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成瘾:家长宜“疏”不宜“堵”

网络成瘾:家长宜“疏”不宜“堵”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3月26日,丰台法院一审以抢劫罪,判决朱军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期间禁止他进入网吧。(二)面对网瘾,家长宜“疏”不宜“堵”针对可能会出现的这些问题,国家早已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限制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实行网络游戏实名制,限制未成年玩家的游戏时间等等。也就是说,大部分网瘾的孩子都是现实社会中的“失败者”。

网络成瘾:家长宜“疏”不宜“堵”

案例

2006年某市13岁少年张晓(化名)艺在网吧上网36小时后,张开双臂,从一栋24层大厦的顶层一跃而下,自杀身亡,留下了长达6万字的网络游戏笔记,其中他以第一人称描述了《魔兽争霸》中的虚拟角色“守望者”,记述了他所参与的惊险战斗和拯救濒临毁灭的世界的复杂历程。他选择自杀,因为他坚信:死后能重生[1]

案例

2011年11月29日,刚满18岁的小伙子朱军(化名)犯了网瘾,以暴力手段抢走同事1200元然后跑去网吧上网,后自感“事情严重”,主动到派出所自首。2012年3月26日,丰台法院一审以抢劫罪,判决朱军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期间禁止他进入网吧。 [2]

(一)网络成瘾现状

1987年秋天的一天,科学家钱柏天向德国发送了来自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我们可以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此开始了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序幕。而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网民已突破5亿,其中青少年网民的数量达到了一半,是最大的网民群体。

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9)》显示:非网瘾少年上网目的为“信息收集”或“聊天交友”等,而网瘾少年上网主要目的为“网络游戏”;非网瘾少年对于“角色扮演”“游戏竞速”或者“休闲娱乐”的游戏类型并没有特别的偏爱,而在网瘾少年最喜爱的网络游戏中,“角色扮演”游戏居于首要地位。

在这类游戏中,玩家化身成一位武侠(魔幻)世界中的人物,通过完成任务、打败游戏中的怪兽(即BOSS),或者其他玩家来升级成为更加强大的玩家。由于游戏任务具有连续性,且有时需要聚集众多玩家一起打败BOSS,时间上一般则需要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玩家一旦进入游戏就很难退出游戏。青少年的自控能力较弱,投入到网络游戏中就更加难以自拔。某游戏“公会”的成员就曾说过:“我们为了完成任务升级,有时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把玩家凑齐,而且时间最长的曾经连续十几个小时在线去打一个大BOSS,耗费了这么多时间精力在上面,可以说自己培养起来的一个高级别账号就是网游玩家的命根子。”

从张晓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网络笔记和遗书来看,他选择跳楼自杀并非一时的情绪冲动,他对于网络游戏和游戏中的人物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将网络游戏中的故事情节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把自己看成是《魔兽争霸》中的“守望者”。从生理和心智成熟的角度,青少年是指13-18周岁的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在概括能力、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已基本达到成人水平,但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的神经系统还并未发育完全,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够很好地区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比如同样观看一些恐怖或者灵异类型的电影,成年人会很快地在电影结束后投入现实生活中,而青少年则很难从电影的氛围中较快地脱离出来,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而这也就是为何13岁的张晓会因为坚信“死后能重生”而跳楼自杀。

同样的,由于长时间的“打怪兽”“杀死其他玩家”,在青少年玩家的概念中,生命不过是一条条绿色或者蓝色的进度条而已,而打败他人却可以给自己带来“对方掉落的装备”。同时,此类网络游戏需要对游戏装备和游戏时间付费,青少年的经济能力有限,尤其是沉迷网络的青少年,家长一般都会限制他们的零用钱,于是便容易引发一些盗窃或抢劫等犯罪行为。

(二)面对网瘾,家长宜“疏”不宜“堵”

针对可能会出现的这些问题,国家早已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限制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实行网络游戏实名制,限制未成年玩家的游戏时间等等。这些都是一些“硬功夫”,而作为家长,更需要做的则是一些“软功夫”。

为什么要被称为“软功夫”,我们家长难道不需要和沉迷网络的孩子“硬对硬”么?大部分家长发现孩子有网络沉迷的倾向后,便将孩子锁在家中不让出门,拔掉家中的网线,设置家中电脑的密码,对孩子的行踪进行24小时的监视,不让他接触到网络,有些家长甚至会对孩子大声辱骂、拳打脚踢,希望他能够因为害怕而戒掉网瘾。但这种方式一般却都收效甚微,每一个曾经沉迷网络的孩子都有过一段“反抗父母的血泪史”:爬窗户、找网线、破解密码,可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曾有网友在网络上笑谈自己如何在“与父母一次一次的作战”中成长为了“一名信息安全专业的大学生”。而采取暴力手段呢?容易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难道面对“网瘾”这个怪兽,我们就无能为力了么?

1. “网瘾”背后的心理原因

要想有效地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找出问题的根源。研究表明,沉迷网络的孩子一般在现实社会中都曾遭受过不同类型的挫折,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不好,且学习成绩都处在同龄人中的下游,而大部分网瘾的孩子都表示“父母无法理解我们”,单亲离异家庭的孩子相比较于家庭完整的孩子更加容易沉迷于网络。也就是说,网瘾的根源实在网瘾之外,网络只是青少年逃避、发泄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满情绪的一个渠道。

相比较于非网瘾青少年,网瘾青少年更多地评价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没有优点”,而评价自己在网络游戏中的体验时,他们则更多地认为“在游戏中的高级别人物让自己很有成就感”“在游戏中我可以领导整个公会取得胜利,别人都很尊敬我”。也就是说,大部分网瘾的孩子都是现实社会中的“失败者”。

当一座城池将面临攻击,城内的战士会通过垒起防护墙或挖深护城河等防御措施来保护城池的安全。同样的,当人遭遇挫折,心理城池受到威胁时,也会在潜意识中采取一些方法来尽量减少这些挫折对于自身心理上的伤害,保持自我身心的和谐统一,而这些方法就被称为“防御方式”。积极的防御方式例如:勇敢面对挫折、将困难升华为更加高级的动力,也就是所谓的“化悲痛为力量”;而消极的防御方式则有:预测到前方有困难而故意躲避、遇到困难退缩不前甚至逃避等等。心理机制成熟的成年人在遇到困难时会采取积极的防御方式,迎接生活的挑战。青少年社会经验不足,他们的生活基本上只围绕着学校与家庭两点一线,同时社会化不足,并没有像成人一样,建构了足够成熟的应对挫折的防御模式,一旦在学校或家庭这仅有的圈子里遇到一些问题,便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不懂得应对的他们于是选择了较为消极的防御方式,逃避困难,把自己的生活退缩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当中,在网络世界中寻求自己的那一份孤单的骄傲与自尊。

2. 一味地“堵”只会事倍功半(www.xing528.com)

一旦当孩子有了沉迷网络的倾向,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对其更多的则是责罚和批评,更有甚者将孩子送到所谓的“网瘾训练营”中进行“魔鬼式训练”,因过度“训练”使孩子身心受到巨大创伤的案例也常常见诸报端。这些方法都属于硬性的“堵”的方法。对于这些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挫折的孩子来说,家长对他们“网瘾”的责罚和对他们全盘的否定,不但不能够“打醒”他们,反而是对他们脆弱的心灵又进行一次重创。试想,一个10多岁的少年,在学校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是人际关系差而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责难、同学的冷落,因此只能在网络游戏中找到自信,而因为他们常常将自己沉浸在网络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习成绩更加下降,也更加疏远周围的同学,因此在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差,受到的批评也越来越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建立起健康的防御方式、学会承担责任、面对困难么?当然不,结果是只会陷入一个越来越糟的恶性循环当中。因此一味地“堵”不但不能起到预期的结果,反而会产生反效果,只有有效地对孩子进行疏导,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网瘾”这个“怪兽”,带给孩子一个积极健康的未来。

3. 具体应对策略

(1)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对话

心理学家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分为两个维度:对孩子的接纳和对孩子的控制,并两两交叉得出四种类型,分别是:权威型(高接纳、高控制),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制定目标并为他们提供建议,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有很好的自信力与控制能力,情绪乐观、积极向上;专制型(低接纳,高控制),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家长,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可能会在学校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溺爱型(高接纳,低控制),家长会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且并不控制孩子的行为,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差,做事没有毅力,依赖性强;忽视型(低接纳,低控制),对孩子不管不顾,不关心孩子的感受,也不会提出要求,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适应能力和控制能力都较差,且容易产生反社会行为。

青春期又不同于儿童时期,这个阶段孩子正在经历着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在生理上,这是他们自出生以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生理上已经具有成年人的诸多特点,常被别人称为“大小伙子”“大闺女”,但他们的心理特征却还具有孩童时期的一些特点,他们爱幻想,注重外表,但又急切地想探未知的世界。一方面他们希望自己成为大人,能够为自己的事情做主;而另一方面,心智上的不成熟使他们真正面对挑战和诱惑时仍然无力面对。他们情绪波澜起伏,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又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不愿出来。

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在发现孩子有沉迷网络的倾向后,家长不能够采取强权的惩罚措施,而是首先要静下心来与孩子平等地对话。在张潇艺的案件中我们就会发现,一个13岁的少年,离开家上网36小时之后,留下遗书与小说从家中跳楼,家长难道不能够从中发现什么迹象么?而我们又反过来试问,您又对您青春期的孩子了解多少呢?您了解孩子现在最喜欢什么?他/她每天的心路历程又是如何?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开始慢慢地建立,他们对事物也都有自己的看法,家长需要放下“权威”的身段,把孩子看做与自己平等的“成人”对待,不仅仅是关于网络的问题,而是在其他任何有关亲子双方的问题上都要平等地对话。这样不但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同样还可以还原在孩子心目中原本被放大的“严厉”的父母形象,让孩子也可以以平等的姿态去理解父母的用心和辛苦,加强亲子关系

(2)疏导沉迷,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社会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必要的计算机与网络能力是一个人在现今社会中安身立命的基本技能之一。而作为对新鲜事物接受速度最快的青少年来讲,上网冲浪更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休闲方式。相对于网瘾少年更多地选择在家中上网,非网瘾少年更愿意去网吧上网。在现代化建设十分完善的今天,去网吧的原因当然不是家中没有上网的条件,而是在家里上网,家长会过多的干涉:“又在和谁聊天?看什么新闻?在博客上写了什么东西?”或者“不许上网!”“不许打游戏!”可以说大多数青少年去网吧完全就是家长“逼出来”的。

网络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当今信息时代一个社会人所必须了解、掌握的社会技能。家长对于孩子的上网行为不要单纯地予以制止和阻拦,尤其是发现孩子出现了类似网瘾的症状时,更不要禁止孩子在家中接触网络,比如:撤销家中的网络服务,为电脑设置密码等等。当孩子提出想去网吧或者在没有其他需要出门的理由时,间接地说想要出去时,可以允许孩子在家中上网,比如说“在家玩游戏不就行了?”,且在他们上网时不要过多地干涉。

同时家长还可以在其他时间关心孩子对于网络的喜爱,例如向他们请教如何打网络游戏,哪些网络游戏更加有意思,甚至加入到其中与孩子分享游戏的快乐。这样做不但可以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真实体验,还可以让网络成为家庭生活中积极健康的一部分,而不是孩子需要躲藏遮掩给父母的“不能说的秘密”。当家长不再禁止他们接触网络,甚至关心他们的网络生活,那么网络的神秘魅力也就随之降低,这就是孩子与网络之间“罗密欧朱丽叶效应”。

(3)发现孩子优点,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当家长发现孩子沉迷网络,不要一味地指责,更不要在使用这些语句批评孩子:“我就知道你什么都不行”“你就是个没出息的孩子”“你太让我失望了”等等,而是要在平时的日常接触中积极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们重拾在现实生活中的自信。例如:虽然网瘾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都不太好,但是他们却在网络上拥有自己的小圈子,在这个圈子里他们讲义气、讲诚信,愿意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一起去打任务等等。他们在游戏中是“公会”的成员,为了“公会”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人,把自己辛苦打下的游戏装备送给他人而不求回报。而做这些事情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会在现实生活中疏远同学,顶撞老师,对家长冷漠的“问题少年”。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发现孩子的这些优点,及时地加以表扬与赞赏。

(4)畅通渠道,鼓励孩子参与到现实活动中

有研究表明,经济发达地区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比例要显著低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青少年,而对于这个结果最朴素的解释就是“没有什么其他的娱乐活动,除了网吧他们还能去哪?”同样,当孩子还处在儿童阶段的时候,游戏是他们最主要的日常活动,而对于一个乐于堆积木的男孩子,或者一个玩娃娃的女孩子,家长都不会禁止他们的游戏行为。而当孩子背上书包,踏入校园成为一名学生,这些爱好却变成了“不务正业”“玩物丧志”被扼杀在摇篮里。青少年虽然已不再是堆积木或者抱着娃娃的儿童,但是他们依然有着对于游戏和休闲娱乐的需求。然而他们在这个年纪正当的一些娱乐活动,例如男孩子的打篮球、踢足球,女孩子的逛街、聚会等等,却被家长以“学业为重”的理由阻挡,而一个抱着篮球气喘吁吁去上课的青少年得到的结果也一定是会被臭骂一顿。没有了其他的娱乐活动,他们除了网络游戏还能干什么?

其实像篮球、踢毽子这样现实生活中的娱乐活动,除了锻炼身体增强孩子体质之外,与网络游戏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活动的频率不高,满足感强。如果进行网络游戏,那么孩子只需要一刻不停地坐在电脑前,动一动鼠标,即使连玩十几个小时也不会感觉累,打一场篮球的话则需要身体力行,消耗体力,一个小时下来就会大汗淋漓十分疲惫,但前者由于是虚拟世界,成就感远不如与真人对抗取得胜利来得快。因此,同样作为休闲娱乐活动,怪兽可以天天打,而篮球也只不过几天打一场而已,却可以让一周的心情都十分愉悦。家长们为何不鼓励孩子参与到更健康的游戏当中呢?

青少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时期,是决定孩子发展的决定性阶段,让我们一起共同呵护他们健康成长,迎接灿烂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