒸馒头。除了采摘榆树叶,他们还到地里挖野菜。只要是能吃的野菜,都上了他们的餐桌。

“三年困难时期”,党中央始终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不搞任何特殊。

1961年春节前,青海省委知道党中央机关生活艰苦,从青海湖打了2000多斤鳇鱼,送到国务院,说是给周恩来同志送鱼,并请周恩来同志转送党中央。

周恩来得知后立即指示:第一,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困难时期党中央应该和人民同甘共苦,不能接受这样的馈赠;第二,既然鱼已经送到北京,再返回耽搁可能腐烂,就由北京工商局按市场价格收购,随即在市场上出售。结果,中共中央机关和国务院一斤也没有留。

在领袖们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渡过了“三年困难时期”的难关。

看来,想让群众做到的事情,领导者自己要先做到。领导者做到了,群众不会不做。大家同心同德,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落实不了的工作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