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很多人对自己的智力过度自信∶怎样装作没有威胁力

很多人对自己的智力过度自信∶怎样装作没有威胁力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将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甚至认为地球是为自己而旋转的。所以,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智力,过度自信、骄傲自大自然也就不可避免。聪明如爱因斯坦,也不免犯了对自己的智力过度自信的错误。所以,若大部分人认为自己比平常人更聪明的话,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性:大部分人对自己的智力有着过度的信心。其实,我们并不是要装笨,而是装作对别人没有威胁力。

很多人对自己的智力过度自信∶怎样装作没有威胁力

“聪明反被聪明误”一个人过度自信,就会作出自以为是的判断,而这样的判断往往是错误的。更危险的是,太聪明的人更易令人感觉到压力和威胁,也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将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甚至认为地球是为自己而旋转的。所以,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智力,过度自信、骄傲自大自然也就不可避免。1903年,当亨利·福特投资创办福特汽车公司时,美国密歇根州储蓄银行总裁认为:“马车将继续保留下去,但机动车只会是很快消失的新奇玩意。”可事实恰恰相反。又比如在1932年,爱因斯坦预言:“没有任何一丝迹象表明人类可以获得核能量,因为这意味着原子将被随意切割。”可仅过了十多年,原子弹就被成功研制出来。聪明如爱因斯坦,也不免犯了对自己的智力过度自信的错误。

其实,不单是成功的人有过度自信的倾向,普通人也有这样的毛病。曾有一个心理科学实验,作了一项统计,发现约有90%的人认为自己比普通的人要更聪明一点。近期人称“凤姐”的网络名人罗玉凤,就是对这一实验结论的典例印证。“凤姐”自称“往前三百年、往后三百年”智商无人能及。这样的话,搁在任何时候都是夸大的。但凤姐这么说了,而且还坦言:“我自己就是这么觉得的。”

主持人张丹丹做了一期罗玉凤的节目,节目中归纳了人们对凤姐的看法。有人觉得她很诚实,只不过是坦白地说了她自己想说的话;有人说她是个疯子,出名其实是出丑;有人分析她是颗棋子,幕后有推手在掀起这一波网络恶炒。最后,也没人给她定论。张丹丹于节目后,在博客上以“接近真实的凤姐”为题,写了一篇博文。“接近真实”的博文认为,凤姐只是把心理层面的一些真实所想毫无遮掩地呈献出来。

各位读者可以坦白地问问自己,有没有觉得自己比平常人聪明一点?若你觉得自己比人家聪明,那很可能就是你错了!有一项专门的研究统计出,有5%的人是非常聪明的,另外5%的人是非常笨的,而大部分的人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也就是说,让我们随便点一个人,这个人有50%的概率是聪明,有50%的概率是愚蠢。所以,若大部分人认为自己比平常人更聪明的话,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性:大部分人对自己的智力有着过度的信心。

更为有趣的是,当心理学家把这个统计用到大学教授身上时,发现92%的教授认为他们会比其他同事更有效率、更聪明。假如以概率学来做统计,应该只有50%才叫做正确。也就是说,即使是有着高端学识的人,也跳脱不开自认为更聪明这一心理樊笼。

人们为自己的聪明感到自豪,也因此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www.xing528.com)

在中国历史上的五代时期,后汉大将慕容彦超虽然颇有才略,却也是一个奸巧、聪明过头的官员。在他担任秦州节度使时,辖下的官方当铺里发生一件诈骗案——有人利用假银子质押骗钱,过了很久才被主管官员发现。慕容彦超知道后,就利用一点手段抓获了元凶。但他并未立即惩罚罪犯,而是威逼利诱其传授造假银的方法,然后大量私造假银,以充军饷,拿来犒赏士兵。士兵发现之后,不但士气大受打击,而且群起抗议,再也不为慕容彦超效力。慕容彦超在事情闹大之后信用破产、人格扫地,最后落了个以自杀收场。

世间有许多这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例子。然而,令人感叹的是从古至今仍然有那么多有小聪明的人前仆后继、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这就是人性里面的东西,它是人的心理中很难剔除的成分。我们无须为此去潜心修道,将这种弱点剔除。我们只需认清这一心理层面,注意不要自误即可。

人人都觉得自己要比别人更聪明一点,那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来操控别人:人们因为对自己的智力过度自信,所以当他们“觉得”自己用了一些脑力发现一些事情时,自豪感就会冲昏他们的头脑,认为“是我自己发现的,就不可能会是错的”。

尼古拉斯·凯奇在电影《火柴人》里饰演了一个有着高超骗技的“火柴人”。“火柴人”是美国俚语,说的是那种让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钱的骗徒。有一次,他为了骗一个客户上钩,令其相信他捏造的信息,就巧妙地利用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聪明”这一心理特点。他先把捏造好的信息打印到伪造出来的文件上,然后放在公文包里。在会见客户时,故意“不小心地”让文件露出一点来,成功地引起客户的注意后又很慌张地把它收进包里,并托词遮掩了一下。然后,他就故意接电话走开了,直到确认客户偷阅了他的文件后,才若无其事地回来坐下。这个客户果然上当了,对于自己用智慧偷阅来的材料,他深信不疑!

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需要遮掩聪明、扮作笨拙的时候。

普通人想假扮愚蠢的话,通常会选择一些言行举止来突显自己很笨,如讲错话或假装不明白一些事情。如此做法,可能有大部分人会认为你是笨的,但真正的高手想假装愚蠢的话,反而是要装聪明的。在一些关键时刻,高手会让你觉得你是用自己的“智慧”看穿了他,并心想:“吓!原来这个聪明人只是个半吊子,他还自以为很聪明呢!”

其实,我们并不是要装笨,而是装作对别人没有威胁力。在职场中,那些公认的聪明人的命运往往不是很好,因为他们太聪明,处处不吃亏,到头来就会成为受压制的对象,成为大家打击的中心。相反,倒是那些看起来笨笨的人,却颇能得到大家的认同。他们平常看起来占不到好处,可到了关键时刻,他们却永远屹立不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